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那么,这场大讨论又是如何开始的呢?
其实,说到本质上,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归根结底要阐述的只有一个问题:反对个人崇拜,同时纠正过往的左倾错误路线。
随着一系列的拨乱反正工作的开展,未来的道路应该如何走,朝哪个方向走,这就是当时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困境。倘若思想上还是存在着偏差,那么往前走的方向一定也是会有偏差的。而当时的中国,已经经受不住折腾了,因此,哪怕是短暂的停下来,先把思想问题解决了以后,才能更好的往前走。
七十年代末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开始的。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凡是”理论是如何形成的?
1976年10月26号,华国锋首次提出来,凡是伟人批过的、讲过的不能批;在这个讲话的基础上,1977年2月7号,汪东兴把这个讲话的观点进行了浓缩和升华,正式形成了“两个凡是”的思想,以社论的形式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上。
这三本刊物在那个年代统称为“两报一刊”,舆论影响力很大,毫不夸张的说,是国家舆论的喉舌。
“两个凡是”提出来后,也不是平静如水,也有反对的声音。
1977年的4月10号,邓公就写了一封信给组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是专门针对“两个凡是”而言的:
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同年的5月3号,中央转发了他的这封信,这也就意味着,是肯定和支持他的这个观点的。
6月2号,在全军的政治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和深化了这个观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这是毛主席思想的出发点”
这也可以说是“实践检验真理”观点的雏形,这也是大讨论来临之前的预热。
直到1978年5月10号,党内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在第六十期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第二天,《光明日报》就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转发了这篇文章,由此正式拉开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大幕。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简单的说来是这么一回事: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通过社会实践来验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才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在否定“两个凡是”,因此,文章一经《光明日报》的转载之后,就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强烈的讨论。
打这以后,整个下半年的话题热度都围绕这个讨论开展,全国各地的主要报刊,都在刊登这方面的文章。有意思的是,就在其他报纸都在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系列评论文章时,《红旗》杂志却在这场思想大讨论之中,保持着罕有的沉默。
要知道,在舆论界和思想界,《红旗》杂志一直都是风向标,是弄潮儿;反倒是这次关于国家命运道路的时候,《红旗》居然不发声了,这也成了压垮《红旗》杂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闲话表过,在半年多的大讨论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思想,逐渐为群众和高层所接受。这场思想界的大讨论,也
客观的说来,这次思想上的讨论,对于当时端正思想路线,纠正长期存在的一些不好现象,譬如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等等,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