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Nature上发表了一篇《Triangulation supports agricultural spread of the Transeurasian languages》的论文。
该篇论文的核心在于探讨和解析欧亚大陆东部,特别是东北亚地区,涉及日本、韩国、通古斯、蒙古和突厥等语系(统称为泛欧亚语系)的起源及其早期扩散的历史。这一问题在欧亚人口历史研究中一直备受争议,其关键在于理解语言扩散、农业扩张和人口迁移之间的复杂关系。
论文通过结合遗传学、考古学和语言学三个领域的广泛数据集,提出了一个统一的视角来解答这一问题。其中,语言学方面,论文分析了泛欧亚语系的基本词汇和农业畜牧词汇;考古学方面,建立了一个包含255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遗址的数据库;遗传学方面,则收集了一系列来自韩国、琉球群岛以及日本早期谷物种植者的古代基因组数据,这些数据与东亚其他地区先前发表的基因组数据进行了互补。
通过综合这些证据,论文挑战了传统的“游牧假说”,即认为泛欧亚语系的共同祖先和主要扩散与自青铜时代起从东部草原开始的游牧扩张有关。相反,论文提出了一个“农业假说”,指出泛欧亚语系的共同祖先和主要扩散可以追溯到早期新石器时代以来穿越东北亚的第一批农民。这一观点揭示了农业在推动泛欧亚语系早期扩散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揭示了自青铜时代以来广泛的文化互动如何掩盖了这一共同遗产。
九千年前后李文化先民作为四万年前田园洞人古东亚常染的同类群体,聚义明显的东亚各族血统的源头和中心。日韩、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向后李文化聚集,聚成一团。
第二支:裴李岗—后岗一期—大汶口系,起源于嵩山东,北向扩张到磁山区域,与北辛文化三者混合,成为后岗一期人群,一度扩张到河套晋北,后被庙底沟击败,一路难逃到了黄河南。使山东北辛文化往大汶口文化转变。标志基因N-CTS582>CTS962,全国人口占0.44%。
第三支:河北磁山—后岗一期—大司空(先商):起源于太行山东部燕山南,随后岗一期扩张到河套地区,有一部分与仰韶人群混合(C-F845),有一部分一直生活在河北太行山东麓,经历过仰韶大司空文化后,成为商朝人主体。主体基因C-M217>F9765,全国占比1.8%。
通过以上数据看出,6000年之前,仰韶人群到达该区域前,东夷人群主要分三支,全国人口占比2.6%,并不是中国主体人群。同时期,西北仰韶人群一支O-F8,全国占比15.7%,还有O-F46占比10%。可以看出,古东夷人群在竞争中是失败者,并不是很强势,父系遭受西部仰韶人群大量替换,但常染却得以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