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只福寿螺可含6000条寄生虫#的热搜,我不禁后背发凉,虽然我嫌麻烦从不吃螺蛳,但是这可是土豆妈和土豆的最爱之一啊!就在不久前,我们刚和朋友去一家知名的连锁店吃了一顿海鲜,就点有螺肉,结果吃完当天,朋友就说肠胃不舒服。好在后期只有她一个人出现这些问题,很可能是跟她自己吃的其他食物相关。但是看到热搜后,我还是不免联想到,也许是螺肉引起的。我还顺藤摸瓜看到了很多关于福寿螺危害的新闻,吃了之后不仅是肠胃不适拉肚子这么简单,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危害生命,但是一问身边的人,特别是最爱吃螺的土豆妈,居然都毫不知情。作为一个资深吃货,我觉得我有义务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下福寿螺,认清福寿螺,避免因为误食而生病。特别是一到夏天,吃虾、嗦螺、烧烤是很多人的夜宵三件套,各种海鲜店、烧烤摊、串串店、大排档都有可能埋着危险的炸弹,一连串新闻让人心惊胆战。螺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种类繁多,大部分都肉质紧实、口感鲜美,是一类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水产品,福寿螺也是其中的一员。
但是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1980年左右才被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真的是一生爱吃的中国人,没有什么物种能逃得过中国人的餐桌。一开始,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被作为特殊养殖对象快速在国内推广,但是后来因为风味不佳,人们很快就对它失去兴趣,放弃养殖,福寿螺就这样变成了餐饮界的弃儿。被遗弃野外的福寿螺,不挑水域,也不挑地域,很快就适应了中国的本土环境,同时因为失去原有天敌的制约,开始大量繁衍蔓延,扩大家族势力。研究发现,1只福寿螺一年可产卵20-40次,每次产卵200-600粒,年产卵量可达3-5万粒。它们不仅和本地物种竞争环境资源,还喜食水稻等水生农作物,严重危害当地生态环境,所以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彻底成了“反面角色”。而且,很多福寿螺体内携带大量致病的寄生虫,专家通过研究发现,一只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可达6000多条,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广州管圆线虫。如果误食引发寄生虫感染,轻则头痛、发热、呕吐,严重还会进入大脑,破坏神经组织,导致痴呆甚至死亡。另外,如果福寿螺生长在污染严重的水体中,体内还可能有铅、镉、汞等重金属,吃了还可能导致重金属中毒。所以近年来,很多地方疾控部门都呼吁,建议不要吃福寿螺,如果非要吃,一定要煮熟煮透。但是充分煮熟的福寿螺会影响口感,变得跟橡胶一样难嚼又难吃。看到这里你一定疑惑,这么危险且口感味道不佳的生物,难道非吃不可吗?当然不是,其实我们很多人会吃到福寿螺,并不是主动选择,而是黑心商贩“一手安排”。就像这次被曝光的福寿螺,因为长得像我们常吃的田螺,而且价格便宜,被很多黑心商家以次充好,冒充田螺售卖,很多人根本无法辨别。说到吃螺,大家就默认是田螺,其肉质鲜美、口感丰富,是最受螺友喜爱也是餐饮界最常见的螺之一。
*图片源于网络
但是近年来田螺数量减少,和它很像的福寿螺却越来越多,而且福寿螺大多生长在野外,捞捕除了人力成本,可以说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所以福寿螺的价格远低于田螺,也因此被黑心商贩盯上,用来冒充田螺销售。
据调查,某螺贩售卖的带壳福寿螺每斤只要5毛钱,粗加工的福寿螺冻肉每斤4元,而带壳田螺每斤3元,冻肉每斤10元,是福寿螺的好几倍。从捕捞福寿螺到流入市场售卖,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首先螺贩子会到处捕捞收购福寿螺,然后运到藏在乡里的加工厂,去壳粗加工变成冻肉,因为带壳的福寿螺容易被认出,所以他们主卖冻肉。*福寿螺冻肉(图片源于网络)
而且这些螺贩和工厂都不合规,处理的时候安全、卫生都不到位。处理好的福寿螺,螺贩会批发给各种水产市场、预制菜工厂、餐饮店铺等,几经流转后,最终出现在餐厅、大排档、烧烤串串店等,有的还会被加工成螺肉酱菜,在电商平台销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福寿螺,外观和口感几乎和田螺相差无几,让人难以分辨,黑心商贩正是利用大家的盲区,让福寿螺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被端上我们的桌子。而且为了保证鲜嫩的口感,很多餐饮店在处理福寿螺的时候,炒到半生不熟就直接上菜,并没有完全杀死寄生虫,可以说防不胜防。据说很多螺蛳粉商家也用福寿螺熬煮螺蛳汤,里面的螺肉可能也是福寿螺,这对喜欢吃螺蛳粉的人来说,真的是晴天霹雳。福寿螺和田螺虽然长得像,但毕竟不是一个妈生的,在很多方面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大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辨别:福寿螺一般比较大,可以长到核桃甚至鸡蛋那么大,而田螺个头偏小,一般只有1-1.5厘米左右。福寿螺外壳颜色比较浅,偏黄褐色,田螺外壳颜色较深,偏青褐色。福寿螺整体比较圆润,螺口较大,椎尾短平;田螺整体像圆锥形,螺口较小,椎尾长而尖。福寿螺的壳比较脆,很容易捏碎;田螺壳比较坚硬,不易捏碎。
如果你吃到的螺已经被扒了壳,也可以看螺肉的触角来区分。另外,螺肉上如果有粉红色的物质,可能是福寿螺残留的卵,也可以作为区分依据。以上就是关于福寿螺的科普和介绍,在我思考如何升华文章主题的时候。又看到了铺天盖地用煤制油罐车直接装运食用油的新闻。
据说为了减少运输成本,食品类液体和化工液体运输混用且不清洗,已经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只有应对检查的时候才会清洗。也就是说,从食用油厂家、品牌商家、运输公司,甚至到罐车司机,明知煤制油会危害人体健康,还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目无法纪触碰食品安全红线。这种知法犯法、为一己私利不顾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做法,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良心和对社会的责任,实在可恨。更荒唐的是,早在2005年就已经曝光过相关问题,我们可能已经吃了快20年的“问题油”?!!这种严重冲击食品安全底线的乱象被曝光却没得到整改,还持续这么久,中间但凡有一个环节能够严格把控,都能有效避免乱象发生。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无法改变些什么,但是我也想通过自己微不足道的影响力,尽一点匹夫之责,让大家能关注到这些和我们每个人健康安全息息相关的问题。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薄,但是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如果在面临社会中的恶和威胁的时候,每个人都以事不关己的态度高高挂起,早晚有一天会被自己的冷漠伤害。就像这次油罐车混装事件,如果不是新京报的记者和编辑敢于曝光,我们可能会继续被蒙在鼓里深受其害。食品安全大于天,只追求利润没有良心和底线,是不可能做好食品安全的。今年开始,我在内心完全接受了自己吃货的本质后,也尝试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挖掘美味又健康的食物,给自己和家人朋友吃的同时,也分享给群友们 。但是找到有良心的伙伴从源头把控并且确保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问题,真的是一件很困难并且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的事情。所以能上架的产品很少,希望大家理解,也多给我点时间,找到真正安全放心的产品。如果你也是一个热爱美食的吃货,可以加入我的社群,一起👇聊聊健康生活,分享美食和一个吃货的日常。你好,我是旅居德国的土豆番茄爸!7岁女儿番茄、11岁儿子土豆的爸爸。前世界500强研发经理,与你分享生活日常、旅游心得和家居测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