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昔阳县宋金墓简介
太行山中昔阳县,古称乐平,民国三年易名昔阳,上世纪以大寨村闻名。在古代,乐平县长期是太行山中的繁华之地。近年来,考古发现颇多地方文化遗存,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2013年以来,原中医院旧址改造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四座相对完好的宋金砖雕墓。在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文物部门的积极争取之下,原中医院旧址建设工程另选址重建,这处考古文物得以在原地保护。访古山西多年,县级对出土文物保护的如此重视情况还是首次看到。不仅如此,县里将其它工地发现的另外四座保存较好的同时代砖雕墓也得以搬迁至此。
M1八角墓
二、八角墓形制的起源
八角形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墓室建筑形制开始出现在北宋朝的中原地区 (包括河南的两京地区和两京以北的山西、河北一带 ) 和辽代兴宗重熙年间 (1032~1054年) 以后的辽属北方地区 。对于八角形墓室形制的流行一些学者纷纷指出是受到佛教的影响。追溯具有特殊含义的八角形制能够看到两条较为集中而清晰的线索。第一条线索是伴随着密教在唐代的传播而广泛流传开来的佛教经幢。经幢是唐代才出现的一 种多面体的佛教石刻其上大都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其主要形制即为八角形也有六角、四面体、圆形等 (形制与河南地区北宋墓葬形制相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属于密教的经典之一。此经在 7世纪下半叶得以迅速的流行是因为其 “ 不仅可祈求现实的利益永离病苦、延年益寿并且可免除因业障恶因招致地狱、畜生、饿鬼恶道的果报更可得佛授记尽 此生后可往生诸佛国土” 。此经兼济生灵与亡者强调 “ 持诵尊胜者而得以延命长寿及免除地狱之苦”。因此尊胜幢因其 “ 尘沾影覆” 的功效而广为流传。台湾学者刘淑芬女士对于经幢的来源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 “ 经幢的来源之一是北凉石塔;另外它的形制也和北朝迄唐以来建筑上所流行的八角柱有关” 。这是对经幢的八角形制来源给予一个较为直观的形象判断。笔者需要指出的是,北凉石塔的八角形塔基明确地显示出了八菩萨和八卦之间的联系。这也就是说佛教在传播的初期就和汉地传统的八方观念相互融合。八角形墓葬形制其形象直接的来源是经幢至瘗埋佛僧舍利的地宫和墓塔至民间丧葬墓室。三、M1墓葬的DNA检测结果
八角墓室
这是一座家族合葬墓,通过骨骼鉴定,M1-A年龄大概在20~25岁之间,M1-B、M1-C年龄大概在40~45岁之间,M1-D年龄大概在25~27岁之间。
M1-C(男)、M1-B(女)分别是家族中的父母,M1-D(男)、M1-A(女)则是家族中儿子和媳妇。
M1-C(Y-N1b2-CTS11808,MT-D4b2b2)
M1-D(Y-N1b2-CTS11808,MT-N9a3)四、Y单倍群N1b2-CTS11808的起源与分布
N-CTS11808约占中国男性人口0.1%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边疆地区,其中约22.04%为蒙古族,9.14%为满族,4.84%为维吾尔族,4.3%为哈萨克族。俄罗斯境内的楚科奇人、科里亚克人中亦有不少分布,一般认为N-CTS11808起源于东北亚地区,与历史上的肃慎、东胡柔然人有关联性。匈牙利不少阿尔瓦人贵族古DNA测出过大量的N-CTS11808。
N-CTS11808占中国男性0.1%
五、结语
晋阳县墓葬对研究金代女真人父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