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五加拿大散记之十七:鲜花盛开的村庄

文摘   2025-01-19 11:02   福建  

 我们的座车从世界着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向多伦多市区行进,一边是安大略湖那蓝绸一般的湖面,一边是平展展的葡萄园满眼的鹅黄与嫩绿。有一个葡萄园的前面居然竖起数十面国旗迎风飘扬,不会是联合国旗下的果酒公司的种植领地吧。

  

突然车驶入一条小街,并在街边停了下来,我想几乎所有旅行者的车都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来的。这是一条鲜花盛开的小街,一条特色店家云集的小街,服装店、食品店、眼镜店、工艺品店一家连着一家,温情脉脉。加拿大的主人告诉我们,这里的东西大都为过路的游客服务,价格贵上一筹,大家看看就好。

  

小村的街心除了花圃,还有一个古朴细瘦的钟楼,全然是一种银幕画面的感觉,或者说有点像一座电影城之类的格局。它有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还有一间老屋曾出版过第一张着名的报纸,所以它更应该是一个乡间的小镇,一个历史悠久的乡间小镇。它邻湖而建,静谧的湖畔白鸥翻飞,鸬鹚漫步,湖的对岸是美国的地盘,那里的石头砌成的古老哨所清晰可见。

这个小镇应该有个什么名字的,但我不想了解得那么确切,因为我在心里已经给它取了个浑名,叫“资本主义的老农村”。我看见樱花盛开的街心有个园林工人在作业,于是我也凑上前去,操起一把躺在地上的铁铲,请同事YI-LIN先生给我照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让我想起1972年在中国上映的一部很受欢迎的朝鲜黑白故事片《鲜花盛开的村庄》。


  我的思绪插上翅膀在紊乱的时空里飞来又飞去,飞到了厦门在环岛路,如果能把人家的这条街搬到我们的环岛路该有多好。我们厦门的观音山近来也新建的一条商业小街(我心里把它称为何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那里也是店家云集,也是邻水而建,尽管不是湖水却是更辽阔的海水,同样的蔚蓝,同样的水天一色。出国前我答应要给人家写一篇歌颂观音山的散文的,任务还没完成,人却跑到了加拿大来。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终究得回去老庙念完那篇歌颂的经文。

  在林立的高楼与金色的沙滩之间,观音山那一条街娇巧玲珑的建筑风格与观音山大气磅礴的楼宇集群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仿红砖绿瓦,像闽南南安侨乡的小镇,还是像安溪大坪高山上的商街,也许更像陈嘉庚先生在建国初年为我们厦门大学建造的国光楼居家小区?那么地温柔与谦和,那么柔情与温情,对街相距不过几米,喝一杯茶,扔一支烟,还是开门的一声朗朗的问候,都能把街对面的店家一把轻轻地搂进怀里……也许商家需要温情,再大的商业也是需要的,于是恢弘的观音山需要这样的优雅的商业小街来体现它的人性与人情,来展示它的智慧与细心。

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与加拿大这条功能有些相似的商业街一对比,落差就陡然形成。我以为:其实观音山商业街最后的成败与否,就在于有没有能力或魅力能让路过的旅行车们情不自禁地自动停下来,但说句不客气的话,目前人为的活动基本上属于消耗汽油、劳民伤财型的,真正有吸引力的恐怕要寄托在炎夏人造沙滩的海水浴场,本岛岸滩可供直接享受的海水大概就剩这片比较干净了……

  尽管把“主义”的标签贴在商业街道的建设上有点勉强,但既然人家都用了,咱们不这么说还有点失语或沟通困难的惶惶然。相形在加拿大见到的“资本主义的老农村”,可谓“百年磨一剑”,我们观音山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许多近似的地方,但急就之作,欠缺也是明显的,是的,必须承认,必须坦然而勇敢地承认,人家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还很多的,很多很多的,其实一条运作了100多天的观音山商业街向一条经营了100多年的加拿大的商业街学习是天经地义的,实在犯不着我在这里“必须”“必须”地哇哇乱叫.



但观音山商业一条街中的那株坚强而坚忍的老榕树是加拿大的地主所没有的,在凛冽的海风几百年的捶击下它都生生不息,可以预想的是在阳光明媚的新世纪里,它一定会枝繁叶茂生长得更加郁郁葱葱,成为链接五缘湾与会展中心一条璀璨的项链,但愿,但愿,我在厦门观音山的海边衷心祝愿,我在加拿大安大略湖畔衷心祝愿!  

厦门郑启五
自己创作的散文随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