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大佬吉森大学Jürgen Janek团队最新AEM!

科技   2024-11-16 20:08   江苏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随着从基于燃烧的移动性向可持续的电动交通的转变,高能量的固态电池(SSB)近年来引起了极大关注。无机固体电解质(SE)提供了使用锂金属阳极(LMA)和高容量阴极复合材料的可能性,理论上允许SSB超越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后者正逐渐接近物理化学极限。因此,SSB被预期提供高功率和能量密度,同时确保安全和可靠的操作。为了充分利用可提供高达10 mAh cm−2面积负载的高容量阴极活性材料(CAM),需要优化的阴极微观结构和高倍率能力。此外,需要解决化学机械体积变化和相关的CAM颗粒开裂等问题。为了优化工作,必须可靠地量化阴极性能,并避免在两电极电池设置中由于不良对电极(CE)引入的任何影响。实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是使用三电极(3E)设置中的参考电极(RE)。这尚未被广泛报道,主要是因为在SSB电池中引入RE存在困难。微型化和几何挑战(即,RE定位)以及适当的材料选择以避免SE降解和参考电位波动,阻碍了其在SSB中的广泛采用。然而,最近有报道称成功集成了RE。已经使用了各种方法,如锂化金属网或线(即,由铟、金或银制成),甚至实现了微米级RE。形态和化学稳定性问题(即,SEI形成)限制了锂金属本身与基于硫磷酸盐的SEs一起使用。为了避免3E配置的困难并减少准备要求,至关重要的是引入具有高倍率能力和低过电位(即,定义明确且稳定的半电池电位,有利的动力学和可逆性)的电化学稳定CE。二元In-Li合金系统提供了一系列有利属性,因其潜在的平台而广为人知,并早已在SSB测试电池研究中引入。特别是,两相共晶In/(InLi)x在宽泛的化学计量范围内(约1-47atom%的锂)提供了稳定的电位EH(vs Li+/Li) = 0.62 V。预计在该电位下,基于硫磷酸盐的SEs的降解将很小。然而,最近的发现表明,在In/(InLi)x共晶与界面处出现了InxSy化合物。值得注意的是,Qu等人和Hänsel等人研究了各种In-Li相的锂传输属性,强调了由于低活化能垒碍而快速的锂迁移。因此,快速的扩散动力学(DLi = 108107 cm2 s−1的金属间InLi相)有望确保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的SSB循环。与锂金属相比,铟的体积膨胀高达金属间InLi相的105%是较低的。由于铟金属的延展性,实现了低界面阻抗以及良好的局部电流分布,以提供均匀的锂沉积和溶解。据研究人员所知,只有在900个周期后(3.8 mA cm−2和150 MPa)才报道了In-Li阳极的致命形态变化。铟基电极的大规模应用受到原材料成本、其他技术领域的兴趣和稀缺性的限制。

近日,吉森大学Jürgen Janek团队提出了对固态电池中高容量阴极的电化学稳定性和高倍率对电极(CE)的需求,并进行了一项比较研究,检验了七种不同的In-Li合金电极制备方法,以确定它们作为阴极测试中CE的适用性。团队详细分析了平面(即箔)和颗粒基(即复合)阳极配置的微观结构,并评估了它们在全电池配置中的速率依赖性电极性能以及电化学和化学机械可逆性。综合结果表明,In-Li电极在高容量测试中,特别是在高倍率下存在局限性,同时确认了它们适用于简单的实验室规模测试。制备方法显著影响电极微观结构和动力学,进而影响阴极的性能基准。这些发现强调了应用In-Li对电极的挑战以及不同实验室结果可比性的局限性。 该成果以“In–Li Counter Electrodes in Solid-State Batteries – A Comparative Approach on Kinetics, Microstructure, and Chemomechanic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第一作者是Christoph D. Alt。



工作要点
本文对比研究了七种不同制备方法的铟-锂(In-Li)合金电极,以评估它们作为固态电池中阴极测试的电化学稳定和高倍率能力的对电极(CE)的适用性。研究详细分析了平面(箔)和颗粒基(复合)阳极配置的微观结构,并考察了它们在全电池配置中的速率依赖性电极性能以及电化学和化学机械可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倍率下,In-Li电极在高容量测试中存在局限性,但在简单的实验室规模测试中表现适宜。电极的制备方法显著影响其微观结构和动力学,进而影响阴极性能的基准。这些发现强调了应用In-Li对电极的挑战,以及不同实验室结果可比性的限制,突出了在不同实验室间建立一致的制备和测试协议的重要性,这对于理解和优化In-Li电极作为CE的适用性至关重要。
    
图1:测试的In/Li合金电极制备方法的示意图。对于广泛研究的类型,即In/Li堆叠和In/Li复合,包括了它们的结构和在SSBs中的应用图示。
图2:每个In-Li阳极(WE | LPSCl | Li)的开路电压(OCV)测量结果。在25℃和30 MPa条件下,记录了电极制备后12小时内的电位(相对于Li+/Li)。    
图3:每个In-Li阳极(WE | LPSCl | In/Listacked)的脱锂实验结果。在25℃和30 MPa条件下,记录了0.5 mA cm−2单向恒流剥离的电位曲线(相对于In/(InLi)x),直到达到1V的截止电位。图中以灰色标出了100 mV的阈值。
图4:In/Listacked(顶部)和In/Li复合(底部)电极在电池层面的示意图概览。展示了In/Listacked组装阳极(左侧)和预期的平衡状态(中间),同时展示了In/Li复合的微观结构(左侧)和两种电荷载体的传导路径(中间)。右侧展示了两种电极在锂耗尽条件下的剥离状态。    
图5:在25℃和30 MPa条件下,In/Listacked(顶部)和In/Li复合(底部)电池(WE | LPSCl | In/Listacked)在0.5 mA cm−2单向恒流剥离过程中的阻抗谱图,截止电位为1V(对应于图3中的相同电池)。阻抗谱在脱锂实验前后(原始状态,浅红色和剥离后,深红色)记录。    
图6:In/Listacked在原始(顶部)、镀锂(中间)和剥离状态(底部)的抛光横截面。使用EBSD技术,通过SEM图像补充了铟和金属间InLi的相位和反极图(IPF)图,以揭示其微观结构。研究了在0.5 mA cm−2、25℃和30 MPa条件下进行单向恒流实验的WE(剥离)和CE(镀锂)以及1V截止电位的非原始电极(图3)。对于剥离状态,近似并描绘了前活性区域(白色虚线矩形)。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部分电极脱落。对于镀锂电极,有一个晶粒显示出伪对称性(用红色箭头标记)。    
图7:原始(左侧)和完全剥离的In/Li复合电极(中间和右侧)的SEM图像。通过聚焦离子束(FIB)铣削制备的横截面,揭示了在0.5 mA cm−2(截止于1V)、25℃和30 MPa条件下进行脱锂实验后In/Li复合电极的形貌和结构变化(图3)。
图8:In/Listacked(黄色)和In/Li复合(浅蓝色)作为CE在全电池配置(CE | LPSCl | NCM)中的C-rate能力测试结果,随后进行连续循环。展示了每个循环在不同C-rate下的放电容量(左侧),以及连续循环过程中的放电容量和库仑效率(右侧)(每个电极类型一个电池,在25℃和75 MPa条件下测量)。    
图9:In/Listacked(左侧)和In/Li复合(右侧)作为CE在3E全电池配置(CE | LPSCl | NCM,带有锂化金线作为RE)中的C-rate能力测试期间的阳极动力学测量结果。展示了CE电位曲线(相对于Li+/Li)(每个电极类型一个电池,在25℃和75 MPa条件下测量)。
图10:In/Listacked(左侧)和In/Li复合(右侧)作为CE在全电池配置(CE | LPSCl | NCM)中连续C/2循环的化学机械测量结果。展示了高度变化(Δh,顶部)和相应的全电池电位曲线(相对于In/(InLi)x,底部)对于前五个循环(每个电极类型一个电池,在25℃和75 MPa条件下测量)。    



结论

研究人员比较了In/(InLi)x两相区域内的七种In-Li合金电极,以评估它们作为电化学稳定和可靠的对电极(CE)在实验室规模固态阴极研究中的适用性。展示了制备平面和颗粒基阳极的具体挑战,强调了实验室间比较的重要性。通过单向恒流实验,研究人员确定了最有效的阳极类型,即堆叠两种金属箔和混合相应金属粉末与固体电解质(SE)。这两种方法都展示了有效的混合、高锂的有效可用性以及高达1.5 mA cm−2(相当于1C时的1.5 mAh cm−2容量)的充放电速率的一致电位曲线。即使在5 mA cm−2的高电流密度下,也没有观察到枝晶形成。SEM和EBSD分析揭示了微观结构和制备参数影响的额外见解。在全电池中使用时,两种阳极都显示出良好的可逆性和足够快的电极动力学作为CE,以促进持续的实验室规模研究,以适度的容量推进固态阴极复合材料的发展。高库仑效率、低过电位(在≈1 mAh cm−2测试)和可预测的体积变化有助于稳定的电位参考和准确归因阴极效应。然而,本研究中评估的In-Li电极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匹配1C(≈3.5 mA cm−2)的(充)放电速率和未来的高容量阴极。虽然堆叠箔阳极类型简单易制,但它需要保留期以确保正确性能。复合材料可以轻松调整和平衡以满足特定要求(即,有利的传输动力学和高倍率能力)。结果强调了优化共晶电极微观结构的必要性,以跟上阴极活性材料、固体电解质和固态复合材料的持续改进。研究人员强调了利用对阴极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和In-Li系统的研究来推进阳极复合材料和其他金属间锂合金的重要性。



制备过程
本文的关键制备过程包括七个不同的In-Li合金电极制备方法,具体如下:1) In/Listacked:将锂箔放置在铟箔后面,在电池组装过程中进行;2) In/Lipressed:通过热压机将锂箔夹在两层较大的铟片之间反复折叠;3) In/Lirolled:通过滚压机将锂箔夹在两层较大的铟片之间反复折叠;4) In/Lipowder:将铟粉末和锂金属粉末混合以获得均匀的In-Li合金粉末;5) In/InLipowder:通过熔融滴落法制备的合金粉末;6) In/Licomposite:将In-Li合金粉末与Li6PS5Cl固体电解质以60:40的重量比混合;7) In/InLicomposite:将In/InLi合金粉末与Li6PS5Cl固体电解质以60:40的重量比混合。每种制备方法都旨在实现35atom%的锂含量,以确保所有制备方法之间的可比性,并在In/(InLi)x两相区域内提供理论锂化容量为7 mAh cm−2和理论脱锂容量为8.4 mAh cm−2    
C. D. Alt, S. Keuntje, I. L. Schneider, J. Westphal, P. Minnmann, J. K. Eckhardt, K. Peppler, J. Janek, In–Li Counter Electrodes in Solid-State Batteries – A Comparative Approach on Kinetics, Microstructure, and Chemomechanics, Adv. Energy Mater. 2024, 2404055.
DOI: 10.1002/aenm.202404055



文章来源:科学电池网

# 专 业 报 告 #

《固态电池行业技术发展与市场投资前景分析》

《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与产业前景研究报告》

《富锂锰基动力电池产业研究及其市场前景分析》

《中国全固态薄膜电池和全固态超级电容器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高能量高功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发展与市场投资规划报告》

▲以上报告由深水科技咨询制作

   咨询电话:18115066088


深水科技咨询
溧阳深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由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投资创立,是一家面向储能领域,集技术咨询、产业咨询、政策咨询、机构建设、学术会议、商业会展、专业培训、产品推广、网络宣传、知识产权服务于一体的科技信息服务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