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第八季最新一期里,许知远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展开对话,这个凭借《县中的孩子》一书走红网络的北大副教授,为大众打开了一扇观察和探讨教育的新窗口。
节目里,面对一位学生“国内教育是否真的太卷了?”的直白提问,林小英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这个简短有力的回应,背后是无数个被题海淹没的日日夜夜,道出了无数学生、家长,乃至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当前的教育系统是极度“内卷”的。孩子和家长为了更高的分数而不断投入精力,结果却是越来越多人疲惫不堪,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无意义的竞争之中。高考的巨大压力让无数孩子从小就进入了备考模式,课外补习、不断刷题,似乎一切的努力都指向唯一的目标——考上好大学。
林小英说:“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这句话犹如当头棒喝,让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
我们是不是把孩子们的教育、人生都过于局限在“谋生”上了?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的整个人生做准备,让他们在未来成为能够感知世界、享受生活、拥有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个体。但我们限制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还剥夺了他们感受生活、享受人生的权利。
基础教育有两个核心使命:基础性和预备性。基础性是指教育要为孩子们的人生奠定广泛的基础,不仅仅是学术知识,还包括生活技能、审美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等。这部分往往在现行的教育系统中被忽略。
林教授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人吃饱了穿暖了,重要的能力其实是‘玩’。”她说,“会玩”不仅是消遣,更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比如,给你三天没有手机,你会玩泥巴吗?你知道如何独处吗?这些能力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预备性,不仅仅是为升学做准备,更应该为孩子们的整个人生和未来职业做预备。可遗憾的是,当前的教育系统几乎只专注于升学导向。她提到,初中毕业时,很多孩子就因为中考分流被“甩出去”——这些孩子在系统里被认为不适合继续读书,从而进入职校或直接步入社会。而我们的教育体制并没有为这些“甩出去”的孩子提供任何实质的职业技能训练和社会融入的帮助,导致他们在十几岁就背上了“失败者”的标签。
教育系统的这种“甩人”现象让许多家长感到无力。我们看到,孩子一旦走上这条“非升学”的路,就很难回头,而社会的支持系统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选择和机会。林教授特别强调,我们的教育体制必须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多元的出口,而不是一味把他们推向高考这条独木桥。否则,太多鲜活的生命会过早凋谢,太多潜力无限的孩子会因为适应不了现行的应试体系而被埋没。
现在的教育太过单一化,过分追求分数和升学结果,这不仅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还造成了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很多家长每天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焦虑不已,却忽视了孩子的其他成长需求。而那些被“甩出去”的孩子,其实并不是没有潜力,而是现有的教育体系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支持。
林教授还提到了她自己成长的故事,这段经历让人印象深刻。她分享了童年时被老师不公平对待的两段经历,这些伤害促使她不断思考教育系统的缺陷,并最终走上了批判和反思的道路。她认为,正是这些痛苦经历让她开始关注教育背后的不公与不平,促使她去探究怎样的教育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尊重和公平的机会。
林教授的这些观点无疑引发了许多家长的共鸣。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焦虑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仅仅是为了升学和高薪工作吗?还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热爱生活的能力?
如果你对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或者正在为应试压力发愁,这期节目一定能为你带来新的启发。希望我们都能跳出“内卷”的怪圈,真正为孩子们的未来思考,培养他们成为拥有独立人格和丰富生命体验的个体。
《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林小英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景
本书描述了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县域内乏力或奋进的学校、种瓜或得豆的课堂、踏实或游移的教师、在幻想或现实中长大的学生、对孩子教育过度操心或无能为力的家长、在正事和杂事中疲于奔命的校长、紧密交织的政校关系、国家教化权力和市场选择驱动之间的城乡关系……作者用纪录片式的分镜头细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了中国“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及其后果,详解县域教育何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成为一个问题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