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五加拿大散记之十四:雾中少女号

文摘   2025-01-16 07:28   福建  

 

    看尼亚加拉大瀑布最好的地点就是在水岸的围栏前平行观赏,赏心悦目,观为叹止;拍摄尼亚加拉最好的角度也是在水岸的围栏前驻足举手,不慌不忙,气象万千。在这样最好的地点最好的角度你尽管倾情乃至忘乎所以乃至迷醉,且一切都是免费的。但很少有人会因此而止步,到这样的仙境奇观不花钱怎么受得了?!

于是管理者安排了乘坐游轮仰天观赏的“水上游”,安排了乘坐摩天轮从天上俯视的“凌空游”,安排了钻涵洞到瀑布后面瞧瞧瀑布“臀部”的“地下游”,前看、后看、上看、下看,掏尽你的腰包!


  最刺激也是最受欢迎的当然是搭乘“雾中少女”(MAID OF MIST)号的“水上游”了。买好船票,领了蓝色的雨披和一张宣导“水上游”的明信片,有商标式的图案告诉我们这艘游轮“冲向大瀑布”的历程是始于1846年的,游客乐此不疲已经有一百六十多个春秋了,于是忍不住大发“不上游轮非好汉”的感慨与感叹。

售票处有一份告示,感谢每一位买票的乘客,并说你们掏出的钱为保护这个世界奇观做出了贡献。这样的告示让人看了很舒服,花钱花得心甘又情愿。


  我们沿着曲曲弯弯的通道进入升降梯的梯口,开电梯的是一个胖得不能再胖的女性,她的肚围甚至超出了她的臂长,于是有人议论,这样的胖子开电梯简直就是浪费能源,上上下下平添多少负担,再说该形象与“雾中少女”号的芳名也不很配套,有碍观瞻……不过我不敢苟同,我似乎从中觉察到在加拿大这样法制的国度里,人的尊严与人的权益是至高无上的!于是我尊重这个开电梯的女士尽管她大大咧咧也似乎缺乏同龄人应有的涵养,同时我也更尊敬这个国家以人为本的制度设计!

  “雾中少女”号划开湛蓝的峡水向着瀑布驶去,越是接近瀑布行驶就越发困难,大瀑布落下的巨流分飞出的水线,此刻也如同滂沱大雨,“雾中少女”在风雨中瑟瑟发抖,这个风其实应该就是瀑布劈头盖脑飞流直下时带来的气流,在与瀑布落点零接触的前夕,感觉那游轮几乎是开足马力也寸步难行,偌大的轮体在瀑布面前也不过是一片打转的残叶,我们只是衍生于生命薄叶上的一团菌虫,人啊人,人在大自然面前不能没有敬畏感!

  所谓万物之灵的人,在暴跳如雷的大瀑布的面前唯有颤抖的份儿,在这里真正潇洒的是鸟不是人,一只只白鸥在瀑布前飘飞着,不时矫健而轻盈地煽动着双翼,它们的羽翼上镶着一道蓝边,异常健美,像少女白色的紧身衣上的一圈蓝宝石的项链。白鸥与瀑布相处得那么和美,它们浮在瀑布前歇息着一任水浪像摇篮一样推宕着它们白洁的鸥身,而毫不在乎那瀑布暴跳的雷声……它们还不时做出惊险动作,收起羽翼一头扎进水里,也许那蓝水下正游荡着鲜美的鱼儿……如果说大瀑布只是一面鼓,一面拼命被捶击的大鼓,那么这些白鸥简直就是一首歌,一首在大鼓轰鸣中轻灵旋飞的歌,振翅、滑翔、戏水、浮游……无一不是起伏跌宕的柔美旋律!

  卸下湿漉漉的蓝色雨披,卸不去白鸥灵性的回旋曲,我们从“雾中少女”的甲板跨回水岸,依然惊魂未定。与惊惊颤颤的“水上游”不同,“地下游”是瀑布管理当局的又一道诱人的点心。

这次从游客服务中心买票乘电梯直接下到瀑布的后面,每人换上的是鲜黄色的雨披,出了电梯后有两条地道,活似军事坑道,怀疑是美军工兵的杰作,因为与金门的地下坑道很像。这坑道一条通向瀑布落点的边缘,可以从侧面的观看平台仰头领略瀑布凌空而降的气势与吼声。另一条则通向瀑布的背面,从瀑布背面的山体凿出的一个一米多高的门洞,让人“洞察”那白花花的水帘和震耳欲聋的水声!

“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认为瀑布的轰鸣是雷神说话的声音。那么我们是顺道来与雷神对话的吗?可老雷啊老雷,你的声音那么大,哪里还容得我说上一二?!

“地下游”缺乏美感,且被“水雷”炸得有点晕头转向,颇有上当的感觉,但不要紧,坑道内悬挂着好些照片,喋喋不休地悉数着历年来同样“上当”的各国政要以及诸王国的皇亲国戚们。呵呵,拿名人当商业广告,天下皆同。

  够了,够了,花钱到此为止,乘大转轮从高空俯视大瀑布的游戏就免了吧!


厦门郑启五
自己创作的散文随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