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产业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政务   2025-01-07 15:42   浙江  

国土空间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2024年8月,自然资源部《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实施建设用地整理,有序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因此,通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已成为当前土地综合整治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制约浙江产业提质升级的用地约束日益趋紧,如何更好借助“土地综合整治+产业升级”的创新模式,推进存量空间合理挖潜、产业空间科学布局、配套设施全面提升,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布局,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做好土地综合整治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命题。

产业升级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全新挑战

产业发展空间和指标保障不足,产业导入困难。一方面,产业发展缺少立足全域的规划统筹。首先,以往的空间规划仅聚焦于国土空间和要素自身存在的问题,缺乏对相关部门产业发展需求或产业谋划的统筹考虑;其次,全面的详细规划编制进度滞后、整体周期偏长,规划难以在区域内及时发挥应有作用,导致产业项目缺乏土地指标和相关配套设施支撑;再次,空间规划特别是村庄规划的编制,往往忽视基层尤其是村级经济发展需求,使产业空间得不到有效保障。

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产业用地指标供不应求现象日益凸显,用地成本不断攀升。长期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大多被用于城镇和工业项目,指标供给不足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制约。为此,2023年,自然资源部提出各地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地从哪里来”已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土地分布零散供需失衡,产业融合发展支撑薄弱。一是产业用地破碎化。产业用地在空间及权属关系上被分割得较为细碎,形成地块分散、权属复杂的基本形态,难以保障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落地,增加了企业协作成本,从而阻碍区域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是产业用地低效化。浙江目前仍有不少低效工业用地,且平均容积率不高,资源利用粗放低效,并且与居住点混杂,阻碍着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产业融合层次低,乡村多元价值挖掘不够。一方面,产业融合发展通常涉及多种业态,需依赖集中连片、用途复合的优质土地,但现有土地资源在产权归属和空间布局方面的分散性难以满足融合型产业的规模化和集聚化需求,从而弱化了产业链的延伸与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多为农产品初加工、乡村旅游等形式的简单叠加,多停留在碎片化、低端化的“物理融合”,未能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和功能链拓展上实现深度融合,难以形成高附加值产业形态,乡村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
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完善,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一是多元主体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阻碍了土地再开发的进程。存量建设用地在转让或用途变更过程中,存在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尚未健全、相关主体的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导致原产权人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二是部门协同机制薄弱,部门执行力受限。横向部门间缺乏统一规划与分工标准,使得资源整合与政策对接存在障碍;纵向体系中上级政策支持与基层执行需求匹配度不足,导致地方执行能力受限。跨部门、跨层级协同机制的薄弱,导致整治效能与利益联结难以优化,影响土地整治对产业升级的资源保障与要素协同。
三是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弱势地区产业发展动力不足。部分重点生态功能区存在严重资源约束,而绿色产业前期投入大且回报周期长,同时农村产业发展存在准入类型、用地保障、资金保障等诸多限制。

浙江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产业升级”的实践逻辑

加强“规划引领”,产业布局塑“形态”。浙江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引领,统筹协调特色产业格局,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集成多维空间治理,推动产业蓝图落地。

一是构建多层次规划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浙江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内,按照“县级规划优体系、乡镇规划定边界、村庄规划落布局、乡村设计美形态”的要求,形成乡村地区规划体系,并以规划体系为抓手,协调各级各类产业项目,科学配套相关设施,统筹用地布局,落实空间保障。
二是合理制定整治方案,以多要素治理保障产业发展,通过统筹推进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人居环境整治、低效工业用地腾退后再使用等,不断优化农用地和村庄布局,节余空间支撑城镇、产业发展,破解土地要素与生产力布局错配的困局。
实施“腾笼换鸟”,产业集聚强“时态”。浙江坚持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以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因地制宜腾退“低小散”,引进“高质量”,探索推动新旧产业有序更替,推进项目向园区内聚集和产业结构优化蝶变。
一是清退低效资源,奠定优化基础,通过整治“两高”企业、“低散乱污”工业集聚点、亩均效益低下的企业及停产僵尸企业,依法回收闲置厂房和用地,为资源重新配置腾出发展空间。
二是严格准入管理,强化产业导向,以投资强度、节能环保指标、亩均税收等为准入标准,确保腾退资源优先用于优质企业和高质量项目,避免低端产能简单平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三是强化产业园区运营,推动能级提升,通过改造提升、兼并重组和入园发展等方式整合腾退资源,建设高质量小微企业园和现代产业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引入专业化管理机构和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园区管理水平,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产业整体能级跃升。
推进“空间换地”,产业延链筑“业态”。浙江通过创新“空间换地”模式,各地探索推动土地资源集中利用、复合利用、立体利用,推动产业更新升级。
一是零散资源的联合开发与集中利用。村级留用地的联合开发是空间换地模式的重要实践,通过多村合作整合零散资源,可提高土地利用规模和容积率。
二是废弃空间再利用。浙江利用废弃矿地等低效空间发展了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推动传统低效产业向高科技、环保型产业转型。
三是空间跨域整合与立体利用。“工业上楼”模式将企业生产活动转移至高层厂房,提升了单位土地的容积率和利用效率,助力现代制造业发展。同时,通过地下空间的开发(如“全地埋式+上盖厂房”的模式)探出土地复合利用的新路径,促进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深化“飞地入园”,产业转移共“富态”。浙江通过空间跨域集约、产业要素集约和政策供给集约,探索不同形式的“飞地入园”,实现产业共建、园区共建、资源互补、区域共富。
一是以“消薄飞地”带动共同富裕,即由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中资金、土地等资源配置到结对发达地区,依托成熟的开发区、园区,联合建设可持续发展项目,获取固定收益。
二是以“产业飞地”培育内生动能,即允许土地综合整治产生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保障产业飞地用地指标;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土地,超额完成处置任务的部分给予用地指标奖励。
三是以“生态补偿飞地”守护绿水青山,即针对在产业门类和发展规模等方面受到制约的生态功能县,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支撑在发达地区设置产业飞地,帮助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协助生态功能县形成“有地、有楼、有产、有税、有保障”的异地发展新格局。

浙江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产业升级”的典型经验

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多产业融合。浙江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多元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规模化经营和种养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附加值,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奠定基础。如,丽水市松阳县望松街道将区内建设布局散乱、土地利用低效等问题作为整治主攻方向,通过“三治一提升”拆除村内老屋56宗、不协调和违法建筑26处,腾出建设用地约13.4亩,并结合域内众多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衍生开发出状元笋、状元鸡、状元酒等系列生态产品,不断延伸农副产业链条。

强化制造业集群与产业链优化。浙江依托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在土地综合整治中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行动,聚焦行业龙头企业和上下游关键环节,通过“精准招商”引导优势产业项目落地,实现就业带动和产业链完善,提升区域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整体产业链的稳定性。如,台州市温岭市结合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工业上楼”模式,推进建设用地化零为整,全面推动企业入园区、生产进厂房、职工住宿舍,以规模集聚、专业管理提升产业效益,新建园区容积率从0.8提升到2.0,为鞋业强链补链额外提供用地1100亩以上,已形成发展态势良好的优质鞋业群。
促进数字化赋能与服务业升级。浙江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引导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等传统服务业与农业和制造业实现跨界融合,探索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新模式,推动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如,金华市武义县桐琴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立足资源禀赋,结合产业图谱,盘活利用存量资源资产,累计腾退不符合绿色智造园产业定位、低效益低产出的企业18家,规模达107亩,变“废地”为“宝地”,打造复合型城镇人才空间,为高精尖企业入驻腾出空间。

深化“土地综合整治+产业升级”模式的政策建议

2018年以来,浙江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实践,探索了一条产业转型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应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聚焦项目落实、产业落地、合作落细,持续强化用地空间布局优化和新质生产力打造,支撑浙江实现“资金—人口—土地—产业”要素耦合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以“多规合一”为关键抓手,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面对产业项目落地面临的指标少、融合难等困境,笔者建议,一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明确乡村产业空间发展的目标、规模、类型,统筹各级各部门产业发展需求,按照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等要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二是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零散、低效建设用地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权属调整,整合土地资源,为保障产业发展提供指标支撑。
以“三链同构”为根本指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产业振兴面临的低端化、碎片化等现状问题,笔者建议,一是以土地综合整治为驱动平台,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和总结适合本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
二是以乡村产业平台载体建设为抓手,通过示范带动农村产业全链条延伸,打造地域特色鲜明、业态类型丰富、创新创业活跃的乡村产业发展高地。
三是将效益和竞争力作为检验农村产业融合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融合发展助力工作提质增效。
以“三个合作”为核心驱动,促进各方力量协同。针对产业发展动力问题,笔者建议,进一步强化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强化政府和企业合作,鼓励地方运用国企平台融资,筹集和保障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将整治区内公益性项目和关联性较强、可形成经营性现金流的产业项目整体打包,“肥瘦搭配”统筹实施,并给予金融支持,一体化模式推进“融资+建设+运营”,以政银企合作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二是推动企业和农民合作,以促进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一体化经营组织联盟,采取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模式,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加强地区间紧密联系合作,因地制宜谋划实施“飞地经济”,完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县调剂政策,支持指标调出地在高能级产业平台(指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和强带动性的产业平台或产业集聚区)建立“产业飞地”,以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富裕。


全文敬请阅读2024年《中国土地》第12期



浙江自然资源
浙江自然资源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