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9时,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杭州隆重开幕。潮新闻记者 魏志阳 倪雁强 摄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浙江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充分展示了“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的使命担当。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4.3%、6.1%,十方面民生实事圆满完成。
(一)系统落实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大力推进“两重”建设,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216个“两重”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创造性开展“两新”工作,完成工业设备更新14.2万台(套)、电梯更新10025台,预计家电、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24%、35%。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新增专项债券额度3279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233亿元,301个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推动金融、货币、财政等增量政策落地见效。优化实施“8+4”经济政策体系,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23.6亿元,新增建设用地32.8万亩,保障重大项目用能指标1600万吨标准煤;为经营主体减负超3000亿元。
(二)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提振内需取得积极进展。加快推进“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建设,1299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4万亿元、投资完成率129.6%;微腔电子纸显示器件、镜岭水库等项目开工建设,芯联集成三期、纽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加快建设,杭温高铁、沪苏湖高铁、嘉兴斯达微电子芯片等项目建成投用。积极扩大制造业投资,734个制造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831亿元、投资完成率119.7%。全力促进消费回暖,开展“浙里来消费”“浙夜好生活”等系列活动2000余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左右。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
(三)推动工业稳健运行、结构优化,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加快培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总数达到8个,“415X”集群规上制造业营收9万亿元左右,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左右,全省历史经典产业营收规模预计超1400亿元。巩固提升数字经济优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
(五)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不断增强。培优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获批建设,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获批实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正式获批,梅山港区全面建成投用,宁波舟山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4%、11.3%,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提升到全球第8;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建设,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开行2619列、增长10%。全力以赴稳外贸优外资,货物贸易出口达3.9万亿元、增长9.5%,占全国份额提高到15.3%,服务贸易、数字贸易预计分别增长24.5%、10%;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达2141.3亿元、增长19.1%;实际使用外资预计152.7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外资占比45%左右。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成功轮值举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推动居民服务“一卡通”等10件实事落地见效。
(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民营经济金名片进一步擦亮。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完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持续改进提升“最多跑一次”“办不成事兜底窗口”等做法。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五张榜单浙江上榜数均居全国第一,首次实现大满贯。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全省经营主体达1095.2万户、增长5.9%,其中企业380.8万户;新增“雄鹰”企业50家、上市公司23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98家。
(七)着力缩小“三大差距”,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持续推动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争取共同富裕领域国家改革试点7项,10项示范区典型经验获国家发文推广。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和美乡村覆盖率达51.7%,粮食播种面积1570.5万亩、总产130亿斤;开展舟山、淳安、龙游、景宁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推广安吉经验、支持青年入乡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83左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县城人口占县域人口比重达62.1%,山区海岛县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稳步缩小收入差距,城镇新增就业118.3万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
(八)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8家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推动文旅融合提质增效,《黑神话:悟空》、越剧《新龙门客栈》成为现象级“爆款”产品,全域旅游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8.5%、9.5%。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12部浙产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兰亭奖”“中国美术奖”“山花奖”“荷花奖”获奖数全国第一,浙江健儿在巴黎奥运会、残奥会上获得奖牌数创历届之最。
(九)加快建设高水平生态省,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设区市PM2.5平均浓度稳步改善,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98.7%。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新增电力装机2200万千瓦,全省工商业平均电价下降1分/千瓦时。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45%,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9%。
(十)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推进社保提质扩面,稳步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全力办好教育事业,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平入学,首次实施中考全省统一命题。优化医疗健康服务,“浙医互认”高频检查检验项目覆盖率达90%,省内异地结算定点医院开通率达100%。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全省推广老年助餐和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1万套(间),实施城中村改造3.6万户。
二、2025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扣“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等重大使命,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扎实推进“十项重大工程”,促进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努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一)发挥政策引导保障支撑作用,最大程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加快落实中央一揽子经济政策。持续做好“两重”、“两新”、专项债等项目谋划储备和对接争取工作,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力争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份额占全国比重稳中有升。
迭代完善“8+4”经济政策体系。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42.8亿元,供应建设用地35万亩以上。加大助企惠企力度,为经营主体减负2500亿元以上。促进政府投资基金创新发展,引领撬动市场化基金,壮大耐心资本。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和“凤凰行动”计划,确保融资总量合理充裕。
(二)提振和扩大消费,切实增强消费促发展基础性作用
促进消费扩量提质。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培育壮大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会展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提升商圈经济、夜间经济的规模和效益,打造更多精品项目、爆款IP。扩大生活性服务消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推动入境游加快复苏,全面提升境外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便利度。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持续推进汽车、手机、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医疗设备、电梯等设备更新,优化政策设计、补贴程序、兑付方式,扩大政策受益面。
(三)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
切实做好“两重”项目谋划推进。加快已开工“两重”项目建设进度,迭代完善“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的项目库。强化项目服务保障,推动新建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安排重大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以上。推动温福高铁、衢州先导智能、追觅机器人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通苏嘉甬铁路、富芯集成电路一期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台州清陶锂电池、丽水机场等项目建成投运。
(四)以创新浙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深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的文章。强力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双一流196”工程和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统筹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年研发投入强度达3.3%左右,实施重大科技项目400个以上,新引进顶尖人才40名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人。
做深做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文章。推动以企业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415X”集群规上制造业营收突破9.5万亿元,新增“雄鹰”企业2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业重点技改项目5000项以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5%。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争创新一轮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适度超前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有序实施大模型、数据、算力基础性工程。
(五)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
提升平台能级。坚持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高标准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构建多层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推进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探索建设数字贸易港,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优化提升开发区、高新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功能。
建强开放枢纽。强化“四港”联动发展,深入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六横佛渡千万级集装箱泊位群,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重大集疏运工程,力争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箱。加速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创新班列市场化运营模式,力争全年开行2500列以上。推进民航强省建设,建成辐射全球的嘉兴航空物流机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创新外贸模式。深入打好“稳拓调优”组合拳,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绿色贸易和数字贸易,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全年货物贸易出口占全国份额保持基本稳定。
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轨道上的长三角”、数字长三角等重点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
(七)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各位代表!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强化“六干”导向,全面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强化政治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政绩观,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把政府“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的事”。勇于担当作为,以长期主义者的坚定干好难而正确的事,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上,做到说了就干、定了就办、办就办好。坚持依法行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开展工作,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政府立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效能,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促进政府高效履职;持续为基层赋能授权、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促发展、保平安。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公务视频“泛化使用”等新型形式主义,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让廉洁从政、干净干事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