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笔记】河南 王自亮‖上官听雨

文化   文化   2024-11-08 18:23   山东  


上官听雨

文/王自亮

天气倏然变了,一片浑浑沌沌,虽然人到中年,诸事麻木,心绪不似少年般敏感多情,天气对我心情的影响也不多矣。可是看到这样的天,仍然有一种郁郁的感觉。天气预报说多地有雪,这天,真是要堆雪呢。
说下就下,傍晚时分,雪没来,雨却来了。凉凉冷冷,这是冬雨了。初冬的雨,严格来说跟秋雨也没什么区别。落在身上,凉凉冷冷。起初并不当回事,可后来竟然有点紧了。就在这丝雨中,我走向上官村。
上官村,并不陌生,来很多次了。可是这细雨中却是第一次。
沿平直的道路走到村头的游园。一座木质小亭子,也好,在这里刚好能赏雨。古人云赏雨茅屋是人生乐事,这在亭子中赏雨,更有茅屋没有之妙。亭旁边是一小池,池水不深,荡起一圈圈涟漪。可见一道道细亮雨线,在天地之间密密麻麻。草木乱石曲径,承受着雨的润泽,都在这里沉默着。远处小广场,是晚上村人跳舞唱歌处,一向很热闹,这个时候空荡荡的。只有几棵法桐,高高直直挺立,一身黄装,透着一种静美。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有一种诗意,又有一种伤感。小桥上有一个人,撑了伞,看不出男女,只看着那池碧水。忽然就想起了张岱《湖心亭看雪》中舟子所说,都云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人是在赏雨呢,还是太闷了呢。
雨渐渐小了,又沿幽径走到旁边的上官别院,一堵白色的影壁,四处青砖雕刻,古色古香。几株月季开得正艳,红红粉粉的颜色,给这清冷之中增添了几丝生动。疾风知劲草,只有这霜冷之中,才识得本性,才识得坚贞也。月季这种作物,虽然多刺,却耐寒持久,一荏 荏花朵不停,这才是花之王者,花之志士 。走出别院,又是一方水塘,这是原来的老塘,只是随形赋势,环湖建了石栏,树都在水中泡着,这是坚韧的老柳,耐涝亦耐旱。有一株白杨,腹已中空,仍然直直挺立。这些乡间草木,就像乡人一样,朴素坚强,生命力坚韧。村旁文体广场灯光已经亮起,墙壁上一面硕大的党旗,红艳艳的。夏天时,这里举办活动,村人都在这里嬉戏。沿街走走,安静沉寂的小村,错落栉比的房屋,走在小巷,似乎感觉到了村子的气息,听着人家笑语声声,村人门首闲话,鸡鸣狗吠,把酒桑麻,一种乡村的韵味儿,乡村的幽情又在心里浮动。
作为乡村的孩子,乡村充斥我的血脉,乡村有我最深最美的记忆。那萦绕的乡情啊,是游子一生也走不出的梦。平静的小村,能消融一切浮躁,一切冰冷,一切忧烦,乡村的日子总是很美,乡村的步调总是很闲。乡村是无韵的诗,无声的画。
雨仍在下着,无声无息,凉凉冷冷。夜色愈浓,村里大街小巷都亮起灯。特别是村室前大街,黄色的漂亮的路灯,勾勒出静谧安和的夜。
我涤却了一切浮躁,放松着脚步,像饮一杯醇酒,沉沉欲醉。
上官村,这是一个风华的村子,据说与唐朝上官宛儿有关。它就像一块古玉,在丁栾这块厚重的土地上熠熠生辉,光华四射。
要走了,脚步是那样不舍,一步三回,夜雨中的上官,像一朵幽静的莲,我就是它,颊边的一点泪滴。

主         办:《东方散文》杂志社

顾         问: 林   非    贾平凹   万伯翱    韩石山    许  晨   石 楠   冯小军
社         长: 谭延明
总         编: 憨   仲
副   总   编: 蔡永祥   毛小东
总 编 助 理: 李   婷
编辑部主任: 白   冰
值 班 编 辑: 魏玉玲   曹  焱
选 稿 编 辑: 王炎欣
责 任 编 辑: 杨玉泰   国际军   张广利    许玉红   陈庆连   幽 子
统一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友情提示:①来稿限原创首发作品,投稿时,请将作品与作者简介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十天内微信平台未刊发可另投,今后纸刊所有文章均从大雅散文微信平台、东方新韵、东方文韵三个公众号选登。②文章图片除标明作者外,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之处请留言告知作删除处理。)  
         欢迎关注大雅散文,这是一个有历史责任担当的平台;

  欢迎加入东方散文,这是一本有民族文化传承的杂志。


大雅散文
《东方散文》杂志,国际刊号,季刊,创刊十年,不厚名家,不薄新人。追求诗意、哲思、生命力的新时代散文。 投稿信箱:dfsw123456@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