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蚕在结茧后7到15天便会开始尝试破茧而出。
有的蚕在挣扎过程中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会奋力冲破蚕茧的束缚,发生蜕变;而有的蚕挣扎了几次没没能冲破蚕茧,便以为茧房就是世界,最后窒息而亡。
只有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茧房,才能更客观地认清自己。
怎样才能突破认知呢?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John Flavell提出的元认知理论指出,对认知过程的自我觉察和调控能力,才是突破认知边界的关键。
1.主动学习。
研究表明,主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在50%~90%,而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仅在5%~30%。
如果不是为了通过某项考试的话,要想主动学习,大概率是因为我们遇到了某个困境,急需解决问题。
比如,有段时间我和青春期的女儿关系紧张,我想知道怎样做才能有和谐的亲子关系,慢慢学习才知道,一个家庭中,亲密关系重于亲子关系,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爸爸爱妈妈。
而亲密关系中,往往投射了一个人和自我的关系,所以,追根溯源,还是得先学会怎样“爱自己”。
所以,学起来吧。
就像老师的课前备课,因为马上就要输出,所以备课就是最高效的输入。
其实从备课到上课的过程,展示了高效学习的几个特征:
•以终为始,用输出倒逼输入,保持输出优先的原则。
•形成输入——输出闭环。
所以说啊~,我现在做的就是输出,通过写公众号内化自己的学习。
你,如果也想解决某个问题的话,一定要记得及时输出啊。输出方法可以是教给别人",也可以是向儿童、或者不同行业的人解释。
2.改变思维方式。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你看见的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
其实啊,我们的大脑会用一套固定程序来处理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记忆和认知做出反应。
要想升级我们的思维方式,就需要打破思维的固有模式,比如及时转念。
《菜根谭》中讲: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就像爱迪生说: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为我证明了这1200种材料都不适合做灯丝。
面对一个新问题,学习从“我可能做不到”,转换为“我可以试试”。
小的成功累积多了,就会强化出“我也可以”的信念,形成新的神经回路,得以强化。
3.在实践中不断复盘。
复盘原本是围棋术语,在对弈之后,棋手们通常会把对局重演一遍,从而发现自己的错误,理解对手的思路,改进自己的走法。
原美团旗舰业务负责人李婧怡说:
复盘是从自身过去的经历中学习,形成面向未来的能力,是把“经验”变成“能力”的过程。
(1)复盘的基点是目标。
目标是什么?实现了吗?因此明确复盘焦点。
(2)还原场景。
分清“事实”还是“判断”,“事实”是不带任何主观判断的描述,“判断”则带有主观归因和分析。
(3)分析得失。
做得好的地方,继续保留优化,做得不好的地方,改进重来。
(4)总结提炼。
提炼共识,并及时整理、归档,成为后续可以复用、学习的知识资产。
(5)再次验证。
认知的突破往往需要系统共振的时刻——当知识积累、思维弹性和实践验证形成协同效应后,认知茧房才会从束缚变成蜕变的能量。
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就像蚕始终相信破茧后的天空,那份对光明的笃定,终将化作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