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厦门大学的学术团队这次是应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安德鲁-山克顿教授的邀请,参加 CITIZEN PARTICIPATION AT THE LOCAL LEVEL IN CHINA AND CANADA(地方层面的公民参与:中国与加拿大)科研项目的,出访的主要费由加拿大方面提供。学术团队一行九人于5月12日飞往加拿大,一所院校一次越洋出访北美的规模之大,这在厦大历史上是罕见的。
我们与来自渥太华大学、卡尔顿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布雷顿海角大学以及西安大略大学的9名教授组成的加方学术团队举行了学术研讨。会议在安大略省伦敦市古老的爱德微尔旅馆会议厅举行。加方教授虽然在不同的大学,但却都是老搭档了,代表着加拿大相关学术领域最高的学术水准。
由于双方的项目负责人事前已经进行了反复的沟通与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上我方人员都有备而来,且都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使得这次规模较大的集体出访得以顺利地展开。
会议开得紧凑而高效,中加双方各九人逐一上台讲演表述并接受提问,又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对接与磨合,每个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讨论热烈、充实而准确,从而达成多项共识,扎扎实实拟定出进一步合作的具体内容与时间的限定。
我们中方成员克服了时差带来的不适,为了自己也为了学校和国家的荣誉,自始至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参与课题的讨论,使得连续两天的会议成果累累,不辱使命,让加拿大方面对我们厦门大学刮目相看!
这次算是彻底领教老外会议的效率了,人家发言时尽管也穿插三两句轻松与幽默的调剂,但每每扣紧主题,抓住新论点发挥、解析、研探,乃至穷追猛打。而对于没有讨论价值的,则迅速转入下一个环节,一切都那么实在。由于是全英语的流程,我们不得不注意力高度集中,用“竖着耳朵”也绝不为过。会场没有热茶,但有柠檬冰水,喝,入乡随俗!最苦的是没有午休,几乎用完午餐就接着进行,连打个盹的时间也没有。上下午各有一次10分钟的茶歇,走廊上有果汁或咖啡、水果以及刚刚烘焙出炉的甜饼。加拿大人吃甜就如同闽西农民吃盐,口很重,因此他们肥胖的人多,糖尿病的患者多,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一味地甜下去。
我在我的中国同仁中要算最会吃甜了,但困倦影响了我的胃口,草草一杯果汁与一块甜饼都是在昏沉中囫囵吞枣的,乃至现在连那饼面是否有葡萄干都记不清楚。
特别是第二天的下午2点多,时差带来的强烈不适几乎让我瞌睡,阵阵困倦如沉沉乌云一般压向脑海,压向眉心,驱之难去,只好反复地摇头、喝水、咬牙,终于挺过去了。
我们团队方方面面都不甘人后,就连带去的电脑也比人家的要先进,真的有点小骄傲。加方项目负责人以及加拿大的学术团队对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果极为满意,双方可谓皆大欢喜。在合作愉快的掌声中我们向加拿大方面赠送了纪念品:厦门的漆线雕和京剧脸谱。加拿大方面也回赠了纪念品:每人两枚微型的纪念章。一枚是有红色的枫叶加拿大的国旗,一枚是“西安大略大学的纪念章”。
大学的纪念章特别有意思,是UWO三个英文字母的组合,既“西安大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的缩写,镀金闪闪。我从来没有想到三个司空见惯的字母也能组合出那么有艺术质感的造型,这一方面让我觉得礼轻义重,另一方面也见识了人家送礼的刚性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