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这三个学院的大名有点怪

文摘   教育   2025-01-13 07:34   福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极为迅猛,特别是211985集群里的重点高校在办学规模上呈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扩展,形式之一就是专业扩充成系,系整合成学院,一个学院裂变为多个学院,今天还是系主任,明天就自动升级为院长啦。

40多年来,几乎所有实力的院校都是这么干的,厦门大学自然也不例外,我在读的1978年全校就10个系,现在光是学院就有三、四十家,让我这个校园土著都看得眼花缭乱,隔行如隔山,眼前不少学院连学院的大名都看不大懂,可见活到老学到老有多么重要!

例如海洋系,可是我们厦大数一数二的理科王牌,早早就升级为“海洋与环境学院”,而后若干年,又整合成“海洋与地球学院”,额滴神啊,这似乎很容易造成人家的错觉,好像海洋不在地球上?

又比如社会系、人口研究所和人类学系组合成一个新的学院,取名“社会与人类学院”,这似乎重蹈“海洋与地球学院”给外人脚重头轻的疑似。我曾就此事与该院院长胡荣教授做过探讨,得知兄弟院校已有“社会与人类学院”的先例。我倒觉得这似胡荣兄身为社会学家的学术偏爱。

“海洋与地球”、“社会与人类”的并列可能会让外人觉得二者在轻重厚薄前后的关系上似乎有些言之不顺,您以为如何?

如果我告诉你厦门大学有一个学院的大名里居然有四个相同的“学”字,您会吃惊吗?它就是培养出陈景润院士和林群院士的数学系,如今该学科的钢印上赫然有四个“学”字——“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哇塞,哥德巴赫猜想?学院的院名可不是越长越给力,有时恰恰正相反,我取五字名——“厦大数学院”怎么样?字字珠玑,“大”与“学”双关,力透纸背!

名不顺,言难正,厦大发展的问题其实大多是国内高教的通病,挑挑国内教育鸡蛋里的骨头,我惊惊颤颤拿自己的母校小试牛刀……


厦门郑启五
自己创作的散文随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