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土豆妈不在家,我深更半夜偷偷做了这件事

文摘   2024-07-23 12:49   上海  

上周我介绍了益生菌之父塔格教授自幼患病从而发现口腔益生菌核心菌株的传奇经历,本来我以为这个话题会非常冷僻,没想到好几个读者表示之前服用过K12。

更有不少朋友仿佛是看到了治疗队友打呼、孩子蛀牙的救命稻草,纷纷要求我直接上链接。

请大家稍安勿躁,我可是个稳重的中年男银,等我先把话说完。

K12虽神奇,但绝不是“神药”,口腔健康也真不是光靠吃益生菌就能得到的。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深度探讨口腔问题的底层原因和保持口腔健康的科学方法,全文会分为3个部分展开:

1、各种口腔问题产生的原因
2、如何从根源上保持口腔健康

3、如何科学地清洁口腔

内容有一点点长,但是是我“呕心沥血”之作,每个信息都有出处,熬到怀疑人生,我相信大家看完一定会有收获。


口腔疾病大多来源于菌群失调‍‍‍

不得不说, 人类对自己身体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不断深化、惊心动魄的过程,很可能目前认识的深度还不如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

从偷偷摸摸搞清男人和女人的肋骨数量一样多的事实到敢于真正开始科学研究人体就经历了1000多年!

1537,后被追认为“解剖学之父”的意大利博士维萨里,靠在夜里盗取刑场的尸体上解剖学习,冒着生命危险绘制出版了《人体的构造》这部“亵渎神明”的伟大著作,人们算是把脏器、骨骼、神经、肌肉完全搞清楚,而直到200年后欧州各医学院才敢光明正大地把它作为必修教材。

因受迫害50岁早逝的维萨里

193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人们才开始把人体研究推进到细胞层面,逐步还原了1颗受精卵是怎么靠不断裂变、分化到30万亿的数量,最后变成一个拥有11个主要功能系统的完整的人的(认知不断提升,一度被称为8大系统)

生物学家一度认为,人体是一座生理之岛,完全可以自行调控身体内部的运转。

但在最近十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类大抵是过于天真了:人体并不是一座自给自足的世外小岛,它更像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庞大的社会。

在我们的身体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共生细菌的数量比人体细胞还多。

至于多1倍还是多10倍,至今学术界还在争论不休,因为现在只是刚知道数量级而已。

由微生物细胞和它们所包含的基因组成的细菌群落,不仅不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反而对人体有益,能帮助身体进行消化、生长和防御。

微生物届大牛马兹曼尼安2011年在美国《科学》(Science )杂志上发表论文,第一次阐明了微生物与哺乳动物之间的共生现象,他甚至断言:我们并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细菌才是!

现存的人类最强大脑之一,发文到手软的哈佛大牛马兹曼尼安‍‍‍‍

他发现,一个免疫系统是否健康、成熟,取决于有益细菌是否一直与其发生作用;免疫系统背后的驱动力,正是那些共生细菌。


细菌不但不再可怕还很可爱,因为它们可以使我们的免疫系统运转得更好,这堪称一个颠覆常识、让世人大跌眼镜的科学新观念。 


可见塔格教授和他的博士后导师50多年前就有类似的预见,显得多么难能可贵和领先常人!


这数以百万亿计的细菌它们寄生在我们的口腔、呼吸道、生殖器、皮肤和肠道等部位,和人体细胞组织相爱相杀、共生共灭,完全可以说是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功能和重要性上来看,它们应该也需要被算作人体的一个虚拟系统。


而作为人体的门户和屏障,口腔和上呼吸道的细菌数量,占了人体总细菌数量的1/3之多。每毫升唾液中细菌含量高达上亿(频繁交换体液的年轻人看到这里要瑟瑟发抖了吧🤪,而每克牙菌斑细菌含量超过百亿。


数以万亿计的口腔微生物菌群‍‍‍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们通过在一起玩耍、良性竞争有时候互相对抗,来保持菌群之间的相对平衡,以及与人体免疫系统和谐相处、动态平衡,通过这种平衡来保持和维系口腔健康。

当口腔正常菌群受到干扰平衡被破坏,进入紊乱状态,可导致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开始对抗,组织发炎,俗称“上火”。

“上火”表现为各种形式,比如牙周炎、咽炎等口腔炎症、以及龋齿、口臭等这些常见的口腔疾病,几乎都和菌群失调相关。

我试着“浅入浅出”地解释一下原因。

炎症,本质上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外界入侵的防御机制,是高等动物用来对抗感染和外伤的手段,能够将有害因子和损伤组织清除,进而修复组织,使其恢复正常。所以炎症虽然让人不舒服,但是是保护人体的,炎症消失后侵袭就就结束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免疫系统并不总是顺畅工作,反倒是常常出现小bug而“臭名远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害菌的侵入口腔并野蛮生长会引发菌群紊乱,紊乱菌群中过于活跃的致病菌会攻击细胞引起免疫系统失调,而免疫系统失调会带来反复发作的炎症而无法得以根治变成慢性疾病,甚至引发更大的疾病。‍‍‍

慢性炎症患者,由于组织中长期释放炎症因子,这些白细胞便不断地从血管中渗出,最终聚集在组织中,引起肿胀,疼痛和器官功能失效,让人痛不欲生。

龋齿俗称"虫牙",所谓的小虫子其实就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主要是变异链球菌)。这些不断繁殖细菌堆积起来,混杂着它们的代谢产物和唾液中的一些成分粘在牙齿的表面就形成了一层菌斑。

菌斑中的细菌以口腔残留食物和饮料中的糖份为养料,分解出可以溶解牙釉质的酸,我们的牙齿虽然很硬,但完全经不住酸的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酸的累积和侵蚀会使牙齿脱矿产生龋洞。

如果不进行干预,细菌继续繁殖,时间长了,龋洞不断扩大,牙本质也被破坏,细菌触及牙髓,就开始“要命”了:不但疼痛,还会引起牙周炎、牙龈炎等。

特别是新长出的牙,对这种侵蚀的抵抗力更弱,更容易患龋齿。

再加上孩子刷牙习惯没有很好养成,喜欢吃甜食,给有害细菌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细菌得以快速繁殖,更是雪上加霜。

据说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为75%,而12岁以前已有近50%的儿童恒牙患龋病。因为患病率实在太高了,而且治疗价格昂贵,以至于绝大部分的医保都不保。

哎,话说有几个做父母的没有曾为娃的牙齿操碎心!

牙结石同样也是因为牙菌斑和丰富的食物残渣的累积而成的。

严重的龋齿和牙结石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失调,从而产生牙龈萎缩、牙齿脱落等更严重的疾病。‍‍‍‍‍‍‍‍‍‍‍

而口臭,近90%的原因来自口腔和呼吸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疾病。‍‍‍‍‍‍‍‍‍

除了这些口腔疾病,因为口腔是身体的窗口和健康的屏障,口腔疾病和免疫力下降会进一步引起很多其他身体疾病,这已经是常识了。

简单总结一下:菌群失衡其实就是各种口腔疾病的根本原因。


如何根治各种口腔疾病?

1928年,青霉素作为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被发现,是划时代的医学进步。

后它在二zhan中功勋卓著而一举成名,使得抗生素的研究和应用如火如荼,迅速成为世界级别的“神药”。‍‍‍‍‍‍

《亮剑》中李云龙身负重伤后,也是靠一盒珍贵的「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学名)才得以幸免。塔格教授感染了风湿热后,被医生要求每日服用青霉素来防止病情恶化。

一直到今天,人们治疗口腔疾病的大多数策略,都侧重于采用物理手术和生化手段,特别是用各种抗生素,对口腔微生物种群的全面无差别的反复“广泛扫荡”和短期扑杀来达到治疗目的。

然而,由于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和进化,它的疗效已经显著衰退,鼻炎、咽炎、龋齿、牙周炎这些口腔疾病靠抗生素这种粗暴的方式无法得以根治,有害菌常常死灰复燃,跟免疫系统互相伤害,成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

正是在这种令人不安的环境中,塔格教授“以菌治菌、菌群自治”(哈哈,听起来有点政治大智慧)的理念越发显得珍贵和超前,逐渐被接受和更加重视。

他发现的两枚口腔益生菌核心菌株K12和M18,来源于口腔,可以生产出针对口腔有害细菌靶向攻击的物质,而对其他微生物杀伤力极小,会重建口腔菌群的平衡以及修复人体免疫系统

其实,从一个科学发现到能够在医学上应用,会经历非常漫长的周期。

首先是需要得到学术同行的认可。1989年塔格教授第一次筛选分离出K12核心菌株并验证了它的安全性和对9种最常见的口腔致病菌的定向攻击有效性以后,到1991年论文才得以发表。‍‍‍‍‍‍‍‍‍‍‍‍‍‍‍‍‍‍‍‍‍‍‍‍‍‍‍‍‍‍‍‍‍‍‍‍‍

塔格教授分离出来K12菌株显微镜图像

但是单个案例并不足以证明它的普适性,需要更大范围、更多严谨的临床实验和科学研究,才能充分验证。

好在一大批慧眼识珠的科学家迅速看到了它的伟大之处,他们在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中国等医院、研究所和大学里大范围进行实验和研究,深刻理解了它的起效原理,推进了产品的上市和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也不断发掘了它的其他功效,累计发表了155篇重量级科学论文,可以说现在已经具备了非常完备的证据链,充分地验证了这两枚菌株在预防和治疗口腔以及呼吸道疾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么多专业论文,我只能挑选一些相对核心的和概括性的囫囵吞枣看一看。这些天医学和生物学知识我理解了多少不确定,但是我真是深刻理解那句话: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似乎每一篇要彻底搞懂搞透都够我研究几个月了。‍‍

下面我争取能把它们的安全性,起效机理和已经被临床验证的功效,按照“人话”做一些简要的总结。

1. 益生菌之所以叫益生菌,首先它必须是安全健康的,对人体无伤害,而同时要对有害菌有杀伤力。

塔格教授一生分离出来近2000枚细菌,他发现口腔中大量含有唾液链球菌K12的儿童,从未被感染任何口腔和呼吸道炎症,它在口腔中的含量越高人体就越健康,而患病者的口腔中往往检测不到它。K12在母乳中也被检测到,是婴儿口腔中最早定植的微生物,对婴儿健康起关键作用。‍‍‍‍‍‍‍‍‍‍‍‍‍‍‍‍‍‍‍‍‍‍‍‍‍‍‍‍‍‍‍‍

而一些对某些有害菌有较好杀伤力的细菌,同时也会对人体细胞和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而引起疾病,所以被他果断放弃了。

K12和M18是塔格教授从上千种细菌中优选出来的,它们是所有口腔细菌中对人体最安全的,是口腔健康的“哨兵”,同时对有害菌有较好定向杀伤力:K12对可以引起口腔炎症的9种有害菌都有杀伤力,而M18对炎症的作用虽然没有K12那么强,但是对引起龋齿的有害菌有异常明显的抑制作用。

2. 益生菌的起效的机理,根本上可以归纳为这4个方面:跟有害菌抢食物、抢地盘、喊免疫细胞过来做帮手、直接猎杀有害菌。

K12和M18是口腔原生细菌,在跟口腔有害菌地盘抢占方面特别擅长,它们很容易粘附在口腔的上皮细胞上产生定植。而其他对人体无害的益生菌(比如肠胃中提取的益生菌),无法在口腔中长期生存,其实对口腔健康是没有作用的。‍‍‍‍‍‍‍‍‍‍‍‍‍‍‍‍‍‍‍

因为它们能够在口腔中生存下来快速繁殖并长期存活,这才有机会去跟有害菌抢夺食物竞争营养,使得有害菌被饿死而降低它们的数量。

这跟田地里没有庄稼就会野草丛生,种了庄稼后野草生长的空间被大大降低的道理非常相似。‍‍‍‍‍‍‍‍‍‍‍‍‍‍‍‍‍‍‍‍‍‍‍‍‍‍‍‍‍‍‍‍‍‍

而这两枚益生菌不会扰乱微生物生态平衡,可以跟免疫系统和谐相处,也不会攻击上皮细胞引起感染。甚至可以释放信号,诱导激活免疫系统对有害菌的攻击,它们是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而它们为什么可以靶向猎杀有害菌,而对其他微生物和人体细胞没有伤害,塔格教授和一些科学家也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

K12可以释放出抗菌素A和抗菌素Blantibiotic salivaricin A + salivaricin B抗菌素是细菌进化出来的自身生存自保的产物。

抗菌素A(跟Nisin保鲜剂同类,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几乎每个人每天都在吃!)它像发射子弹一样射穿细菌细胞质膜形成穿孔来攻击细菌,抗菌素B是通过干扰细胞壁生物合成,破坏有害细菌细胞壁完整性,像溶解了它的外壳一样,而使其丧失分裂繁殖能力。

一颗标准的细菌结构剖面‍‍

抗菌素A在细菌细胞质膜上形成穿孔的原理示意‍‍‍‍‍‍‍‍‍‍‍‍‍‍‍‍‍‍

特别是抗菌素B,具有高效快速的靶向细菌杀戮能力,可以在30分钟杀死超过40%的化脓性链球菌细胞,不到3小时能杀死90%。如果说抗菌素A可类比是人类社会中的警察的手枪,那它很像特警携带的冲锋枪。

抗菌素B溶解有害菌细胞壁的试验

科学家甚至猜测,K12抗炎效果之所以如此强大,极有可能是因为它像一个遗传容器一样吸纳了大量不同种类的细菌的抗炎能力,是口腔内杀菌消炎的天选之子。


K12起效机理总结:


K12通过释放两种抗菌素A和B,高效快速靶向攻击口腔中最常见的9种有害菌,抢占其地盘,激活免疫系统等方式,达到菌群平衡、抗菌消炎的作用,

在预防和治疗耳鼻喉咽牙龈炎症方面有特别效果,听起来像细菌世界的jing察似的。

K12也有短板,它有个明显缺陷就是对引起龋齿的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M18能够产生四种物质:它能生产抗菌素M,对变异链球菌有异常强烈的抑制作用,针对的正是龋齿的元凶;同时还可产生脲酶和葡聚糖酶两种物质,这些物质在分解唾液尿素的过程中会释放PH值碱性的胺,从而中和变异链球菌分解糖分后释放的酸,避免其对牙齿的侵蚀;另外它像K12一样,也可以产生抗菌素A靶向攻击导致牙龈和牙周炎症的有害细菌

它简直是龋齿细菌的完美绝杀天敌!可以从根本上抑制可导致牙菌斑、牙结石和龋齿的细菌群落繁殖壮大,同时可以清扫、瓦解它们生产的垃圾来避免对牙齿的损坏,还可以对牙龈牙周消炎。


M18起效机理总结:


M18产生的抗菌素M对导致龋齿的变异链球菌有强烈的靶向攻击和抑制;

同时它产生的酶类,可以中和侵蚀牙釉质的酸;

以及产生抗菌素A靶向攻击炎症细菌;

感觉它有点像是口腔细菌届负责牙齿区域的城管和清洁工。

3. K12和M18的临床表现

研究明白了最底层的机理,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临床表现。‍‍‍‍‍‍‍‍‍‍‍‍‍‍‍‍‍‍‍‍‍‍‍‍‍‍‍‍‍‍‍‍‍‍‍

因为K12的主要功能是对消炎抗菌,经过临床验证的功效也主要集中在对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体炎的改善这些方面。

其中对慢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的改善非常突出,对阻挡新GUAN等呼吸道病毒的侵害效果惊人,而且对于炎症引起的口臭改善也非常显著。



而M18的功效主要体现在预防龋齿、牙菌斑和牙龈出血和牙周炎方面。


特别是一项2021年来自加拿大韦仕敦大学(Western University)109名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中,对于受试者的牙周炎,有高达90%的消炎效果效果。



口腔清洁工具和方法

不过,K12和M18虽然厉害,但如果想仅仅通过这两个益生菌就解决所有的口腔问题,那未免有点太不现实了。

其实,细菌能够生存繁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给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特别是现代饮食中丰富的糖类。如果口腔清洁做不好,其他方法都是白忙。

而口腔清洁的效率是严重依赖于认知和工具的。

几十年来我一直以为,早晚刷牙就够了,也就是最近几年才慢慢建立起系统的认识,这里我也想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些方法和工作。‍‍‍‍‍‍‍‍‍‍‍‍‍‍‍‍‍‍‍‍‍‍‍‍‍‍‍‍‍‍‍

1、鼻喷

我想大家看到看到这个名词,一定会想:说口腔健康,关鼻喷什么事?

其实鼻、咽、喉是联通在一起的,而太多人因为慢性鼻炎而滥用鼻喷,鼻喷的错误使用,也会导致口腔健康直接和间接受损。

市面上的鼻炎产品非常混乱,部分鼻炎喷雾中的含有抗生素药物成分而不标明。

长时间将药物喷入鼻腔后,不但鼻炎不会根治对抗生素产生依赖;这些药物成分会经由口腔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也会引起口腔黏膜的不良反应,比如出现口干、烧灼感、红肿等症状,等于把“瞎子”治成“瘸子”。

因此,请务必谨遵医嘱,擦亮眼睛,慎用鼻喷产品。

2、牙线

牙线我愿称之为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是很可惜,它却常常被忽视,因为价格低廉一直没被大范围推广。

牙线是我们保持口腔清洁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只有它能有效清洁卡在牙缝里的食物残留,它也能非常有效得刮除牙齿上的牙菌斑,防止其形成稳定的有害生物膜。‍‍‍‍‍

可以说,除了牙刷以外,牙线就是第二个居家必备的清洁产品。


3、冲牙器

又名水牙线,这是一种强迫症和普通人看着很爽,用着也很爽的口腔清洁产品。

用了冲牙器,才知道嘴里面有多脏!相信你第一次使用的时候一定会跟我一样震惊到自己。

冲牙线的清洁原理是通过喷射高压水柱冲洗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及软垢。

不过,它只可以冲刷一部分的食物残渣,并不能完全把牙菌斑和食物残渣冲干净。

换句话说,它不能完全替代牙刷和牙线。

特别是牙齿矫正中的朋友,一定要每天使用冲牙器和牙线来清洁牙齿,否则口臭和牙菌斑会让你无法自洽,同时龋坏以及牙龈炎症的风险也会大大提高。

我的冲牙器、超声波清洗机

4、漱口水

漱口水我放在最后一个说,因为它真的是非必要可以不用的产品,它跟我们之前提到的抗生素效果有点类似,有比较强的抑菌和杀菌的作用。

一般来说,漱口水有保健性和药物性2种:

保健性漱口水为了起到抗菌和抑制菌斑形成的作用,多含有一些抗炎杀菌的成分,如氯己定、西吡氯铵、度米芬等,不宜长期频繁使用。

药物性漱口水口腔黏膜疾病或牙周疾病(如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龈炎等)的患者,需要使用医生开具对症的治疗性漱口水。当口腔疾病痊愈后,就应该停止使用。

因为长期使用含有杀菌剂成分的漱口水会破坏原有的菌群生态平衡,是急功近利的治疗行为,可能会导致益生菌减退、有害菌失控,严重者还会引发口腔真菌性病变,导致口疮。

在口腔医院黏膜科,经常会有患者因为漱口水使用不当而导致新患疾病或使原有疾病恶化。

所以建议普通人可以不用,如果一定要用,要注意查看适用说明,口腔治疗后配合益生菌对重建菌群稳态,保持口腔健康有很大帮助。

以上就是不同的口腔清洁工具的工作原理和分析,看完是不是很多都颠覆了你的认知。

简单总结下,如果你想保持口腔卫生,必须的工具包含:牙刷、牙线,冲牙器;鼻喷要谨遵医嘱,漱口水建议不用。


最后,总结一下保持口腔健康最好的方式:

虽然我研究下来发现,K12和M18益生菌确实对口腔菌群的平衡和预防改善口腔健康非常有用,但是它并不是“神药”;

每个人的口腔微生物环境都不一样,而且身体状态更不相同,不能把自己的身体健康完全寄希望于益生菌和药物的功效。

我觉得做好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1. 保持心情愉悦和体魄健康,增强免疫力;
2. 健康饮食不吃刺激食物和过量糖类;
3. 提高认知和意识,备好工具,每天科学清洁口腔;
4. 最后才是避免抗生素,定期服用对应可靠的益生菌来调理预防和维持。


- 全文完 -

最后严重得瑟一下:关于塔格教授的文章,竟然有幸被四川大学华西口腔主导K12临床研究的徐欣教授翻了牌子!!!!

我查了一下他的背景,是个妥妥的大神啊!

互联网就是这么神奇,现实中无法想象有什么可能我会跟这样的教授产生关系。

当然也有朋友问,为什么口腔益生菌的临床研究和论文都是国外的,这种问题难住我了,确实回答不了,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外行。

不过在找资料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除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北京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也都有在研究K12核心菌株,也做过临床试验,在国外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北京大学还申请了两个相关专利。

华西口腔和北大口腔是我国排名第一第二的两个口腔专业,我浅薄的理解是这个研究领域应该是比较前沿的。

如果有行业内的专家,了解口腔益生菌的在国内的研究背景和宏观情况,欢迎留言解惑🙏。

最后也欢迎大家扫码加入我的社群👇,围观一个吃货的日常,来一起聊聊健康生活、家具家电,美食感受吧。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science关于口腔健康和微生物的关系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1890

2、哈佛大学关于人体微生物研究状态的论述
https://nutritionsource.hsph.harvard.edu/microbiome/

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科普‍‍‍‍‍
http://im.cas.cn/kxcb/wswdjt/201310/t20131020_3959466.html

4、马兹曼尼安2011年,在美国《科学》(Science )杂志上发表论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i.2635

5、四川大学关于K12研究结果的通报
https://www.scu.edu.cn/info/1207/27713.htm

6、北京大学关于K12专利的信息
https://kjkfb.pku.edu.cn/info/1064/5711.htm

7、北京大学关于龋齿形成的科普
https://ss.bjmu.edu.cn/Html/News/Articles/101151.html

8、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口腔疾病的信息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ral-health

9、世界卫生组织对于抗生素耐药性的生命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ntibiotic-resistance

10、口腔微生物组成的论文
https://www.cell.com/cell-host-microbe/fulltext/S1931-3128(20)30405-4

11、法国科学家关于人类微生物群的论文
https://www.encyclopedie-environnement.org/app/uploads/2021/12/微生物群.pdf

12、口腔微生物群,其平衡和对人类疾病病理生理学的影响:系统回顾
https://www.mdpi.com/2227-9059/10/8/1803

13、M18对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962608/

14、变异链球菌引起龋齿的致病机理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57652/

15、抗菌素A的起效机理
https://www.cell.com/trends/microbiology/abstract/S0966-842X(20)30058-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269497/

16、抗菌素B的起效机理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1749

17抗菌素M的起效机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269497/



 我的故事  学生时代 |年薪百万后 |德国修车 |幻阳经历 
 硬核科普  餐具 |青花鱼 |房子进水处理?
 旅游攻略  乌村 |ClubMed
 德国问答  德国生娃福利 | 德国幼儿园 | 中国学历在德国认可吗?
 走心测评  吸尘器 |洗地机 |扫地机器人 |空气净化器 |大路灯 |儿童电动牙刷 |电话手表


你好,我是旅居德国的土豆番茄爸7岁女儿番茄、11岁儿子土豆的爸爸前世界500强研发经理,与你分享生活日常、旅游心得和家居测评。欢迎关注~



土豆番茄爸
旅居德国6年的二胎爸爸,前世界500强研发经理,患有深度洁癖强迫症的理工科直男,关注我,了解理工男视角下的家庭日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