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赶快点击蓝字关注吧~
东 方 新 韵
让写作
成为习惯
让灵魂
拥有温度
无限率真根性 一片赤诚师心
——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文/许春苗
一直以为丰子恺先生的文字禅机甚深,所以久不敢翻阅。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得遇《缘缘堂随笔》,即爱不释手。
因为自己是教师的缘故,也便读了很多的书。诸如教学理论与方法、教育心得与随笔等等。然大都习得一些生硬的技法,运用起来多有“东施效颦”之嫌,自然不能得心应手。所以,我一直渴求可以有一本书,能让我真正领略到所谓的“师心”究竟是什么样子。而今,《缘缘堂随笔》着实让我豁然开朗。
《缘缘堂随笔》只是小小的一册书,35万字左右,很薄,所收文章也不多,但篇篇朗朗上口,意境涵远,尤其是洋洒其中的“率真”之气,更让人不觉欣然钦佩。
先生的“率真”之一,体现在其对儿童、童心的珍视与呵护上。
其《梦痕》中一段:“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游戏中在门槛上跌破了头颅而结成的。相面先生说这是破相,这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曰“梦痕”。因为这是我的梦一般的儿童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的痕迹。由这痕迹可以探寻我的儿童时代的美丽的梦。”原本“破相”的“疤痕”却成了富有诗意的“梦痕”,倘非童心真挚,怎得语之?
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先生更率言道:“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 ‘含蓄’、 ‘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 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
《儿女》中又说:“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
记得清代戏曲理论家李笠翁曾经说过:“人能以孩提之乐境为乐境,则去圣人不远矣。”而丰子恺正是“以孩提之乐境为乐境”,可见其品格之高尚了。
我们常说,教师要体谅孩子的心,“要蹲下身来与孩子平等对话”, “要以学生的名义解读学生”……可真实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教师却依然在用成人制定的所谓的“纲纪”、“准则”来“规范”孩子的言行,美其名曰“立规矩”。甚至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就应该勤于学习,以弥补自己在知识上的无知;学生就应该适应社会,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让自己通过社会化而走向成熟。然而,先生的文字却让我们不禁反思日常这“不自然的、病的、伪的”教育行为,该何其汗颜?
先生的“率真”之二体现在他为人、为文的坦诚上。
其《春》尤为独特:“春,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 “然而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我积三十六年之经验,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小楼一夜听春雨’,其实没有什么好听,单调得很,远不及你们都会里的无线电的花样繁多呢”。“‘红杏枝头春意闹’,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了,肉眼也不易认识。”……
因为丰子恺先生的画中多杨柳,所以就有人说他喜欢杨柳。可是,先生却在《杨柳》中坦言:“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杨柳,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深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假如当时人们在湖边种荆棘,也许我会给屋取名为“小荆棘屋”,而专画荆棘,成为与荆棘有缘,亦未可知。”
我们教师常教学生要真实为人、真实为文,可是,何谓“真实”?先生的文字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有什么写什么,想什么说什么,出己性灵,任意为之,则都会是好文章。就如王静庵所说“有真性情、真境界则自成高格”,林语堂也说过“作文无他,放其真而已”。
先生的“率真”之三,表现在其对艺术的赤诚上。
先生在《美与同情》一文中说:“画家的心,必常与所描写的对象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而徒事手指的刻划,决不能成为真的画家。”我们教师的心何尝不需要与我们的学生“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 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而徒事手指的刻划”,也决不可能成为真的教育家!
在《艺术的效果》一文中,先生还说:“有人说这些文学是画饼充饥,聊以自慰而已。其实不然,这是理想实现的初步。空想与理想不同。空想原是游戏似的,理想则合乎理性。只要方向不错,理想不妨高远。理想越高远,创作欣赏时的自由之乐越多。”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不是梦,但,教育永远不能没有梦”,可是很多教师却在日复一日、日显枯燥的教学中失去了对事业的激情、对理想的追求,失去了对自己心灵无时无刻的反省与洗涤,只是板着“师道尊严”的面孔,将教学视为“奴隶的任务”罢了。如果,我们也曾是或者正在沦为这其中的一员,那么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共同记住先生的这句话:只要方向不错,理想不妨高远。理想越高远,我们教育创新的自由之乐也便越多。
先生在《子恺漫画选》自序中说的一句话尤其让我深思:“我对于我的描画对象是‘热爱’的,是‘亲近’的,是深入‘理解’的,是‘设身处地’地体验的。”我们只知道先生是一代宗师,对其各方面都突出的艺术成就高山仰止,殊不知,其大成就的背后并没有什么玄机可言,唯“热爱”、“亲近”、“理解”、“设身处地”而已。如此想来,我们一直苦苦寻觅的“师心”岂不也就只是:对我们的教育对象“热爱”、“亲近”、深入“理解”、“设身处地”而已么?
“无限率真根性,一片赤诚师心”,读《缘缘堂随笔》,所谓“师心”,我已不惑!
作者简介:许春苗,女,1982年出生,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工作之余,热爱散文创作,作品多以人生感悟、心灵絮语、乡情小品等素材为主,时有作品散见《中国青年》《人民政协报》《大众日报》等杂志报刊。
主办:东方散文杂志社
承办:山东省淄博市残疾人文化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澳大利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山东省淄博市齐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社长:谭延明
顾问:林非 许晨 憨仲
主编:兰心
编委:杨玉泰 白冰 国哥 陈庆连 张广利 丁素
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
温馨提示
1.来稿限原创首发作品,拒绝一稿多投,凡是一稿多投者,一经弹幕,将列入不守诚信行列,不再选用其作品。
2.来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如有高清配图也一并发来,十天内微信平台未刊发可另投。
3.今后纸刊所有文章均从东方散文杂志、东方新韵、东方文韵三个公众号选登。
4.文章图片除标明作者外,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之处请留言告知作删除处理。
欢迎关注大雅散文东方新韵,这是一个有历史责任担当的平台;欢迎加入东方散文,这是一本有民族文化传承的杂志。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