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 山东 憨仲‖全心全意

文摘   文化   2024-09-08 21:11   山东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赶快点击蓝字关注吧~

东  方  新  韵

让写作

成为习惯

让灵魂

拥有温度


文轩随风远行  

                  全心全意
                    文/憨仲


8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演讲,至今读来仍意味深长。一一题记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有件事总是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古稀老人,一个颠着三寸金莲的古稀老人,一个大字不识半箩筐的古稀老人,是凭着什么样的魔力背过了数千字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事发生在村中槐树林召开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上。苦大仇深的陈大娘倒背如流《为人民服务》整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牢牢记住了“张思德”“全心全意”的关键词,成为我日后坚定不移服务社会的人生信条。


张思德,四川仪陇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历经红军长征、大生产运动及数次战斗,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却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而赢得了伟人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其光辉形象幻化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里程碑。日后,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也成为影响我整个人生的偶像与榜样,每每遇到他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时,总是以其英雄事迹为标杆,尽心尽力的去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因此荣获了张店地区“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 



拜谒张思德不死的灵魂,始终是摇曳心头的一个梦境。年轻时,忙工作、忙事业,忙得不可开交,除了没时间,关键还囊中羞涩。几十大毛的死工资,家里还等米下锅呢。退休后,又忙着照顾老娘、忙着长病,特别是这令人生畏的脑中风,一长就是30载,给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日前终于下定决心,在“拐棍老伴”的照顾陪同下,辗转常山、太原、西安数地,坚定不移地踏上了古城通往陕北的列车,去革命圣地寻找心中偶像留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光辉足迹。


按照事先的盘算,首先目标就选定了位于安塞区高桥镇洛平川村的张思德牺牲地,这里是奠定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的发韧,是确定立党治国根本宗旨的肇端,在我心中具有高山仰止的非凡意义。孰料计划不如变化,当我乘坐通往志丹县城乡公交来到延安城西的高桥镇时,热情的村民告诉我:由于连日暴雨不断,通往张思德牺牲纪念地的多处山路、桥梁被毁。因之,沟庙梁山下的张思德生平事迹陈列馆、炭窑遗址和纪念广场均与我无缘谋面。不过,当我翘首南望之际,80年前几乎是等同季节和日期所发生的一幕浮现眼前:张思德响应中共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到距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楼坪乡石峡峪烧木炭。9月5日这天,天上正下着大雨,他带领突击队员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突然发生崩塌。危急时刻,张思德把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泥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



其实,张思德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并非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其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就是事事处处为别人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枣园革命旧址我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张思德在给毛主席当警卫员期间,他发现主席有着夜晚工作的习惯,为了不打扰和惊动主席写作及考虑问题,在他值班时都是脱掉鞋袜赤着脚来回巡逻,其细心程度可窥见一斑。由此及彼,置身安塞地界的我在想:张思德的肉体凡身已经离去,他的不死魂魄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尽管有些唯心主义意识,我却笃信人的灵魂是存在的。也许,张思德的在天之灵已经看到了我行动不便的残障身体,他想借助天意来阻止我去看望他的行动。不过,曾多次去过洛平川的焦大哥告诉我:张思德牺牲处并没啥看头,除了介绍他苦难童年、战斗历程、光辉篇章和精神永存的生平事迹陈列馆,就是牺牲地的炭窑遗址,还有个竖立着张思德雕像的纪念广场。虽然,焦大哥说的有些轻描淡写,可是他哪里知道我心中崇拜英雄的渴望呢?不过,面对着乡亲们“道路泥泞”的好言相劝,一根筋的我也只好打了退堂鼓,无奈地将自己的念想留待来日。



毛泽东得知张思德牺牲的噩耗后,心情是异常悲痛。他不但亲自题写“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还嘱咐警卫连给张思德开个追悼会。当我来到与枣园革命旧址一墙之隔的“为人民服务广场”时,真切感受到了毛泽东那震耳发聩的精彩演讲。依山而建的浮雕墙,以细腻写实的刀法将张思德短暂人生的勇敢、坚韧、勤劳、忠诚、刻苦等闪光点凸显出来。毛泽东高度赞扬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的《为人民服务》演讲稿,一并镌刻于同浮雕墙浑然一体的石墙上,墙壁前张思德身背木块负重前行的雕塑像,栩栩如生出他在安塞烧木炭时的瞬间定格。时常到此休闲的杨大哥告诉我:张思德塑像处就是当年毛主席演讲《为人民服务》的讲台,大约两米左右。当时的会场并不算大,顶多有今天的一半,参加追悼会的人员不足百人,都是警卫连的战士。会场一侧的自然石上《“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碑记》的文字,完整记录下张思德追悼会场的面积、设置等情况。尤为耐人寻味的是,张思德塑像前的会场中央铺设有29颗红五星组成的直道,寓意着他闪闪发光的人生履痕。当我仰望着山巅之上毛泽东手书的“为人民服务”大字时,蓦然间感觉有一浑厚的声音穿越时空不期而至:“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声如洪钟,震耳发聩。



人所共知,不朽篇章的《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的即兴演讲。在枣园毛主席旧居的展柜里,我见到了他老人家在此修改、定稿的《为人民服务》印刷品。据说,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作了一个多小时的精彩演讲,内容十分丰富,是一次启发性非常强的讲话。在场的秘书陈伯达被毛泽东的讲话所感动,便把讲话内容记录下来,作为自己学习的范本。追悼会过后,陈伯达反复研读这篇讲话,倍感深受教育和启发,认为对全党有着广泛的教育意义。于是把毛泽东讲演记录加一整理,呈其审阅,并提议在《解放日报》发表。毛泽东表示,这只是即兴讲话,有些随便,就不要发表吧。陈伯达一再强调,讲话中为人民服务的主题思想,发表后定会让更多人受到教育。毛泽东略加思索说:好吧,我看看再说。入夜,毛泽东把陈伯达记录的几十页纸文稿通读一遍,想到张思德身上体现的这种精神是全党的精神财富,确实应该大力倡导。但是记录稿有15000字之多,有点太长。故然内容很重要,如果发表的话,还是以短文形式最佳。于是他对文稿进行一遍遍删节压缩,从8000到5000字,又从5000字到3000字,至此尚不满意的毛泽东又反复删节,最后仅剩下1000多字。几天后,毛泽东对这1000多字再次润色,最后压缩至757字,才觉得可以定稿。初始陈伯达拟定的标题是《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觉得该标题不能突出其精髓,于是便将原标题划掉,在文章上方写下“为人民服务”作为标题。由是,日后成为我党、我军、我国人民的精神财富的《为人民服务》,就是在毛主席精益求精中形成的。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在了解到《为人民服务》面世的经过后,不仅仅对该篇文章敬畏有加,亦对毛泽东的为文态度更加崇拜。



回眸着张思德追悼会操场上那两排耸入云天的粗大白杨,俨然张思德的战友在列队为其致敬。尽管杨大哥反复告诉我:当时胡宗南的军队经常对枣园进行轰炸,中央首长在相距2公里左右的另一住处才是毛泽东修改《为人民服务》的地方。其实,余认为:她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这些对于其价值所在并不重要了。


延安之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洗礼,让我心清目明、仰之弥高。


作者简介:憨仲,山东淄博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淄博市残文联副主席、《东方散文》杂志总编辑。出版有“乡村三部曲”、“齐风三部曲”、“杖行三部曲”等文学专著20余部。



主办:东方散文杂志社

承办:山东省淄博市残疾人文化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澳大利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山东省淄博市齐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社长:谭延明

顾问:林非   许晨   憨仲

主编:兰心

编委:杨玉泰  白冰  国哥  陈庆连  张广利  丁素

投稿邮箱:dfsw123456@163.com

                    温馨提示

1.来稿限原创首发作品,拒绝一稿多投,凡是一稿多投者,一经弹幕,将列入不守诚信行列,不再选用其作品。

2.来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如有高清配图也一并发来,十天内微信平台未刊发可另投。

3.今后纸刊所有文章均从东方散文杂志、东方新韵、东方文韵三个公众号选登。

4.文章图片除标明作者外,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之处请留言告知作删除处理。 

欢迎关注大雅散文东方新韵,这是一个有历史责任担当的平台;欢迎加入东方散文,这是一本有民族文化传承的杂志。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


东方新韵
《东方散文》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