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3:学习好好告别……

文摘   2025-01-28 14:06   山东  


龙年就要过去,蛇年即将来临,在这个特殊的节点,愿你能好好告别,重新出发……


弘一法师说:“面对那些无可奈何的失去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告别,认真地告别


《山茶文具店》中有关于“书信供养”的描写,我觉得那是一种好好告别的方式。


收件人不能自行处理的书信,或者虽然只是一张明信片,但因为是对方亲手所写,带着书写者的用心和耗费的时间。因此不忍心随便丢进垃圾桶。


但如果都保留下来,就会越积越多,最终不堪负荷。


于是请专业处理书信的人,在农历二月三日当天举行永久供养仪式,代替书信的主人供养这些信件,然后付之一炬。


好好告别,就相当于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正视这份失去,接纳它的存在。


也许你也有这样的体会,决定断舍离的时候,有一类物品,会处在“扔又舍不得扔,留着好像也用不到”的尴尬境地

可能是衣服,书或者是朋友送的礼物,该怎么办呢?

我喜欢的博主小猫倩倩是这么处理的,用一些专门的箱子来装它们,然后贴上“不常用物品”的标签。


每逢换季或者捯饬家居,把箱子里东西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过了一两年之后,她几乎都是毫不犹豫地会选择“不要了”。


“搁置”一段时间,就是给自己一个心理缓冲,让自己有时间去遵从内心的声音。


这种做法,和李松蔚老师提出的“在日历上画圈”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中,有两个求助者特别苦恼。


一个是两次考研都失败的28岁的姑娘,一方面她想再次考研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未来,另一方面因为家里穷,还有个读书的妹妹,觉得只考虑自己,又太自私了。


苦恼的她向李老师求助,在李老师建议下,她最终决定一年中拿出一天或一个星期完完全全只为自己活。


李老师说请把这一天的日期定下来,圈到日历本上,这样就不会错过。


另一个是已经40岁的犹豫到底要不要离婚的女人,她丈夫喜怒无常,让她无所适从,因为也曾有过很多美好,所以很难下决定。


李老师建议说,定一个下决心的日子,可以是生日、结婚纪念日或者是12月31日,定下日期之后,拿一支醒目的笔,在日历上的这一天画个圈。


这样它就可以一直提醒你,只要在那个定下的日子再下决心就好,其他时间,先好好生活。


软弱和犹豫都没有任何问题,下决心就是需要很长时间。很多痛苦,其实来源于“当下立刻马上做决策”。


就像小猫倩倩说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让你纠结想要“留下”的因素,权重可能会越来越低,而那些让你不舒服、想要离开的因素,则变得非常巨大,难以忍耐;或者一个更美好未来的前景,变得非常明亮、充满了吸引力。这个时候,再做决策,会变得非常轻松。 


真正的断舍离不是物理切割,而是心灵的和解。我们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好好告别:


1.设置“感恩火盆”。


就像玛雅人在冬至焚烧玉米神像,敦煌藏经洞的经卷封存,仪式创造出一个神圣时空,让情感完成能量转化。


在除夕夜设置"感恩火盆",将过去一年需要告别的物品或写满心事的纸条投入其中,看着青烟携带执念升腾消散。这不是毁灭,而是将记忆托付给更广阔的时空。


2.使用“时光胶囊”。


给每件犹豫物品附上日期标签,定期开启时你会发现,当初令你心跳的蕾丝裙,已在记忆风化中变成博物馆展品——我们终将与旧物平等对视。


3.制作“可能性月历”。


用不同颜色标注各类决策的沉思期(蓝色)、缓冲期(黄色)、决断日(红色)。当某天你发现红色标记不再让你心悸,答案已然在风中飘扬。


站在龙蛇交替的门槛,我们终将懂得:


那些需要郑重告别的,都是生命赠与的琥珀。不必急于撬开凝固的时光,只需在岁月流转中,让阳光慢慢渗透树脂,直到所有挣扎都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


正如荣格所说:“你不是要摆脱阴影,而是要让光照进黑暗。”真正的断舍离,终将带领我们走向更丰盛的完整。

我思自在
🌿生活随性记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