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旅痕】陕西 高五幸‖老鸹窝

文化   文化   2024-11-12 19:16   山东  


老鸹窝

——岁月深处的乡愁守望
文/高五幸

旅游至临潼山上的人祖庙,庙前向北不远处路边树梢上的一个老鸹窝,闯入我的视野,令我既觉新鲜又感无比熟悉。它安然静卧于大树之巅,仿若一颗遗落尘世的“夜明珠”,瞬间点亮了我记忆深处那被岁月尘封的思绪。
记忆中的老鸹窝,曾是我们新寺村拆迁前独特的乡村景致。那由枯枝与泥巴精心构筑的巢窝,是老鸹家族的栖息之所,亦是它们繁衍后代的温馨家园。儿时的我,常常伫立树下,满心好奇地仰望着老鸹窝,目睹老鸹妈妈不辞辛劳地穿梭于田野与巢穴间,为嗷嗷待哺的孩子们寻觅食物。那一声声清脆的鸣叫,似在诉说着生命的传奇,为宁静的家乡增添了一抹灵动与热闹的气息。“猪别笑欢老鸹黑一一一毬色”,这句乡间俗语,还有农村闹洞房时诸如“某某村有个老鸹窝,二十年来没人戳,某某村有个某大哥,锚子长来缨缨多,把老鸹窝戳个稀散活,戳窝窝戳都快乐,来年花开一朵朵”的荤段子猜谜,皆足以表明老鸹已深深融入乡邻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时光流转,不知始于何时,亦不知因何缘故,村里的老鸹渐渐销声匿迹,难觅踪迹,那曾经司空见惯的老鸹窝也随之消失不见。此次于人祖庙再度邂逅老鸹窝,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感慨与亲切之情。
老鸹,往昔曾被视作不祥之鸟,却默默守护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它们以害虫为食,为庄稼的茁壮成长贡献着一己之力。其黑色的身影,虽不惹眼,亦不招人喜爱,却以独特的生存方式,顽强地生活、繁衍,彰显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老鸹窝,绝非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鸟巢,它实乃一份浓郁厚重的乡愁。宛如一部古老的时光典籍,每一页皆写满往昔的回忆,静静见证着乡村的变迁与沧桑。童年时光里,它仿若高悬于岁月枝丫的神奇宝盒,每一根枝桠皆是开启记忆之门的神秘咒语。轻轻触动,便能听见儿时伙伴的欢声笑语,以及那如潮水般汹涌、弥漫整个夏日的悠长蝉鸣。
待至成年,背井离乡的我们如浮萍般在尘世漂泊,老鸹窝则幻化为心中一抹幽梦。它于风雨中瑟瑟发抖的模样,恰似孤独的旅者,虽历经风雨洗礼,却始终紧紧攥着故土的温暖。在这喧嚣纷扰的尘世中,它宛如一颗星子坠入心灵之湖,泛起的层层涟漪,慰藉着疲惫不堪的灵魂。岁月如奔腾不息的河流,而老鸹窝恰似一盏永不熄灭的心灯,其光芒穿透重重迷雾,照亮归乡的幽僻小径,牵引着我们的思念之舟,重返那被岁月尘封、却永远炽热的故园,去拥抱那些被时光窖藏、愈发香醇醉人的曾经。
愿那老鸹窝,永恒地镶嵌于岁月深处,化作我们心间永不磨灭的珍贵记忆。
摄影:李卫平赵小利
作者简介: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灞桥区作协会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著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文集三部。

主         办:《东方散文》杂志社

顾         问: 林   非    贾平凹   万伯翱    韩石山    许  晨   石 楠   冯小军
社         长: 谭延明
总         编: 憨   仲
副   总   编: 蔡永祥   毛小东
总 编 助 理: 李   婷
编辑部主任: 白   冰
值 班 编 辑: 魏玉玲   曹  焱
选 稿 编 辑: 王炎欣
责 任 编 辑: 杨玉泰   国际军   张广利    许玉红   陈庆连   幽 子
统一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友情提示:①来稿限原创首发作品,投稿时,请将作品与作者简介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十天内微信平台未刊发可另投,今后纸刊所有文章均从大雅散文微信平台、东方新韵、东方文韵三个公众号选登。②文章图片除标明作者外,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之处请留言告知作删除处理。)  
         欢迎关注大雅散文,这是一个有历史责任担当的平台;

  欢迎加入东方散文,这是一本有民族文化传承的杂志。


大雅散文
《东方散文》杂志,国际刊号,季刊,创刊十年,不厚名家,不薄新人。追求诗意、哲思、生命力的新时代散文。 投稿信箱:dfsw123456@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