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赶快点击蓝字关注吧~
东 方 新 韵
让写作
成为习惯
让灵魂
拥有温度
又是一年麦穗黄
文/李玉红“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哼唱着歌曲,我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情舒畅。放眼望去,麦浪滚滚,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金黄色的麦穗在风中欢快地跳跃,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任思绪飞扬,回到童年的麦收季。麦收前十几天,生产队长就安排准备场院。大人们先把地稍翻一下,浇上水,再洒上点麦浪,用碌碡把地面碾轧结实。碌碡是石头做的一个圆筒形的农具,拉起来很沉,是个力气活。轧好的场院光滑结实,晚上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晚饭后,我们在上面做游戏,追逐打闹,一直到父母来催着回家睡觉还玩不够。
“麦熟一晌”。小麦成熟很快,麦收季节人们紧张而忙碌。俗话说“争秋夺麦”,庄稼人必须与时间赛跑。每到这个时节,天气多变,若遇上狂风暴雨,一年的收成便会缩减不少。天一亮,就听到生产队长的哨声响起。大人们头戴草帽,手拿镰刀,腰间挂着一捆草绳,来到田间地头,你一畦,我一畦,来一场割麦比赛。锋利的镰刀割下沉甸甸的麦穗,辛勤的汗水洒在炙热的大地上。割完一畦,人们直起腰,回望身后一捆捆麦子,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父母下工时带回几把青麦,做饭时放在灶前燎熟,搓出麦粒给我们吃,那浓浓的麦香是我童年吃过最美的零食。
麦子进了场院,堆成一座座小山。我们爬上爬下,欢乐无比。惹得在一旁割麦秸的母亲们对着我们大声呵斥。我们跑过去帮她们梳麦叶,抱麦秸,一会又哄的她们合不拢嘴。她们将梳下麦叶的秸秆割下麦穗,捆成一个个金灿灿小麦秸个子。等过了农忙,哪家修屋顶,这些麦秸个子便派上了用场。
那时候我们都放麦假。印象最深的是老师们领着我们捡麦穗。“放坡了,放坡了……”听到有人一喊,我们便争先恐后地跑到收割完成的地片里。不管饱满的还是干瘪的,完整的还是残缺的,只要是麦穗,我们就捡。不一会我们的筐子都满了。经过我们一通地毯式搜索,颗粒归筐了。来到生产队交上,会计给我们过了秤。老师说卖的钱开学后给我们发新本子,新铅笔。这下每个人都干劲更大了,挎上筐子又奔向又一块田地。
扑楞楞,一只野鹌鹑从田埂上飞出来,把我吓了一跳。不远处传来一只布谷鸟清脆的叫声。又是一年麦穗黄,丰收在望。过几天,联合收割机一响,千万顷麦子用不了几天便颗粒归仓。那热火朝天的麦收情景,是我童年最美好的一段记忆。
主办:东方散文杂志社
承办:山东省淄博市残疾人文化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澳大利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山东省淄博市齐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社长:谭延明
顾问:林非 许晨 憨仲
主编:兰心
编委:杨玉泰 白冰 国哥 陈庆连 张广利 丁素
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
温馨提示
1.来稿限原创首发作品,拒绝一稿多投,凡是一稿多投者,一经弹幕,将列入不守诚信行列,不再选用其作品。
2.来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如有高清配图也一并发来,十天内微信平台未刊发可另投。
3.今后纸刊所有文章均从东方散文杂志、东方新韵、东方文韵三个公众号选登。
4.文章图片除标明作者外,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之处请留言告知作删除处理。
欢迎关注大雅散文东方新韵,这是一个有历史责任担当的平台;欢迎加入东方散文,这是一本有民族文化传承的杂志。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