乡村医生是我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高校毕业生是充实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的关键力量。去年以来,浙江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学生乡村医生工作的决策部署,组建“专项计划”工作专班,协调卫生健康、编办、人社等多部门力量,构建省市县三级协同推进机制,举办“线上+线下”政策解读会,扎实推动“专项计划”落实落细。截至今年9月,51名2023年补录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已纳入乡镇卫生院聘用,62名2024年招录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已进入公示阶段,近期将完成入职。
近年来,浙江持续探索村医“乡聘村用”地方实践,将其作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一招。
早在2009年,浙江就开始面向农村基层开展大学生定向培养;2013年起,滚动实施“三年万名基层卫生人才招聘行动”,2018年起,全省推广安吉中医师承定向培养“能中会西”的乡村专职专业医生。2020年以来,全省已有831名大学生进入村卫生室工作,均给予卫生院的事业编制保障,其中大学生定向培养367人、面向社会招录410人、中医师承培养54人。这三种途径已成为浙江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生来源的主要渠道。
截至目前,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人数已从2015年的5789人增加到7326人,增幅达21%。同时,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数从2015年的8170人减少到6231人,减幅达31%。这一变化使得村卫生室执业的卫生人员结构更趋合理,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为全省尽快实现“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的头疼脑热在乡村解决”奠定扎实基础。特别是国家启动实施“专项计划”后,将大学生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聘用管理,让大学生看到乡村医生的职业前景、稳定收益及社会尊重,乡村医生岗位变成了香饽饽。因此,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愿意来到乡村、扎根基层,进一步夯实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有力提升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也看到,让大学生乡村医生留下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育成才、用得好。因此,浙江创新做好“专项计划”的“后半篇文章”,旨在进一步拓展大学生乡村医生职业发展空间。
一是“全方位”业务培养
在省内的医学院校设立省级大学生乡村医生培训基地,制定《浙江省大学生乡村医生职业培养实施方案》,实施为期一年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培养。该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线上学习资源的利用和线下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升大学生乡村医生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确保其能够应对日常医疗工作中的各项挑战。每位大学生乡村医生上岗后2年内完成一轮培训,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3年内成长为辖区内的业务能手。
浙江省组织开展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2023年补录)招聘笔试现场
二是“专项式”资金保障
浙江按照每人1万元的额度设立大学生乡村医生培养专项资金池,瞄准“乡村短缺、服务所需、发展所要”,开展“万医进修”行动、“百医千徒”名中医师带徒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进修培训1万名以上基层医务人员,其中乡村医生3000名以上。
三是“一体化”服务管理
浙江推进“医务人员职业生涯一件事”管理改革,开发推出“聘”“培”“管”人才服务创新应用场景,为包括村卫生室在内的所有医务人员提供全职业周期的政务服务。浙江已经在岱山县试点推广医疗卫生人才县乡一体化管理,以县域为单位整合医疗卫生系统编制,建立全县医疗卫生人才编制池,打通人员身份壁垒,为大学生乡村医生提供更多双向流动的机会。浙江还会对偏远乡村的大学生乡村医生给予补贴,确保平均绩效工资不低于县级医院水平,并对表现特别优秀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课题申报、进修培训、人才评选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和编制保障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在实践中迭代,在创新中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将大学生校招、定向培养、中医师承培养等途径与“专项计划”有机整合,实现校前定向培养、校园直接招录、校后社会招聘“三位一体”,所招聘人员全部纳入乡镇卫生院聘用管理。
二是建议加强纳入聘用大学生乡村医生的管理,允许其在所在乡镇的村卫生室间流转。
三是建议国家适时出台明确政府办村卫生室机构性质及编制核定标准政策,更好地解决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身份及待遇保障等问题。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排版:张文
记得“点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