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五加拿大散记之十六:美加两国和为贵

文摘   2025-01-18 07:22   福建  

 

    夜晚的“观瀑大道”(这是我临时给这里取的外号)凉丝丝的,空气中弥散着水雾的气息,对面的“美国瀑布”流光溢彩,瀑布之上的美国“瀑布城”一座座的楼宇也光亮如水晶宫。我们这边的“瀑布城”更是灯火辉煌,感觉是美国那边像鼓浪屿,而加拿大这边才是鹭江道!加拿大的瀑布占据了整个的河口,仿佛拉出了一个弧形的水银大幕,各种彩色的光柱从不同角度射向瀑布,如梦似幻地上映着水落差的奇景奇观!


    我的同仁们争相在黑暗中举起数码相机,反反复复拍个不停,事实证明他们的数码机和摄影技巧都不错,我在此贴出一二,供大家分享。


  夜晚让大瀑布水峡两岸的瀑布城显得光焰四射,老实说我并不喜欢大瀑布的“夜景工程”,毕竟搀杂了太多人工的因素,素面朝天的尼亚加拉够壮观了,彩色灯光的脂粉让人觉得虚假,甚至寒碜。暗夜中,彩灯中,我更希望透过瀑布彩色的大屏幕,去远眺往昔黑白的“纪录片”:


  据悉,历史上,为了争夺这块宝地,美、加(当时属英国)两国曾于1812年至1814年间进行过激烈的战争,战争结束后,两国签定了“根特协定”,规定尼亚加拉河为两国共有,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边界。

从那时起,两国在瀑布两侧各建一个叫做尼亚加拉瀑布城的姐妹城,一个隶属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加一个隶属于美国的纽约州,两城隔河相望,由彩虹桥连接,桥中央飘扬着美国、加拿大和联合国的旗帜,星条旗在南,枫叶旗在北,联合国旗居中。

两国在此不设一兵一卒,人民自由往来,无需办理过境手续。和平的环境也使尼亚加拉瀑布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两国带来了更多的的回报。除旅游业及随后兴起的赌博业外,食品加工、化学制品、汽车零件、金属、纸张、酿酒等也发展起来,有人认为,尼亚加拉是国与国之间和平开发自然资源的典范,也验证这中国“和为贵”的箴言。

但近年因为反恐,自由来往的彩虹桥又不那么自由了,不过来加拿大看瀑布的游客应该不会太在乎这样的“不自由”,因为看大瀑布最佳的角度是在加拿大这边而非美国那头!


  最让我感叹而警醒的是水电站,隔天在前往多伦多的路上,我们在瀑布下游十几公里处停了下来,观看两国在一百年前合建了一座水电站,左岸一站,右岸一站,资源共享,这是整个尼亚加拉地区唯一的水电站,尽管这里水的资源如此丰厚,可人家在“水上动土”却是极为慎重的,一百年来不敢再多建一座。可能是面对大瀑布的怒吼,老美老加们不敢有太多“改造大自然”的欲念?!


  我在那水电站前沉思良久……


厦门郑启五
自己创作的散文随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