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如何建设出“特色”?全国知名工作室主持人这样做丨案例集

教育   2024-10-22 07:04   重庆  


来源:河南班主任

多年来,我们工作室聚焦“班主任工作基本素养”核心主题,以“做—听—说—读—写”为专业发展路径,线上与线下研修相结合,“阶段性主题研修”和“常态化自主实践”相结合,建设研究型成长共同体,探索信息化时代下工作室建设新模式。




以“成员发展”为宗旨,激活团队内生力


时下,各级各类班主任专题培训和研修不可谓不丰富。而名班主任工作室研修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应该在哪里?这是每一位工作室主持人都在考虑并需要厘清的底层逻辑。


我认为:工作室(坊)研修最大的特色在于凝聚了一群有自我成长意识的班主任伙伴,工作室研修具有“人员相对稳定性、时间相对持续性以及主题相对聚焦性”等独特优势,因此工作室更有可能成为“名班主任孵化器”,工作室建设更具备“研究型成长共同体”的优势“基因”。


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已经完整走过了三轮,各级工作室建设方案和考核机制也很完备。各工作室在硬件建设和人员配备等基础性工作要求相对统一的情况下,如何确立独具特色的本工作室研修文化和研修方式?这是作为一名主持人理应梳理清楚的问题。



9年来,我们工作室圆满带完三届学员,尽管在工作室建设总目标上始终秉承“科研立室,建设研究型成长共同体”的价值定位,但每届的研修方式及主题,会根据每届人员结构特点和成长需求,进行针对性规划布局,聚合所需外部资源,激活学员个体内生力及团队共生力,在共学互学中日渐形成成长共同体。



以下以本工作室三届成员结构特点,制定的不同研修目标为例:


  • 第一届成员人均年龄35岁左右,均为经验丰富的中青年班主任,研修重点确定为带领学员从“事务经验型”向“智慧型育人”维度转变思想,创新做法,实现了成员的自我“更新与迭代”;


  • 第二届工作室学员则重点是青年骨干班主任群体,人均年龄不到30周岁,针对青年骨干所面临的如何实现“带班育人能力与学科教学水平”的双发展需求,侧重“学科教学与班级建设的综合融通”主题研修;



  • 第三届学员结构则更为丰富和复合,其中深圳本市的市、区工作室主持人和联谊帮扶地区(河源、汕头和汕尾)三地的青年班主任各占1/2,另有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学员。研修方向则侧重“班主任工作内容的系统性和工作方法的灵活性”两个核心维度,设计结构化系统研修内容,同时发挥工作室内部差异化人力资源特点,开展小组合作性研修,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这种“量身定制”式研修效果明显,我们工作室历届团队凝聚力和学员成长力有目共睹。


据不完全统计,本工作室在8年建设中,先后培养了15名区级工作室主持人、11名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和1名省级工作室主持人,被坊间戏称为“工作室主持人黄埔军校”。


工作室公开正式出版集体成果两部,发表文章120余篇,各级各类获奖数百项,更值得关注的是历届工作室团队成员的专业成长及辐射在广东省内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力和传播力。



以“常规融通”为突破,提升思维品质力


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能力高低最终体现在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上,蕴含在班主任日常班级建设工作中所体现出的带班育人的价值理念之中。


以广东省新一轮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周期为例:


因工作室团队中青年班主任居多,各自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初显特色,但在专业发展上尚需要进一步清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结构和系统性的实践策略。这是团队成员的当下发展需求,也是优秀班主任朝向卓越班主任发展的瓶颈区。


我们工作室在广东省新一轮名班主任工作室周期建设目标锁定在“提升班主任思维品质”这一更高维的要求上。通过系列活动引领团队成员立足班级实践,将日常琐细工作放在学校、区域发展乃至于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局性思考和整体规划、提升专业智慧。


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一方面,顶层设计体现多维布局。


工作室通过“宏观架构”工作室整体规划,再从“微观切入”,分解年度研修目标,并根据成员基础层级,以“私人定制式”分层指导思路,建立系统的工作室研修闭环流程。



另一方面,研修内容体现整体结构意识。


从省工作室建立之初(2021年)的“优秀班集体样态”指标研究,到为期一年十期不同工作主题深度研修,引领全体学员每月聚焦班主任具体工作的一个不同维度深度学习、思考和总结反思。


再者,研修活动重视全员全方位参与。


依据工作室发展规划,以时间轴、主题式、递进性开展日常研修和反思,将“成事”和“立人”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组织“个人发展规划”和“新学期班集体建设规划”制定及“教育冲突案例写作”“品牌班级建设”等内部阶段性深度研修主题推进,促进全体成员在“个人发展、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等方面强化全局性思维;在品牌班级建设过程中提升综合融通性思维;在促进自我反思的成果转化中修炼成长型思维,不断自我打磨,促进专业素养“迭代”升级,提炼教育主张,提升精神境界。


工作室重视成员成果提炼,创造上台展示机会,是促进成员发展的有效方式。


2023年5月18日至21日,我们工作室为期4天的工作室成果汇报的圆满召开就是明证。工作室4整天成果汇报和专题研讨,呈现4个完全不同维度的主题模块,既是三年来工作室团队内部各阶段研修主题展示,也是各位成员在三年学习中的成果汇报。


15名(含两位优秀的网络学员代表)入室学员全部在大会上进行了成果发布,5位深圳市入市学员(均是深圳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分别独立承担了为期半天(或一天)的研修现场,辐射本校、本区及省内外同行近万人次,充分展示了本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上“以终为始”的研修特色也是我们工作室一直推崇的工作室研修实效性策略。每个学期都会聚焦一个主题,举办一次大型展示活动,以展示活动促进日常研修的主动性和专业性。仅以上述活动为例:


连续4天的高规格现场研修、同时面向全国线上开放,从活动主题设计、话题研磨,到活动筹备的方方面面的活动细节,十几篇高质量推文和各种对接、善后工作,均是工作室成员、学员协同完成。每个人在台上是成果汇报者,台下又是活动事务参与或设计者。尽管辛苦,过程不易,但团队聚心合力,都在努力尽善尽美中,锻炼了综合沟通和协作能力,也体现了每位学员的担当意识和开创性工作能力。



以“成果提炼”为抓手,修炼反思重构力



近年来,班主任面临着种种新考验和新挑战,压力更大任务更重。如何让团队伙伴不囿于繁杂事务能同时保持一份自我精进、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定力?我们工作室锚定成员的“成果转化力”锻炼和提升。


根据不同研修阶段和主题,开展形式丰富的“个人单篇写作—小组主题写作—团队整本书写作”等方式,促进学员将学习—实践—思考—重构等结合起来,将碎片化经验逐步朝向体系性教育理念转变。



成果转化力训练同样离不开科学布局。以本工作室两本团队成果主题方向为例:


2018-2020年,我带着全体成员开展了“常规工作微创新”系列研讨,遵循“班级特色活动序列化—学科专题活动融通化—校级常规活动班本化”教育思路,带领成员对班主任如何在创造性开展各类常规活动中,形成班级活动品牌和个人带班育人特色。



2021-2023年,省工作室建设周期中重视一个个主题聚焦性研修读写做,侧重围绕“班级日常教育突发事件案例”写作研修,促进学员从“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生生关系—偶发事件”等4个维度开展持续性研修和写作。


管中窥豹。以上写作主题所呈现出的工作室集体成果内容的体系化结构、各模块之间的互补周延性以及团队成员承担主题内部小专题所对应的系列化要求,可以看出本工作室成果并非一个个毫无内在关联的案例或活动,而是基于框架性思维设计下的体系化写作。



每本书的核心主题就是本工作室阶段性研究方向,每个模块即为团队阶段性研究小课题,每个成员在工作室宏观架构中,参与模块小课题研究,在“实践反思—总结重建—写作提升”中积淀教育成果,提升教育智慧。


带领团队进行体系化写作,实现工作室阶段性研修体现“点—面—体”结构性研修特色,对主持人及核心成员的要求更高,所承担的指导责任和难度更大。


研修中采取项目式研修范式,邀请骨干学员担任项目负责人,进行阶梯式递进性研修和写作实践。即主持人先带领主题负责人打磨框架和写作体例,提前撰写“下水文”,邀请工作室导师和编辑诊断指导,达成共识;再各自领衔,带领小组主题性打磨,一对一指导引领,提升团队战斗力和执行力。



综上所述,我们工作室重视写作,但不唯写而写,是基于学员成果转化力而开展的“能力升维”修炼;同时将写作纳入工作室研修的一项基本素养训练渗透于日常研修之中,通过主题研修式写作与日常专题研修相结合;通过开展项目式研修为抓手,提升学员在深耕班级时有更强烈的综合融通思维的基础下,从“策划—实施—总结反思”几个维度日常写作,提升团队成员的反思重构力。


“人始终是一个未完成的存在,并且只有通过经常的学习才能完善自己。”9年的工作室研修历程,笔者对主持人角色定位也产生了一些思考:在工作室建设过程中,主持人如何处理好组织团队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平衡协调也很重要。毕竟工作室日常研修有很多具体事务和对外联系。有些事务成员可以分担,而有些联结只能是主持人亲历亲为。


就我个人而言,和三届工作室团队伙伴相伴研修,也成就了另一个“我”。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反思作为工作室主持人的能力素养和责任担当。笔者认为:对于主持人而言,工作室不仅是责任,对自身而言更是一个新的成长平台;主持人不仅是“领航人”,在带领成员们研究班主任工作、进步成长的同时,也是反观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9年来,工作室始终秉承“研究性成长共同体”定位,笔者始终和团队成员一起,秉承“基于常规而又超越于常规”的工作作风,既立足班级现场,又努力超越日常“一地鸡毛”琐事纷扰,修炼成长型思维,迎接“学生成长、班级建设和自我提升”过程中的各种挑战,自我观照、相互勉励、共同成长。


9年实践,我对工作室研修定位也日渐有了新的思考。


作为主持人,要始终带着“勇者不惧”的决心和勇气,不断精进,共同修炼“仁者不忧”的平和、积极、高远的精神气象,带领团队在不断自我超越中远离“职业倦怠”,努力保持着一份蓬勃而丰盈的成长状态,一起享受着教育的幸福感和尊严感,应为工作室建设的精神追求。


工作室团队不仅仅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和成长共同体,还应是一个精神共同体,在研修中共同修炼高远的精神气象,专业发展才能更稳健、有内在发展的力量。




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美好的班级生活

第三届“与美好班级同行”班主任主题峰会

即将于11月初温暖启幕,

欢迎您参加!

智识教育研究院
智识教育研究院是一家专注教师线上线下一体培训的机构,为区域、K-12学校提供分层分类的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