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如:我所了解的陈伯达,他的人生所关注的只有这两点

文摘   历史   2024-11-29 21:21   云南  

卷首语


要一下子就看清陈伯达,这个矛盾的历史人物,是很难做到的事。那么,我们就从那些生活小事,以及曾经和他共事的人的评价中,来了解这个矛盾的人物。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伯达是一个显赫一时的人物,那么,本文就着重叙述他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生活状况。

01

李景如,五十年代初的时候被分配到陈伯达那里工作,八十年代的时候, 曾有媒体曾采访过他,从他口中得知了陈伯达的另一面人生。

李景如刚到陈伯达那里报到的时候,就出了一点点小状况。

按照惯例,他称呼陈伯达为“陈部长”,一听得这个称呼,陈伯达脸色立马就垮了下来,让他不要称呼自己什么“部长”之类的。

“我曾经当过教员,你就直接叫我陈教员吧”

听得领导这么说,李景如也就只好改口叫“陈教员”了,不过这个称呼怎么叫怎么别扭,好在时日一长,也就习惯了。

对于在陈伯达身边工作的人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很难听得懂他那一口闽南普通话。这也没得办法,只能是硬熬时间了,待得久了,也就多多少少听得懂一些了。

在李景如眼里,陈伯达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他常年四季都戴着帽子。陈伯达戴帽子挺讲究,会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款式的帽子。

春、秋和冬这三个季节,他戴着的是比较厚实的鸭舌帽,或者是干部帽;在夏天,就戴一顶透气的网眼帽子。就连睡觉,他也要戴一顶睡帽才睡得着,刚开始他就随便找了一顶破旧的棉帽子,睡觉的时候戴着,后来妻子刘淑宴给织了一顶毛线睡帽,这才换了新睡帽。

外人常常误以为是陈伯达头秃,用帽子来遮丑,其实不是,而是陈伯达上了年纪,最怕感冒。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感冒,就会影响身体,耽误工作”,于是乎,他才时刻注意保持脑袋的温度。

也正因为怕头冷的缘故,所以他几乎是不洗头的,就是用篦子,前后来回的过一遍,就当是打理头发了。

好在他发量比较稀疏,所以即使不洗头,除了稍微有些油之外,其他也倒还好。

02

作为一个文人,虽然身居高位,显赫人物,但是陈伯达身上还是保留着文人的秉性。所以在吃和穿这两方面,他倒是没有什么讲究,只要不显得邋遢,看起来干净整洁就成。

他着装的标配是一套中山装,一般只有蓝色或者是灰色两个款式,平常脚蹬一双布鞋。他的布鞋都是李景如帮忙买的,只要李景如穿着觉得稍微有些紧,给陈伯达穿,尺寸就正好。


陈伯达就只有一双皮鞋,那是在接待外宾的时候,才会见到他穿着皮鞋。

这双唯一的皮鞋已经有了不少年头,尽管每次穿的时候,李景如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刷得干干净净,但那些布满年头的褶皱,却是怎么也抹不平的。

其实陈伯达的经济条件并不差,位居新中国第四号人物,工资自然不低;除了工资,他还另有稿费收入,只不过作为一个文人,除了嗜书如命之外,其他都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身外之物了。

他常去琉璃厂那边淘一些古书,坐着小汽车过去,停在不远处,然后下车自己去转悠,不允许旁人跟着。

闲暇之余,就是练练毛笔字,不过他有个习惯,就是写的那些个毛笔字,都是写完就撕碎。他也不大愿意到处给人题字什么的,觉得这样太招摇,搞不好容易惹来是非。

除了练字,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了。

陈伯达得势的时候,家中藏书六万多册,他看书的姿势很随意,要么躺着看,要么坐着看。有时候还会摇头晃脑,一双手和一双脚还会无意识地打着某种节拍。

看到兴头上,口中会蹦出一嘴闽南话,在李景如看来,这个领导那一口听不懂的语言,就像是唱歌一样颇有节奏。

陈伯达晚上睡觉很晚,如果没啥特别的事,第二天也会很晚才起床,早睡早起确实是很难做到的事。

03

陈伯达的一日三餐都是由李景如负责,陈伯达夫妻吃的是小灶,陈家其他人和工作人员吃的就是大锅饭了。

李景如每天都要到小灶厨房取餐,走大约半里的路程,给陈伯达夫妻送饭。

陈伯达夫妻使用的那个年代常见的铁饭盒,没有单独自带碗筷,倘若是在冬天,李景如就会在铁饭盒外面罩上一个棉被套,这样饭食就不会凉了。两夫妻吃的菜不多,固定搭配是中午和晚上都是三个菜,早餐就是馒头、青菜、两个白水煮蛋,和一小碟豆腐乳。

作为一个福建人,他的菜谱上没有广东人,比较爱吃海鲜,像什么鱼、虾、螃蟹之类的,经常出现在他的菜谱上面。

肉丝炒米粉和清炖母鸡也是他常吃的菜肴,他的口味比较清淡,辣椒和大蒜是不能出现的。当然了,也不是什么海鲜他都吃,有一次李景如让厨师做一道“清蒸甲鱼”,让陈伯达知道后,他赶紧说这是“王八鱼”,不吃,去退掉。

这两夫妻的菜谱一般都是头天晚上送来,让陈伯达自己点菜,后来点菜这事就由妻子刘淑宴来弄了。

等李景如在两夫妻身边待久了,也知道他俩的口味,点菜这事就交给了李景如。

在李景如看来,他这个领导的生活单调得有些枯燥,没有什么色彩,就像是黑白色一样的机械重复。

烟酒不沾,还不喜那一股子烟味,倘若有客人抽烟,他不会当场制止,只要客人一走,他就立马打开窗户透气。

至于酒,在一些正式场合上,他也只会喝葡萄酒。觉得葡萄酒养胃养神,其他酒在他看来,就是洪水猛兽,只会袭扰心神,扰乱人的精神力。


04

回到正题,陈伯达身居高位,却又缘何如履薄冰呢?

从上面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中,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到什么呢?

在我看来,或许是我多想了吧,我觉得越是简单纯粹,重复单调的生活节奏,越不会激发人内心的欲望。

欲望是很可怕的东西,特别是对于手中有权有钱的人来说,一不小心就陷入生活的陷阱和糖衣炮弹。

诱惑太多,一不注意就会导致生活太过于丰富多彩,一下就沉沦了进去。

也或许是他本身的文人秉性,也或许是他本来就喜欢这种清心寡欲的生活,对于陈伯达来说,这种清心寡欲,有一种稳妥的安全感。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是如何发达的,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保住已得的声名。

有一次,陈伯达急着出门,等走到门口才想起天冷,要加一件外套。

但是一时半会又找不到那件外套,陈伯达就连声说道“不找了,不找了,来不及了”。等李景如找到外套的时候,陈伯达居然连汽车都等不及,徒步就往外走去了。

不用猜,李景如也知道他是要去勤政殿。但是怕陈伯达着凉,李景如想了一下,还是骑着自行车去到勤政殿,给领导送去了外套。

等陈伯达回来的时候,脸色变得很阴沉,用很严厉的语气告诉李景如:“以后不要往那送东西,注意影响!”

在陈伯达眼里, 伟人对自己的看法至关重要,他不能因为任何一丝的小细节,破坏了自己在伟人那里的形象。

因此,他多次嘱咐过身边所有的工作人员,不管他在干什么,只要伟人找他,必须第一时间通知他。而一旦看到陈伯达急冲冲地出门,工作人员就知道这多半就是去勤政殿了。

生活越单调枯燥,充满机械的重复性,就越不会出错;和他的生活一样,政治上的陈伯达谨小慎微,一味迎合,生怕说错话做错事,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

他对身边工作人员的生活很少关心,他所关注的只有两点,一是工作人员如何为他服务,二是他如何服务好主席。”李景如这般总结自己的这个领导。

贱议你读史
八零后老腊肉为你说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