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跟大家一起学习《四圣心源》。前段时间,随着《四圣心源》两个版本陆续出版,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两本《四圣心源》,都上市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吧,可能会有不少朋友陆陆续续都看到了这本书,开始学习黄元御先生的一些学术思想。慢慢地有些朋友跟我咨询,说《四圣心源》这本书,看了之后感觉很好,但是呢,似乎不能够学以致用,感觉书很好,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去用。希望能够把这本《四圣心源》再讲一讲,讲得能够学以致用,不能光看着好看呀。实实在在的讲,我觉得我个人的水平,还不够资格来给大家讲《四圣心源》。这是经典著作,水平比我们的水平要高得多呀。所以想来想去,还是接受大家的邀请。我也不敢说给大家讲,咱就是一起再来学习一遍,互通有无,共同进步。以我个人的学习体会,作为一个主要的交流内容,向大家汇报一下,讲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多批评,多指正。
▢文/根尘不偶
因为《四圣心源》这本书,它这个理论很圆融,讲的比较完美一些,所以,有些东西可能跟具体的、实际的临床,我们遇到的情况呢有一些距离,它相当于是理论化,或者是,稍微有点抽象化了。实际上,黄元御先生是把核心的东西给我们抽出来了,总结出来了,所以,当我们在临床上碰到一个具体的疾病的时候,往往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该怎么用《四圣心源》这个理论指导来处理,还不能做到很好地学以致用,初学者大部分会遇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这一次咱们大家一块把《四圣心源》再学习一遍,目的是能够把黄元御先生的心血,这么好的《四圣心源》,把它这套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跟我们的临床具体的一些病症能够结合起来,能够让我们用《四圣心源》这个理论指导我们的临床,达到学以致用。如果学得好的话,还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贯通。
那么,黄元御先生《四圣心源》这本书,内容其实并不多,我讲的跟大家一块学习,咱们怎么去学。我就先把我讲的思路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也没打算照着这本书逐句逐句地去讲,因为这样也就有点形象化,有点走形式了,没有多大的意思。黄元御写书是一个形式,它的精髓是来阐述中医的核心理论,所以我想,咱们还是在原书内容的基础上按照黄元御写书的顺序,讲它的主要精髓,它讲的什么意思,它讲的这个意思我们在临床上怎么去用。大概是想用按这个方式跟大家学习沟通,不会去讲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个字什么意思,这种形式可能会比较少,尽量不会用这种形式来跟大家讲。如果大家看书的时候有一些不理解的字句,那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黄元御医学全书》,是麻瑞亭老师和孙洽熙老师,两位老前辈,精心校对出版的。里面对一些常见的字句、疑难的字句、里面的引文、一些比较难懂的地方,都做了比较详细的注解、阐述,都很好。大家可以去看一看,查一查。就是在这个字词的层面上,遇到一些困难呢,去看中医药出版社全书里面的注解就可以,基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咱们不是领着单纯的念书,我们主要的目的还是学以致用,所以,咱们主要是一起来学习《四圣心源》的理论精神,学习怎么去运用这个东西。
今天正好有点事,时间也晚了点,所以,咱们今天就讲一个概说,本来是想讲《天人解》,后来我想先把《四圣心源》总体的情况,沟通一下,便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全书的内容,这样可能更好一些,所以咱们今天不是讲书的哪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就是把整本书做一个概述,简单的沟通一下。那么,今晚上我大概想跟大家交流三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黄元御先生的生平简介,我们看黄元御先生的书,要对黄元御先生的生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尊师重道,这是起码的礼貌;其次,我们了解一下黄元御这本书是如何写成,写成之后版本沿革是怎么流传下来的,我们也了解一下。今晚的重点内容是讲《四圣心源》的结构体系,它的理论结构是什么样子的。黄元御把核心理念都放到《四圣心源》这本书里面来讲,它说的什么意思。那么今晚上把这三方面的内容作为主要的交流的内容来互相学习一下。
首先,讲一下黄元御先生的生平,黄元御先生他老家是山东的,山东潍坊昌邑人,说起来和我是老乡,我也是潍坊人。那么黄元御先生他的家庭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名门望族,是一个家境比较好的这么一家,而且他祖上一直有当官的,既是书香门第,又是达官贵人这种家庭。他的祖上有一位老先生叫黄福的,他这位老祖宗是明朝的一品官员,在明朝他从一个小官最后做到一品大员,做到太子少保,就是辅佐太子的老师,做到户部尚书,明朝户部尚书。户部是掌管财政、税收,这种有实权的大官,像现在国务院掌管经济的副总理一样,很高级的官员。黄元御的家族有一个比较好的条件,给他传承,一个很好的生长、学习的环境,相对比较优越一些。因为黄福老先生为官很清正,为国家尽心尽力,是明初的一个官员,辅佐了五任皇帝,历任五代皇帝。一个很有才能、又非常鞠躬尽瘁这么一个官员,他的这种为人做事的风气在他的家族一直流传下来,所以黄氏家族出了不少官员,那么到了黄元御这一代呢,黄元御是兄弟三人,弟兄三个。黄元御排行老三,老小,所以他的两个哥哥,家里取的名都是希望他们品德高尚,两个哥哥一个叫德淳,一个叫德润。黄元御的名字,实际上元御是他的字,他的名叫黄玉路,玉是玉石的玉,路是马路的路。黄家的家族,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品质和晶莹透亮的玉一样;品德柔润、为人清正,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一些气质,所以给自己的孩子取名的时候有这方面的意思,他的名字是他爷爷给取的。房间广播里面,黄元御名玉璐,带个王字旁是错的,他没有王字旁,就是马路的路,就是原名。
黄元御在这么一个家庭里面面,有这个很好的书香门第的门风,他有很多书可以看,从小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那么这个号呢?是他自己取的号了,黄元御名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为什么叫号研农?就是研天为农,就是希望自己在笔墨文章里去耕耘,是这个意思。就是实际还是文人报国啊,文化人的一些抱负,代表了他的胸怀。黄元御他很聪明,在他这个《昌邑县志》里面说黄元御“少有奇才,世推为国器”,就是大家觉得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很有才华,过目不忘,聪颖过人,说这孩子以后可以成为国家栋梁,所以黄元御自己很有抱负,他也希望自己以后长大了可以报效国家,干出一番事业,就是也很有想法,希望走仕途。
但是很不幸的是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一生,黄元御是1705年出生,到1734年他虚岁30,三十而立,这一年是改变黄元御一生方向的最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他不小心染上了眼疾,眼睛生病了,有眼病,这就找大夫看,结果正好碰上了几个用他的话说就是庸医,庸医误人,眼睛不但没有治好,治瞎了,最后的结果导致左目失明,那么关于他这一段生病、治病,最后庸医误治导致失明的这段经历,他是痛心疾苦,他在他的著作里面是经常可以看到,他是耿耿于怀,对这段经历是耿耿于怀,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素灵微蕴》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对于这个眼病误治导致他这个左目失明而且整个身体,因为用了很多寒凉药,身体中土的阳气也受到了比较重的打击,所以体质也远远不如以前,这样的话,他即使再想去走仕途这条路也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资格,五官不端正难以为官,仕途走不通,所以他这也是没办法,后来就放弃仕途转向医学,考究灵兰之秘,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所以黄元御他这一生的事业是从他30岁左目失明开始的,真正的开始走向医学,是从这一年。我们很多人学医的时候、接受中医的时候是在30岁以前,比黄元御要早,黄元御是30岁才被迫转向医学,都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我记得当年孙思邈学医的时候好像也是从30岁开始学的,也是成为一代大医,所以这个学医有时候不在早晚,而在于你是不是用心去学,是不是学对了,找对了方向。
黄元御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啊,他有一个堂哥也是一个当大夫的,就指点他说你可以先看看《伤寒论》,先看《伤寒》,所以他这个学医是从《伤寒》开始看起的,因为黄元御他本身的文化基础很好,诸子百家啊尤其这个历史,史书他看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很深厚,所以咱们有一句话说:传统文化基础好的话学医这个小菜一碟,很容易。所以他学习《伤寒论》很有心得,很快就能找出感觉来,他看了好多伤寒各家注释,感觉都说的辞不达意或者没有说透,没有说到这个真正的问题上,那么后来他就自己去悟这个伤寒到底说的什么意思,那么看了三年之后,他把这个《伤寒》历代注家啊也看的差不多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他都不满意,觉得都没有把伤寒讲透,那么他自己去琢磨,这有一天晚上呢静夜沉思的时候想着想着就睡着了然后做了一个梦,一下子把伤寒给想通了,恍然解矣,一下子就理解了,通透了。所以他讲“三年忧思,一朝而解”,学了三年《伤寒论》才明白《伤寒》到底说什么,说的什么意思,才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
但是黄元御他这个人做学问很认真,他没有说浅尝辄止,一有小得就沾沾自喜,他没有这样,他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伤寒论》,已经领悟透了,但是他觉得这还不是根源,他觉得张仲景写出《伤寒论》来必然有他自己的学术根源,所以他就追本溯源,又往上找,看这个《伤寒》是根据什么写出来的,源头在哪里?源头就是《内经》《素问》《灵枢》,《难经》这些,所以从伤寒呢,学了三年《伤寒》之后他又开始往源头学习,又去学习《内经》,学习《素问》、《灵枢》、《难经》,他又去研究这个源头,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去来学习中医,实际上也是自己对《伤寒》的这个理解这种领悟,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他实际上是从源头去找一种认可,那么通过《内经》、通过《难经》这些经典著作的这个学习,最后他觉得可以对自己的领悟做一个肯定的这个评价了,那这个时候他才敢去著书留世。
你看黄元御30岁开始学中医,学了三年,33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小有所成,已经把《伤寒》给学透了,他都没敢去著书立说啊而是继续学习,直到36岁的时候,到了他本命年,他又把这个《内经》、《难经》这些中医经典又学了三年,对自己的这个学习心得有了一个肯定的评价,这个时候他才敢著书立说。这时候他写的第一本书,他一生当中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呢,就是《素灵微蕴》,咱们在这个《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当中有这个《素灵微蕴》这本书,这本书也是一本小书,前面主要讲一些这个医学理论,后面是一些医案。这是黄元御的第一本著作,小试牛刀,把自己这个一些心得体会都和自己的案例,先简单的总结了一下。那么他这个《素灵微蕴》一成稿之后,流传出去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这个不得了,这一代大家出世了,评价很高;也有些人认为这是无所事事,现在这个写书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出去开个药铺挣点钱去。黄元御针对这个种种传言,他没有动摇,而是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杝元》赋,记载这件事情,表明自己的立场说我啊不会去做这些沽名钓誉的事,我只是做学问,不会为名利所动。
大家想想,黄元御这一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这个与他这个最初的发心,跟他的初衷是密切相关的。假设他学医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当然他也不需要靠行医养家糊口。如果他靠行医来牟利来发财,那么我想他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正因为最初的发心就是不为名利,只为学术,只是为了中医学术的传承,所以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全部都放在了对中医的体悟研究上。全部都放在了著书写作上,他这一生呕心沥血。刚才讲到黄元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发心很好,不为名利所动,所以他这短短一生能有这么多的著作留世。那么黄元御在他的第一本书《素灵微蕴》成书之后,他就继续学习,继续去学习张仲景的《金匮》,学完了《伤寒》学《金匮》——《金匮要略》,然后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他是一边到江南到南方去游历,跟游学一样,去了很多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借这个机会,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这几年的游学啊,黄元御自己研究《伤寒》,研究《金匮》,心得越来越成体系的时候,对中医这些经典著作,《内经》这些也有了比较好的领悟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可以去注解《伤寒》和《金匮》了,他认为《伤寒》流传千载,没有人能够很好地理解和很好地注解,所以他想这个事情我应该把它讲清楚,流传下去,不能再一直这么稀里糊涂的传下去,所以他这个时候,从三十岁开始学医,三十六岁有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一直到四十四岁十几年的时间,他才开始写他的第二本医学著作,那么第二本他写的是《伤寒悬解》。
《伤寒悬解》他三个月写成。《伤寒悬解》一本书很厚,大概有二十几万字,那个时候你想他既没有电脑,也没有钢笔圆珠笔,全是毛笔写,买笔写字,三个月写二十几万字,大家想想,这个工作量非常大,所以这就是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你这么来形容都不过分!这么一部巨著,几个月时间把它写成,如果没有前面十几年的沉淀啊,不可能一下子写成。所以黄元御讲自己写《伤寒悬解》序言,原文我记不清了,意思是“十年忧思,三月而定”,就说我学习体会领悟了十几年,我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它写出来了,把它总结表达出来。写完《伤寒悬解》,接着就写《金匮要略》。这两本都是巨著,大部头的书,都是在这一年写成。这就是厚积薄发,在把这个《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悬解完毕,什么叫做悬解,悬解就是很独特的见解,或者说他这个见解,认为他自己的这个解释非常的高明,可以说是超出前人的水平,说到了问题的实质,就是这个解释,所以他的很多著作都是悬解,悬解就是把所有的疑问都去掉,把问题的实质给讲出来,讲得很透彻,所以从这个书名上咱们可以看出,黄元御是很自负的。
他不是说自大、自夸,他是有这个坚实的根基的,是有功力的,有本钱来自负的,那么黄元御把《伤寒》、《金匮》,注解完毕之后,他感觉得医学的源头实际上是很圆融的、很完美的,单纯对《伤寒》和《金匮》的注解,不能很好地表达他领悟的这些东西,照着这个就像照猫画虎一样,还是解说前人的东西。要受到《伤寒》、《金匮》的文字形式的约束,还是不能按照他的心意把医学理论很好地表达出来,第二年他四十五岁那年开始着手写《四圣心源》,目的是他想把自己领悟到的中医理论体系,这个源头,医学的源头是什么?他的核心是什么?是个什么结构?实质是什么?尽管《内经》、《伤寒》、《金匮》都已经做了很好的说明解释,但是文字都是解释的工具,它不是中医的实质。他认为这个还是不够简洁完美,他想用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一下,这就是他写《四圣心源》的动机,是他的一个方向。所以大家看,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里,称赞黄元御这个《四圣心源》是诸书之汇集,就是说《四圣心源》这本书在黄元御所有的著作里面是功力最高的、水平最高的一本书,这不是夸夸其谈,这是一个很中肯的评价。
我们从黄元御写书的顺序也能体会出来,他先写《素灵微蕴》。《素灵微蕴》是他对医学一个初步的体会,是初稿,一些东西已经成型了,但是表达得还不是很完美。《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只是在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讲述他自己的见解,这种表达方式仍然不符合黄元御的心意,没有更直观更直接地表述出来。所以这个时候,他才打算写《四圣心源》,所以我们说《四圣心源》这本书不是黄元御自己拍拍脑袋自己想了想就写出来了,他不是这样的,他是黄元御在对这个经典中医理论有了十几年的深刻体会,有了自己非常真切的体悟,并且他认为对经典中医理论的核心体系,如何去表述、如何去表达,他认为目前还没有一个最简洁、最完美的理论体系,连《伤寒论》、《金匮》甚至《内经》,他认为都过于繁琐,所以他想把这些经典的东西,把他的核心简化、抽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讲,他想自己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人做这件事情,他是不得已而已,那么《四圣心源》这本著作不象《伤寒悬解》、《金匮悬解》那样一气呵成,它很坎坷,好几年才写完。
刚开始写了个头,写了一个框架,后来有事就辍笔了,停写了,出去江南巡视了,跟着乾隆皇帝回驾侍医,所以耽误了很多时间,直到最后等他48岁的时候,已经三四年过去了,那么他把《四圣心源》杂病的部分都写完了,其他部分也都写得差不多了,觉得还不是很完美,最后写成了《天人解》这本书才算正式写完。所以我们看《四圣心源》的写书过程,我们看书的时候看的第一章是《天人解》,实际上他写书的时候《天人解》是最后写成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黄元御感觉怎样才能把医学理论核心更好地表达出来,单纯靠一个一个的疾病来解释,还是流于泛泛,所以最后他把所有的东西又重新概括了一下,都概括在《天人解》中,就是把最基础的核心理论,总结成《天人解》,放在《四圣心源》的第一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黄元御本人对《天人解》这一章的重视,它是最后写成的,而放在书的第一部第一章,正中之正,这就是基础中的基础。
那么我们前面把黄元御本人的生平,以及他著作的简要情况做了一个介绍。黄元御写完《四圣心源》之后后面还有一些书,后面的书其实有点勉为其难,因为他年龄慢慢也大了,精力也慢慢差了,以后有些书都是他学生帮着他写的。他口述,学生代写,象他后面写的《道德悬解》、对《灵枢》、《素问》的《悬解》、《周易悬解》,还有他最后的两本药解——《长沙药解》、《玉楸药解》,这些都是为了求全,他希望自己的医学体系能够非常全面地传承下来,核心其实还是《四圣心源》。等他写他最后一本《玉楸堂稿》,《玉楸堂稿》主要是记述他的一些日常的文稿,包括医案,比较杂的一本书,现在没有正式流传、出版。《昌邑本记》据说现在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流传版本,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看到,黄元御他是中年之后才开始他主要著作的写作。他是有比较深的沉淀、有比较好的积累。黄元御他自己对《四圣心源》这本书也颇为得意,所以我们看《四圣心源》的时候,经常看到他,不说指点江山,对历代名医都是指指点点,很不客气,没把他们放在眼里。确实,以他的高度和水平,他觉得所谓的很多名医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的缺陷,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可能黄元御因为受庸医误治而有些偏激,用词是有些偏激,但是至少他敢这么说,在书里敢这么很不客气地指点前人的错误,说明他是有底气,有相当的资格,有这个功力,要不然你没有资格说。
那么下面咱们把《四圣心源》这本书主要的理论体系,也是我们今天晚上交流的一个重点,大概地讲一下。刚才说了,《四圣心源》这本书是黄元御所有著作中水平最高的一本,代表了他的顶峰之作,是他所有的医学体悟、理论体系的一个汇总,集大成者。那么《四圣心源》这本书,它的理论体系简单地讲就是一气周流。如果详细一点来说,就是黄元御一直强调本气为病,他在写《伤寒悬解》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写《伤寒悬解》、《伤寒说意》,他就认为外邪和自身的正气这是相对而言,对于疾病来讲,真正引起疾病的还是自身正气、本气为主,外邪是助缘、诱因而已。《内经》里面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就是他的理论基础,就是他立论的根源。所以他讲所有的疾病,他阐述对疾病的认识,他的立方,他的方意,全都是站在本气为病的根基上,所有的论点都是从自身正气,本气为病的角度来论述的,这是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么本气,就是自身的正气,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模式呢?
我们经常讲的一气周流,土枢四象。中气为枢纽,左升右降一转,转起来了,成为一气,这就是理论体系。那么他这个理论体系结构模型实际上来源于《内经》里面“天人合一”的这种观念。所以他为什么在《四圣心源》的第一章讲的是《天人解》,我们知道《天人解》是黄元御好几年之后最后写成的,为什么他放在第一章,就是来讲明白讲清楚《四圣心源》这本书的理论体系是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阐述的。那么人主要是人自身的正气,所以他讲病、论病、治病都是从自身正气的角度出发,而对外在邪气的阐述相对少一些,不是没有,不以这个为重点。所以他所有的用药、观点都是偏于温阳,反对苦寒,所以也有人认为黄元御属于目前所讲的“火神派”,实际上是不一样的。黄元御本身他是一个很圆融的大家,他即不是推崇温阳,也不是推崇温病派的苦寒伤阳,他是讲究运转中土,流通一气,他是从这个角度讲的,只不过人体的一气只要在流通就是一股阳气,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这股阳气,不能过用苦寒。在保护好这股阳气的基础上,这股阳气是有升有降的,所以他既有温通的药,也有凉降的药,滋阴助阳是并重的,并不单纯偏向哪一方面。所以他这个理论非常地圆融,或者你说他中庸也好,很完美,没有偏颇。
很多人反映,说用《四圣心源》的方子治病,有时候效果还不错,有时候没有效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对《四圣心源》这个理论体系了解得还不够透彻。因为黄元御主要是从本气为病、从自身正气这个角度来写的这本书,所以他的方子主要是调节自身正气的。但是有时候有一些急性病,或者有一些郁结比较重的病,邪气比较重,需要我们去邪气的时候,你单纯去扶正气,有时候病确实好得比较慢,或者你甚至看不到效果。这并不是说黄元御讲错了,而是我们对黄元御的东西没有理解透。所以有些疾病我们临床上需要先去邪气,但是去邪气的同时我们也始终要知道,他自身的正气还是在按黄元御的这个体系运转着,你时刻要保护好它。去邪气的前提是在正气能够支撑的基础上去邪气,一旦邪气去得差不多了,马上就要转过来辅助正气,一旦辅助正气,那就是黄元御这一套东西,效果非常地好,立竿见影。讲到这里我顺便讲一个小案例。
有一个老人,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她一直便秘,这个老太太一直没有其他的病,就是年龄大了,经常是一个多星期排不出大便来,很痛苦。去医院检查,医院说你这个宿便,都在肠子里面,自己下不来了,说如果再不处理就成肠梗阻了,建议还是手术治疗比较好。因为这个老太太的子女都很孝顺,说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再做手术的话,为这么个事做手术,很不值得呀,能不能下来手术台还不一定,太受罪了。所以呢,碰巧她这个儿子,买了我这个《临证辨象》这本书,他看到书里有一个小方子,就是我在讲中土为病的时候有一个调理中焦的一个小方子,是鲜姜、白寇、甘草,很简单的三味药。她儿子认为老太太就是年龄大了中土运转无力,这就是根源,所以无力排便,就说先试试,就用这个扶助正气的小方子先试试,结果买了几包药,因为药量很小,就只有两三味药,总共只花了几块钱。买回来就给老太太煮了让她慢慢喝,一天喝一付,量很小。这样喝了几天呢,这个老太太感觉这个肚子慢慢的动起来了,最后说是到厕所去,很快就拉出来了,就跟石头掉下来一样,声音很大呀,而且从此之后,这个老太太慢慢的便秘这个毛病就好转了,不再有那么严重的便秘了。讲这个小案例,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在给大家讲《证症辨象》的时候,也没说这个小方子还能治便秘,我也不知道,读者自己灵活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就从临床的一个角度,一件小事,一个小小的案例,再一次证明了黄元御先生的本气为病,从自身正气的角度来阐述病机阐述医学理论是很高明的,直接讲述的是问题的根源。
所以我们临床治病,无非就是虚实正邪这两端。我们要知道,我们用的任何药物,不管是扶正的药物还是驱邪的药物,实际它取效的根本就在于你本身还有正气,如果本身正气不行了,用上扶正的药也吸收不了,用驱邪的药邪气也排不出来;只不过就是我们在正气尚可的情况下,本身正气还可以,这个时候我们选择是先驱邪还是先扶正,这是有技巧的,我们临床的很多疗效,感觉疗效不好的时候,要去思考,是我们驱邪的药物选的不对还是次序搞错了?有的需要先驱邪,有的可能需要先扶正,可能次序不对,用的方向不对,但是任何时候都离不开黄元御老先生他讲的本气为病这个基础,这是根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连这个根本都把握不住,所以我们说包括用驱邪药物的时候,一定要顺着一气周流的方向找一个最佳的契入点,用这个驱邪的药物才能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这样咱们在临床上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今天晚上事情耽误的比较多,只跟大家算是闲聊一样,先把《四圣心源》概论性的东西跟大家先交流一遍,主要是讲了讲《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它的特点,特点主要是从本气为病的角度来讲来论述的,这是生命的根本也是我们治疗的一个根本。他的结构体系就是中土枢轴着升降运转,演化为左升的木气和右降的金气,左升右降回旋一周,形成一气周流。这是他的结构体系,简单地讲就是这样。那么我们在这个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病人正气的虚实,或者先扶正或者先驱邪,都是围绕着这个体系结构来运用、来治疗。那么,所有的问题,基本上都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当然,医学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有很多问题实际上是医学之外的问题,不是中医自身单纯就可以解决的。但是至少在医学这个范围之内的问题,黄元御先生的一气周流,《四圣心源》讲的这个理论体系,应该会解决绝大部分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时间差不多了,今天晚上就跟大家交流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再沟通一下。我就先讲这么多。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呢,可能是大家最关心或是普遍感受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既然黄元御先生这个理论这么完美,应该什么病都可以治好呀,为什么《四圣心源》中的一些方子有时候用起来一点效果也没有?我觉得我的辨症没有什么大的差错呀?这甚至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不像经方,有时候看准了用上马上就好了立竿见影,很多人有这个疑问。所以,很多人这就算是一个门槛一样,一直没有迈过去。那我刚才跟大家交流的时候讲了,说黄元御写书的时候,主要是从自身正气的角度来阐述这个理论模型,讲天人合一这个体系。他对临床具体疾病的论述主要也是从自身正气的角度去讲的。
打个比方说,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受凉感冒咱们知道张仲景常用的方子——麻黄汤。外感伤寒,麻黄汤解表发汗就好了,但是从黄元御的角度来讲,他认为外感伤寒是有根基的呀,如果你本身正气足够强,可能不会得这个伤寒,正因为你中阳比较虚,土气比较虚,正气比较弱,所以你才受凉了没有抵抗住寒气,得了风寒感冒。所以黄元御觉得治疗风寒感冒用他的理论来讲啊,他就认为不要忘了健中土,要把这个中土运转开,中土土气强了,自己能升发了,自己就好了,他是这个意思。那么要是按照他这个思路,外感风寒感冒不用麻黄汤治疗,用理中汤,用黄芽汤来治疗,有没有效果呢,从临床上去验证,应该是没有效果,是不是黄元御说的就是错的呢?不是这样的。打个比方说,如果是一个体质很弱的人,一旦受了风寒感冒,阳气很虚,直接用麻黄汤的话,可能把很虚的阳气全都散掉了,可能会引起阳脱,可能会出现阳脱危症,是治不好的。这个时候,黄元御讲的这一点,他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这个时候你必须要顾及到他的中土。这时候你要运转中焦的药,把中土守住,慢慢转起来,这个感冒慢慢就好了。
这种情况比较少,这样的案例大家可能碰到的比较少,但是一旦真的碰到一个了,你就知道黄元御观点的重要性了。我们平常在治病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忽视了这么一个最基本的基础,就是我们用药的基础就是病人的这个正气,中焦这个土气,还能转得动。没有这个作为基础,什么药都是白搭。就像在石头上用药一样,没有任何用处。所以当我们看到经方一剂已,一剂见效,经方奇效如神的时候,不要去迷信经方。要去想想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效果,并不单纯是这个药、这个经方好,而是病人本身这个体质还能够耐受这个经方的药力,他还能够支持经方在这里发挥作用,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想当然地认为任何一个病人来了之后,他的正气就能够支撑我的任何药物,病越重,我用的药就应该越多,这是错误的。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例子。
有一个肾病的患者,病情比较重,所以有个朋友给他治疗,给他用的药刚开始量还比较小,发现效果不明显,慢慢的把药量加大,药量越大,他得用这个化痰、利湿、温通,按说路子也是对的,药量越大最后发现效果越差。后来我跟他讲,我说久病体虚这个患者身体比较差,你把所有的药量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再慢慢用,方子不变,结果这个人这个病慢慢就好了,慢慢就好转起来了。所以我们说黄元御这套理论体系,它的重要性,在于他看到了问题的根本。生命的根本在于一气还在周流。治病的根本在于一气它在周流的时候还能够接受药物的引导,还能够承受药物的作用。所以黄元御讲的时候主要是讲了正气,从正气的角度来讲,他没有讲过多的讲驱邪这一块,他主要是从扶正的角度讲的。要是从临床的效果来讲,《四圣心源》本身的原方,确实效果不好。
基本上不用《四圣心源》的原方,这是很客观的事情。但并不是说原方用了效果不好,他就是胡说八道,就没有意义,不是这样的,他是讲出了问题的关键。我们用经方的同时,要注重温其根本。所以,就像我刚才讲的麻黄汤,麻黄汤里面的麻黄、杏仁、桂枝、甘草,甘草这一味药算是固中焦的,按黄元御的理论来讲,这是固中焦的一味药。那么这一味药,如果碰到体质很壮的小伙子,风寒外感很重,这味甘草可以不用,他中土很盛,完全可以不用,直接麻黄、杏仁、桂枝可能也就好了。相反碰到一个体质比较弱的,那么麻黄的量就不能超过甘草的量,甘草必须得用。体质比较好的可用麻黄的量多一些,甘草的量少一些;体质再弱一些的,老弱病残的,麻黄都不能用了,麻黄可能改成苏叶,改成薄荷,改成荆介,甚至,中土可能光用甘草还不行,还需要加点人参,这就变了,千变万化,经方并不是说不能变,经方也不是说拿到哪里都合适,经方也有它的适用范围。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在哪里呢?在正气这里,你的正气是强是弱,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在那里。就这个问题,我可能罗嗦的比较多,就是跟大家讲,不要因为黄元御《四圣心源》里面这个方子好像用着没效果,不如经方的效果好,就有所怀疑,不要这么去想。当我们把黄元御讲的这一套理论理解透了的时候,把这个正气的重要性理解透了,再去用经方,用《伤寒论》的经方,用张仲景的经方,你就会更加的圆融,所有的经方都可以灵活的变通,而不仅仅是机械的加减。我这样的解释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的了,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非专业医生
请勿试针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