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南的种子吹到塞北
张茗智
(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大一)
7月20日晚,作为实践团中最后离开内蒙古的成员,我坐上从包头出发的火车,启程返回我的家乡。历时六天的实践活动终于在满月的光辉与火车车轮和铁轨的碰撞声中进入尾声。
我们的暑期实践活动丰富、充实,让我感受很深。离别的不舍,是此次实践活动给我留下的最直接的感受。短短几天之内,实践团的成员们心里已经有了深深的牵绊。在六天繁忙而紧张的旅途中,实践团的师生携手并行,迎难而上,共同为每一站的每一堂课奉献自己的精力、智慧与热爱;在一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我们互相支撑、互相帮助,共同为精彩的课堂瞬间凝入了漫长的练习与打磨时间。一同工作的经历使我们成为了同心齐行的同志。在实践活动的间隙里,我们敞开心扉,分享彼此的真情;真诚之心打破了年岁与身份的隔阂,我们更成为了彼此陪伴、相互信任的亲人。同志与亲人之情,是凝聚团队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团结一心,支撑着我们走完了全程,并在一路上完成推普与弘扬传统汉字文化的任务。此行,老师与同学们将青春的热情抛洒在祖国的边疆,将一粒粒种子播种在塞北大地上的一颗颗心中。
我们此次所弘扬的传统文化本身,同样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在活动开始前,我作为非相关专业的学生,首先需要理解清楚我们即将要传播的知识与文化,通过学习与思考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我能有机会离传统文化更近一步,离深厚的人文底蕴更近一步。我能够穿越千年岁月,通过古文字窥探祖先对于世界的看法,因而感叹于中华文化千百年不曾间断的血脉;我可以在诗词中徜徉,在声律与意境之美中感受古典文化的隽永或豪放,被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多元所震撼。总之,此次活动让我更加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使我更加自信、从容。
推广普通话,是我们此行在内蒙古的主要工作。我们的方式是以古汉字文化与古诗词为媒介,让普通话与中华文化扎根在当地小朋友与家长的内心,以顺畅的通用语言架起祖国南北、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的桥梁。在推普的过程中,我首先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感召力与普通话教育的成功。在我们所走过的地方,普通话已经成为了当地人们(至少是年轻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时,当地的小朋友们在和我们的热情互动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古诗词与古汉语基础,可见他们从小成长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之中。其次,我们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互动中,也对于中华文化本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清楚地认识到,普通话是方便中华民族大家庭相互理解、认同的工具与文化符号,而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则分散在祖国各地、各民族文化中,藏在方言、饮食文化、文物与典籍,以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中;而我们所传播的文化,也主要是来自中原的汉文化。最后,尽管我们是主动去当地进行文化推广的一行人,文化的熏陶永远是双向的,实际上我们收获了更多。旅途的最后两天,我们说话时都不自觉带上了浓厚的鼻音;我们在当地人的讲述中了解了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这些现代城市发展的轨迹,从当地的文物、典籍中看见了与中原文化迥乎不同的塞北文化的壮阔历史与多民族交融的壮丽诗篇。我们在秦长城调研时,从野草、劲风、折断的旗杆、满地的碎砖中领略到了当地粗犷、豪放的独特自然风光,也在开展亲子课堂的过程,从当地亲子热情友好的互动中感受到当地人们的热情、好奇与对生活、学习的热爱。由于方言口音的相似与当地老师的热情招待,我更是在内蒙古感受到了回家般的温暖与亲切。这些有关内蒙古、关于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让我对这里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回顾此次实践活动,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获得了登台讲课的宝贵经历,收获了与老师、同学、师兄、师姐之间的真情;而且学习了当地的文化与历史,丰富了自己的见闻,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与真实的社会亲密接触,从深度的“社恐”成长为主动勇担责任,开始学会替他人着想的成年人。此次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的种子从江南吹到塞北,也让我们这些“种子”短暂停驻在祖国边疆,吸收多元文化的光辉雨露,感受真实生活的风雨与阳光,一路成长,一路奉献。它将成为我生命中一段永恒的乐章。
2024年7月23日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尊敬的朋友:
您好!
值此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上海交通大学)”获批并建设之际,谨此约稿:凡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题相关的通识类论文或学术论文,已经发表或原创首发不限,篇幅长短均可。敬请各位朋友不吝赐稿,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工作。
来稿请备Word和PDF两版,以方便编辑和校对。首次来稿,请附二百字左右个人小传(包括联系方式)。
收稿邮箱:yywzsjtu@163.com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上海交通大学)
2024年5月
——END——
撰稿 | 张茗智
编辑 | 彭湘君
校对 | 张思琪
审定 | 张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