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浙江省推进生态碳汇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专题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试点探路。省自然资源厅通过国家试点建设,探索建立了生态系统碳汇调查评估技术体系、指示性物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和生物多样性融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应用模式,并在绍兴市上虞区完成了试点验证,助力全国首个县级层面碳汇核算使用管理办法《上虞区生态系统存量碳汇核算及使用管理办法》出台。2024年6月25日,绍兴市上虞区首笔存量碳汇交易签约,这是该区探索存量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的成功一例,打通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的转化通道。
过去一年,浙江省紧紧围绕“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和自适应的智慧规划”目标,夯实国土空间规划及实施监督数据基础和技术积累,在宁波开展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试点。立足城市建设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需求,围绕总规、专规、详规分级分类分区开展规划实施监测,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各时期、各阶段、各专题的目标、指标对比,探索了调查监测技术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协同融合路径,梳理了监测的对象、内容、频次。对违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行为和城市空间形态偏离规划倾向,及时发现偏差及其问题,相关成果已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的重要基础,为不断完善城市级规划监测各项政策制度提供智力支撑和有效建议。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是自然资源管理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为走好这“一公里”,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和各试点地区不断打通“经络”——建立与自然资源管理业务高效协同的机制,使调查监测工作更好服务日常管理。
杭州市、嘉善县、义乌市、舟山市普陀区就日常变更的难点堵点,进一步完善了部门协同的日常变更流程,构建了“7+6+5”开放式标准化数据模板,建立起快速分析评价机制;德清县、临海市针对业务协同,系统梳理了各条线、各层级的协同职责,探索出“三色预警”机制、驻基层调查员制度;绍兴市、柯桥区从问题角度出发,探索建立了国土调查与林草湿调查、水域调查“一调多用”的技术流程和联动调查技术保障机制等。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应用领域广泛,需求多样,潜在价值巨大。如何充分发挥调查监测成果应用价值一直是一大“堵点”。
针对如何将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数据用起来的问题,通过省级试点研究,嘉兴市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实施和专项规划应用需求,创建了“1”套综合评价指标和“X”项专题分析的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成果分析评价应用模式;舟山市、镇海区在结合地方特色和需求的基础上,补充优化了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数据要素,开展了针对社区生活圈建设等的成效评估。通过试点,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成果在区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专项规划编制和研究、城市体检等方面得到了有效应用。
在利用调查监测成果进行分析评价方面,宁波、丽水、上虞、遂昌、安吉等多地发挥区域优势,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自然资源空间发展潜力、生态系统质量评价、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等方向创新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分析评价应用研究,相关成果为自然资源管理、政府重大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提升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在上述试点完成的基础上,我省正在积极推进3个国家特色资源调查试点及9个第二批省级调查监测体系构建试点,并拟将杭州市临平区基于“电子界桩+”的自然资源监测应用试点和德清县自然资源统一调查技术试点申请列入第三批国家试点,进一步推动调查监测工作创新及实践。
新的一年,浙江将进一步对标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职责使命,结合地区实际,继续做好国家试点优化和省级试点深化工作,不断完善和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制度体系建设,为全国提供更多浙江样本、浙江经验。
来源:厅调查处、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