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长贵:关于戚本禹的描述,有的文章里存在不实之处
文摘
历史
2024-11-06 00:26
云南
作为江青的第一任秘书,也曾在戚本禹手底下工作过的阎长贵,这个经历过往事的过来人,自然比我们这些普通人知晓更多的事情。一些讲述戚本禹的文章当中,在阎长贵先生看来,有很多细节上的描述是不对的。于他看来,这些描述者就不了解其中曲直和缘由,而是凭借着主观的臆想去揣测,会误导不少不知情的读者。要经过戚本禹才能见到伟人?
1966年5月,戚本禹取代田家英管理着政治秘书室的工作,由此,他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关于戚本禹高光的这段时期,有的文章里面的表述就显得有些言过其实了。譬如《党史博览》2005年第七期刊发的文章《戚本禹沉浮录》里,在阎长贵看来,关于1966年的戚本禹,表述得有些夸大了。对于这段内容,阎长贵这个过来人认为基本上是对的,在田家英去世后,取而代之的戚本禹确实是成为了中枢的机要人物,地位也显赫。不过,文章里对于戚本禹显赫地位,就显得有些言过其实了。“不久,戚本禹又成了主席和江青两个人的秘书......地位特殊......当时,就连陈伯达、康生要见主席,都要通过戚本禹”
这段话,在我个人看来,表述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戚本禹的履历里面,以及关于对他描写的众多书籍里面,都没有提及过,他是主席和江青的秘书。因此,阎长贵先生对这一段描述的质疑,我倒是支持的,他认为这样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戚本禹原来是在办公厅的政治秘书室工作,后来取代了田家英管理着秘书室。但是,这个“秘书室”虽然挂着“秘书”的名字,但是在这里的工作人员,所担任的角色并不是“秘书”。根据阎长贵的描述,这个秘书室,准确的说法是叫秘书局,是主席的一个秘书班子,其本质上是伟人的一个笔杆子智囊班子,主要是负责一些文字和整理信件的工作,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名义上并不是伟人的秘书。至于江青的秘书,在1967年之前她是没有秘书的,1966年的年底,她需要一名秘书,确实是考虑过戚本禹,想要他来担任自己的秘书。但是,被戚本禹以自己性格粗枝大叶给婉拒了,婉拒的同时,戚本禹顺势把阎长贵推荐给江青担任秘书。于是,从1967年1月开始,阎长贵就成为了江青的第一任机要秘书,随后的第二任秘书是杨银禄,第三任和第四任秘书分别是刘真和刘玉庭。因此,阎长贵认为,戚本禹给两人担任秘书,并不是事实。关于这一点,我个人也是赞同的,关于江青的秘书,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事实,在戚本禹的履历里,也查询不到他担任秘书的经历。至于其他人要见伟人,也要通过戚本禹,这一段描述是不是真实的,阎长贵也有些吃不准,于是,就这个问题他特意询问过戚本禹本人。那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戚本禹出狱后被安排在上海图书馆工作,退休以后就在家写作、看书。
阎长贵和他有着书信和电话往来,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戚本禹是这么回复的:不是很准确,但是又事出有因。我当时是秘书局副局长,江青要见主席,可以直接去,不需要通报;陈、康则要事先向一组的徐业夫或者汪东兴,或者其他的值班卫士,或吴旭君电话约定。——来源:《我们所了解的王、关、戚的一些史实》.阎长贵/王广宇.
从戚本禹的解释,能看出一点,他即使掌管了秘书局的工作,但并非一手遮天,根据组织原则,陈、康等人要见伟人,通常是写一个条子或者直接打电话给一组的徐业夫。徐业夫虽然是秘书局的副处长,从组织关系是归秘书局管理,也就是说,从组织关系上,戚本禹是他的领导。但是徐业夫是一名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他的资格比戚本禹老多了。因此,“陈、康”要见主席,才会通常给徐业夫递条子或者打电话。有时候,遇到特别紧急和重要的事情,“陈、康”二人还会要求戚本禹同徐业夫一起商量拿主意他们要见主席,一是直接打电话。有时也由他们的秘书打电话......因为在组织上徐业夫归秘书局管.....他比我级别高、资格老,但很谦虚,很尊重局领导,他对我的请求都能妥善安排......这就给人造成误解,其实陈伯达和康生是我的上级,他们要见主席怎么要通过我呢!——来源:《我们所了解的王、关、戚的一些史实》.阎长贵/王广宇.
戚本禹的这段话当中,“他对我的请求都能妥善安排”,这话里面的“请求”二字很值得玩味,他是徐业夫的上级,按常理,对下属下达行政命令,不应该用“请求”二字。这只说明一个问题,即使他当时掌管着秘书局,但是毕竟资历浅,也做不到一手遮天。面对徐业夫这种老革命同志,他也得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过,掌管了秘书局的戚本禹,确实是走上了自己仕途的高光时刻,可惜这个高光时刻只是昙花一现。
我最近比较喜欢看阎长贵先生的一些回忆书籍和文章,起初,我也是抱着存疑的想法去看的,虽然我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也不是一个过来人,但从众多的资料书籍里,也大概了解一个轮廓。而阎长贵先生的书籍和文章的诸多描述,和我脑子里的那个轮廓基本上是相符合的。因此,对于他的一些回忆的类文字,我个人觉得真实性是比较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