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只相差一味药,功效大不同!

民生   2024-10-26 09:19   辽宁  
传承岐黄薪火,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半夏泻心汤:黄连一两、半夏半升、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干姜三两、大枣12枚。——《伤寒论》

功用主治: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用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方义:方中半夏散结消痞、降逆止呕,故为君药;干姜温中散邪,黄芩、黄连苦寒,泻热消痞,故为臣药;人参、大枣甘温益气,补脾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此方配伍意义在于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此方所治之痞,是小柴胡汤误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所致。治疗以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为主。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中气虚弱,寒热错杂,故为痞证。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降失常,故见呕吐,肠鸣下利。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半夏半升、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12枚。——《伤寒论》
功用主治:和解少阳。用治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者。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方义: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调和所致。

两方比较后发现:半夏泻心汤组成为
黄连、干姜、人参、黄芩、半夏、大枣、炙甘草。小柴胡汤组成为柴胡、生姜、人参、黄芩、半夏、大枣、炙甘草。

两方均为七味药,半夏泻心汤证与小柴胡汤相比,少一味柴胡,多一味黄连,所治之病也由胸胁转入心下。若将半夏泻心汤中的黄连易柴胡,干姜易生姜,而其他五味药均不变,就成了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功在寒热平调,用治寒热错杂之心下痞证。

反之,若将小柴胡汤中的柴胡换成黄连、生姜换成干姜,就成了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功在和解少阳,用治往来寒热之胸胁苦满。

小柴胡汤用治半表半里之少阳证,亦即阳实热证;半夏泻心汤用治半表半里之厥阴证,亦即阴虚寒证。两方中干姜与生姜,质同性异。干姜者味辛,性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生姜者味辛,性温,温中止呕,化痰止咳,散寒解表。可见二者功用,也只是大小强弱之不同。况黄连苦寒,恐其败胃,佐以干姜大辛大热,亦是寒热平调的一种体现。
那么半夏泻心与小柴胡汤剩下的比较,只是黄连与柴胡的比较。原本一副治阳实热证的方剂,何以柴胡与黄连互易,就成了治阴虚寒证的方剂?盖因少阳厥阴互为表里,但伤寒少阳证,是无形之邪从表而入,羁留半表半里之阳经,阻滞气机升降出入所致。在临床上,可伴有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证,须用和解表里之小柴胡汤治疗,以驱邪外出为主。

而半夏泻心汤证的心下痞是无形之邪乘虚内陷,使中气受伤,阻滞气机升降所致。少阳与厥阴都是半表半里,病位是一个。由于半表半里部位正气虚的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两个症状。咽干是少阳病,消渴是厥阴病;胸胁痞满是少阳病,气上撞心是厥阴病;不欲食是少阳病,饥不欲食是厥阴病;喜呕是少阳病,吐蛔是厥阴病。

黄连大苦大寒,主入心脾胃经,其泻热燥湿作用偏于心及中焦脾胃,最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干姜大辛大热,主入脾胃肾经,其温中散寒作用偏于胃肾,其性守而不走。《本草经百种录》云:"凡药能去湿者必增热,能除热者,必不能去湿,惟黄连能以苦燥湿,以寒除热,一举两得,莫神于此"。

然,黄连与柴胡均不可久服。柴胡者,其性升散,耗散人体阳气,久用截阴。黄连者,苦寒至极之品,久用败胃,耗伤脾胃之阳。《本草蒙筌》:
"黄连,久服之,反从火化,愈觉发热,不知有寒。故其功效,惟初病气实热盛者,服之最良,而久病气虚发热,服之又反助其火也。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非专业医生
请勿试针试药

艾御享堂
中医心法的交流推广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