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象过,如果有一天我们无法看清世界,甚至面前的亲人和熟悉的风景都逐渐模糊?视力的损伤不仅影响看东西,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情绪。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手机、电脑的长时间使用,已经让许多人感受到视力下降带来的不便和焦虑。
对于一些罕见的视网膜疾病,如黄斑裂孔,它导致的视力损害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严重。
虽然现代医学技术能够闭合90%以上的黄斑裂孔,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手术后未能获得满意的改善效果。传统的自体视网膜移植可以提升闭合率,但也会造成视野缺损。
近期,科学家们首次在猴子身上成功应用人类干细胞修复黄斑裂孔,这为难治性黄斑裂孔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那么,干细胞技术是如何帮助修复视网膜的?它是否可以改变我们未来的治疗方式,让更多人重见清晰的世界?
01
黄斑裂孔通常由视网膜和眼内胶状物质的分离引起,撕裂发生在中央凹区域,导致中央视觉模糊。虽然大多数病例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但约10%的患者在手术后仍存在视力障碍。
传统治疗手段,包括从患者视网膜边缘采集组织并移植至中央区域,虽可实现一定程度的修复,但会产生视野边缘的盲点,且难以恢复完整视力。因此,难治性黄斑裂孔亟需新的治疗方法。
02
日本研究团队借助干细胞开发了实验室培养的视网膜薄片,通过这些类器官进行移植,模拟原始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
科学家们在一只患有黄斑裂孔的日本猕猴身上进行了测试,移植过程中利用人类干细胞生成的视网膜片修补了裂孔区域,这类似于用“补丁”修复撕裂的衣物。
这一创新的移植方法在裂孔修复和视力改善上表现出积极效果,并首次展示了干细胞移植在视网膜修复中的潜力。
03
尽管移植过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术后发生了轻微的排斥反应。研究团队通过类固醇抑制免疫反应,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排斥反应可能与移植的跨物种特性有关。对于人体应用而言,干细胞移植在免疫兼容性上会相对更安全,免疫风险也更可控。
04
研究显示,黄斑裂孔闭合可能是眼球结构恢复的主要原因,而非干细胞直接参与了视觉处理。
研究团队通过术后检测发现,猴子的视网膜上新发育的细胞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但尚无法确定这些移植细胞是否与原有视网膜形成有效连接。
换言之,裂孔闭合带来的眼部结构恢复是视力改善的关键,而移植细胞对视觉功能的直接贡献尚待进一步研究。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