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是一种通过从患者自身或供体获取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后,再利用特定的移植技术将这些细胞引入患者体内,以修复和替代受损细胞与组织,促进其再生,从而改善症状的修复方法。
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的干细胞类型包括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
01
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元。
一个人从诞生到发育,实际上是干细胞自我复制与分化的过程。干细胞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正是基于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为细胞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主要特性包括:能够长期存活和持续自我增殖;具备跨系和跨胚层分化的能力,显示出极强的可塑性;并具有化学趋向性,即归巢效应。
02
干细胞的概念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8年首次提出,随后俄国科学家亚历山大·马克西莫夫在1908年提出“祖细胞”假说,为干细胞研究奠基。
20世纪中期,科学家确认骨髓细胞具有再生能力,标志着干细胞的存在。
1968年,骨髓移植用于临床,干细胞开始应用于医学。
1998年,科学家分离出人类胚胎干细胞。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研发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开创了再生医学的新途径。
21世纪以来,干细胞在糖尿病、神经损伤、红斑狼疮和肝病等多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人体牙齿中发现了新的牙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干细胞疗法提供了新的来源。
03
各种类型的干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当前正广泛用于临床试验和治疗中。以下列出干细胞治疗的疾病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