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讲个故事哈,这个故事来自小说《一个人的朝圣》。
哈罗德的退休生活平平无奇,夫妻俩几乎无话可说,一个拆拆洗洗,一个修剪草坪,日子不是平淡,是沉寂。
一天,他收到一封信,是他20多年未联系的好友寄来的。住在疗养院的朋友身患癌症,已时日不多,这是一封告别信。
这个消息让他沉寂的生活撕出一个口子,一直心怀歉疚的他决心做点什么。一个在加油站工作的女孩儿启发了他,让他觉得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奇迹出现。
所以他给疗疗养院打了一通电话,让人转告好友,他会徒步去看她,并相信她一定会好起来的。
当他的双脚一前一后交替前行时,思维也因此变得活跃起来,好像有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的大门。
开车时一掠而过的世界,如今看来有很大的不同。无论看向哪儿,草地、花园、树和篱笆,都散发着藏不住的生机。
当年,他和朋友的友情正是在这一路一路的路过时逐渐建立的。
她是会计,他是销售。精明能干的她经常会被外派查账,因为公司司机被苛刻的老板解雇了,老实巴交的他就成了公司的临时派遣司机。
每次外出,她几乎都要带一点甜品,边吃边聊的他们,很放松地聊着他的家庭、孩子。慢慢地,她似乎成了他的一个家人。
他可以在车里说任何东西,因为他知道她会把这些话安全地存在脑海里,而且不会妄加评判,或者在以后提起来对付他。
她知道他是一个父母都不要的人,母亲在他10多岁时离家再也没有回来,而酗酒的父亲对他不管不问,只会带回来不同的阿姨。
16岁,父亲给他一件大衣,他被迫自立门户。
虽然他做了所有父亲没有完成的事——找到工作、娶妻生子、赡养家庭。但始终无法逃离自己的出身。
他一直讨好别人、胆小怕事、懦弱冷漠、总是努力做个隐形人。
成为父亲后,他不知道怎么爱自己的孩子,只会像父亲那样默然。
和妻子关系最差的时候,妻子这样对着他吼,“他整个小时候你几乎都没碰过他!”
哈罗德又想起儿子第一天上学的情景,小小的他靠着墙说:“我不想上学。”没有眼泪,也没有死死抓着爸爸的裤脚不放。
他低头看着儿子,虽然他想给儿子一切,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什么都没做。
他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恐惧,却不知道怎么办。后来他躲进车里,像平时一样开车上班去了。
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一直在漠视与逃避,后来儿子离世后,夫妻感情破灭,即使在一个屋檐下,也形如陌人。
是他的朋友目睹他,从一个滴酒不沾的人变得耽于酗酒。终于在他酩酊大醉闯了祸后,义无反顾地替他承担下罪责,离开了公司。
而他,却什么都没有做,直到朋友即将离世。
走吧,走着去疗养院,去见朋友最后一面。他决心以最虔诚的方式为朋友祈祷:徒步625英里到贝里克郡。
他坚信只要自己在朝圣路上,朋友奎妮就能活下去。
在这场朝圣中,他遇到了很多平凡又心存善念的人。有客店旅人,没有孩子的女人、临时医生……
是他们让哈罗德看见了平凡人中的普通与坚韧、遗憾与新生。他听着遇到的人的经历,也不断瓦解自己过往的痛苦。
他试着放下原生家庭的痛苦,理解妻子对他的怨恨,接受了儿子的离开,直面对朋友的愧疚。
他不再沉溺于过去的痛苦,而是珍惜当下,去改变还能改变的事情。
弘一法师曾说:
“一念执着,万般皆苦;一念放下,便是重生。”
此心安处是故乡,愿你我都能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