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长贵:吴法宪回忆录里面,有一些细节上的描述有误

文摘   历史   2024-11-20 22:15   云南  

引言

作为江青首任机要秘书的阎长贵,作为一个过来人,对于那个时代发生过的事情,是比我们这些普通人更为知晓内情和细节的。

对于吴法宪撰写的回忆录,阎长贵认为这本回忆录对于研究历史,是存在着一定价值和意义的。不过,对于回忆录下卷当中,关于一些史实方面的回忆和描述,在一些细节上有误。虽然整体上无伤大雅,但总归是有些瑕疵,会给一些人误导。

因此,就吴法宪撰写的回忆录存在的小瑕疵,阎长贵也写了文章作了注明,当然,他同时也表明只是从个人视角进行纠错。

这篇文章,我就和你一起去看看其中有哪些细节上有误。为了过审,文章内容中涉及教员的名字,我以“伟人”代指。

关于《红旗杂志》和“王关戚”的内容

在回忆录的第694页—695页,有这么一小段内容:

“(1967年)九月份,伟人回到北京,很快就跟陈伯达、江青等人就王、关、戚的问题打了招呼......到了十一月,伟人本来还想争取的戚本禹也被打倒了”

关于这一段内容,阎长贵认为时间上是有出入的,关锋和王力是在1967年的8月30号被正式隔离审查的,而不是书里记述的九月份。而戚本禹被打倒的时间也不是1967年的11月,他是三秀才当中最后一个被隔离审查的,时间是1968年的1月。至于为何书里为何会在时间上会有出入,阎长贵认为可能是时间久远,再加上作者的年龄,因此于时间这些细节上,回忆上就有了一些无伤大雅的疏漏。

当然,就这个问题,我个人是倾向于阎长贵先生的表述,因为我写过不少关于“三秀才”的文章,收集和翻阅过不少资料,对于这些时间节点也是比较清楚的。

回忆录里的第696页,对于姚文元有这么一段描述:

“当时,《红旗》杂志的主编是姚文元”

这个“当时”,指的是1970年10月18号,陈伯达被羁押后的时间点。陈伯达当时担任的职务颇多,其中一个重要的职务是《红旗》杂志的总编辑。

回忆录里说姚文元是“主编”,这个职务其实也就是“总编辑”,对于这个表述,阎长贵先生认为是不准确的,陈伯达被羁押后,作为全国舆论总管的姚文元,虽然接手管理《红旗》杂志,但是,并没有被正式任命为杂志的总编辑。

这个倒确实符合史实,从1970年十月,陈伯达被羁押后,一直到1976年的十月,这近六年的时间,姚文元虽然实际上管理着《红旗》杂志社,但是并没有被正式任命为总编辑。1976年10月,姚文元被隔离审查后,《红旗》杂志社也陷入了一段时间的“空窗期”,到了1978年的5月,杂志社才迎来了最后一任总编辑熊复。

关于“揪军内一小撮”口号的细节出入

我们所熟知的是,这个口号是由关锋执笔写的文章里提出来的,而关锋仕途生涯的终结,也正是倒在了这上面。

在吴法宪回忆录的第693页,对这段历史的表述如下:

“1967年7月25号晚......由关锋执笔,康生审定......在八月一号的《红旗》杂志社论发表了文章《无产阶级必须牢牢掌握枪杆子》.......从此,'揪军内一小撮'的口号响遍了全国。”

关于这段内容的描述,阎长贵认为这个口号并不是由关锋提出来的,早在1966年的《五一六通知》里,就有了明确的表述,并且提出这个观点的是伟人。而且关锋第一次提出这个口号也不是在1967年的8月1号,而是1967年的1月10号。

在闫志峰写的《1967年,“揪军内一小撮”风波始末》文章里,一些细节上的描述和阎长贵的回忆相同,我们来看看。

(1967年)1月10号下午三点,他们几个人(关锋、王力等)把《关于解放军报的宣传方针》打印出来,分送在场的领导人。

江青看了一遍,对关锋和胡痴说:“这是有关军队的事,赶快送林副主席审批!”

关锋等遂在报告上特别写明:“林总,江青同志嘱你速批。”

林彪在次日黎明批下了四个字:完全同意。上午,关锋等接到林彪办公室秘书的电话通知:林彪11日批:“完全同意”。

“揪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口号,就这样出笼了。

——来源:《1967年,“揪军内一小撮”风波始末》.《党史纵横》2005年9期.闫志峰

针对这个问题,我就进行延伸性的阐述了,当时伟人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部队里着实是出现了,一些经受不起糖衣炮弹攻击的人,止住部队的腐败问题,是迫在眉睫的事,伟人提出这个观点的出发点,就是在部队开展思想建设和工作。

但是,这让江青和林彪看到了一个夺取军权的机会,于是,由关锋在伟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归纳,最终提出了“揪军内一小撮”这个口号。而这个口号给军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当时出现了很多乱军的行为。

这完全背离了伟人最初的设想和目的,最初只是要拨乱反正,刹住部队里存在的一些歪风邪气。而在“林、江”那边却成了扰乱部队,火中取栗的夺权契机。最后,关锋这个执笔者也被二人推出来当了挡箭牌,成了被遗弃的棋子了。

声明一下,对于林帅,他为民族和国家做出的贡献和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只是在这件事上,是稍微有些欠妥的。

后记

限于篇幅,我就挑选这两处出入和你聊聊,目的嘛,也就只有一个,读史,还是得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比较阅读。

当然,以上也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也只是起个抛砖引玉的效果,倘若你感兴趣了,自己去搜索相关的内容,那我这篇文章也算没白写。

贱议你读史
八零后老腊肉为你说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