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五加拿大散记之二:爱德微尔旅馆

文摘   2025-01-07 16:03   福建  

 

      入夜,四下一片静悄悄,送我们的轿车穿行在伦敦市的居民区,突然车头一拐,传说中的LdlewyldInn在夜幕中如电影镜头一般地豁然摇了出来,玻璃窗透出橙色的灯亮,感觉它既像一座苍雄古朴的小城堡,又似一幢充盈着欧陆风情的大别墅。

  这座城市的名字取名“伦敦”,城边至今荒芜而自然的河流名叫“泰晤士”,无不烙下早年英国殖民者的思乡情怀。可这Idlewyld是什么东东?不大像英语,会不会是更早的印第安土著取下的“番名”。我把它音译成“爱德微尔”,以期音韵契合,不枉老夫小住三天的沉湎与爱慕。

  旅馆格局绝对的居家,或者说就是一个家庭旅馆,一楼是客厅与餐厅,客厅里沙发、画报、书架上的小说和茶几上的水果,惬意而随和。二、三楼住人,我住204,地板是木质的,半弧形的房墙对外罗列着四扇古朴的长窗,微风轻轻地拂动着米黄色的帘布,一张古旧的大床横卧在房间的正中,洁白的床垫铺得很高很松软。最让我吃惊的是床前的那台五屉橱,无论是漆色还是式样,都与厦门早年流行的一模一样。最有年岁的东东可能是屋顶悬制的吊扇,乳白的老漆亮色幽幽,大概这老屋从一开始就享有它悠然旋出的清风。

  推开洗手间的木门,大理石的梳妆台上香水、香皂等都一一置于雕花的白布垫上,如同贵族的享有,娇巧的小竹篮里还有洗发香波与沐浴液,内里的设施不但豪华,且无比先进,热水大浴缸里居然可以调出各种速度的激流,让肌肤享有不尽的快感!怀旧与舒适其实是可以和谐共处的,躺在浴缸里昏昏欲睡的我突然想到了鼓浪屿的家庭旅馆,于是来劲了,爱德微尔旅馆真是一个不错的参照或样板。

  

  隔天,天蒙蒙亮我就悄然起床,其实更有早起人,因为门打一开,一大叠当天的报纸已经安放在每一间客房的门前。我下楼跑到门楼外,太阳升起来了,一个老妇人正沿街朝着旅馆方向跑来,运动鞋在晨光里白亮得有点刺眼,接近时她向我微笑,很阳光的微笑,说:“天气很冷,不是吗?”我赶忙点了点头,有点夸张地大声应答,呀呀,是很冷,但心里却涌起一袭异样的温暖,从小到大,我似乎还从来不曾接受过陌生的老婆婆这样爽朗的问候!

    我转身在春日冷爽的微寒里打量着这幢有着小尖塔的老旅馆。它的前庭树花草花开得正红,后院绿木成荫。这幢维多利亚时期的市长官邸今年刚好年满130岁,老楼昨夜的灯火尚未熄灭,带着灯光的楼影静静地镶嵌在晨曦的光圈里,仿佛是想像中的历史剧——《加拿大的伦敦》里的布景,我忍不住摸出了口袋里的照相机……

  


厦门郑启五
自己创作的散文随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