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渑池鹿寺西遗址38名古人DNA证实了中国人基因稳定性
文摘
2024-07-30 16:11
美国
2024年7月,以马昊为第一作者,在Science Bulleti《科学通报》上发表了《Ancient genomes shed light on the long-term genetic stability in the Central Plain of China》《古代基因组揭示了中原地区的长期遗传稳定性》,通过对从西周到清代这3000年之间,河南地区70个古代人类的DNA数据研究,发现河南渑池鹿寺西遗址古代人群长期保持了基因的连续性。采样来自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鹿寺西遗址;包括70个个体,其中38个DNA数据质量较高,文章使用的古人时间分布图如下。
来自西周12个,3个男性,父系主要是O2a-F8(2个)和C2南(1个),距今2970±30年前,其中C2南的个体为C2-F10036,是一个疑似殷商王族后裔,但从其墓葬看,似乎社会地位只是平民,显示西周灭商后,商人王族同宗沦为普通平民。来自春秋的个体18个,5个男性,父系主要是C2南(3个),其次是Q(1个)和O2a-F8(1),根据以往的考古学数据,渑池地区在春秋时期,有一部分姜戎被晋国国君迁居到此,并与当地晋国国民混居,考古学者认为“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多为南北向,葬式有仰身直肢葬和屈肢葬两种”,其中仰身直肢葬代表了晋国土著,屈肢葬则多为被迁移至此姜戎,这些线索可能显示姜戎中C2南比例较高,Q更可能是晋国统治下的小方国(如此前发现的倗国),O2a-F8个体更可能是西周晋国人群的延续。秦代个体1个女性,唐代个体3个,其中男性1名,为O2-F46。清代个体4个个体,年代390±30年,全部为男性,其中编号为QM92W的古人个体,父系为O2a-F46-MF23213,与唐代的TM95号古人的基因O2a-F46-MF23213完全相同,疑似是这一唐代古人的父系家族,在当地父子相传至少一直遗传到了清代。另外三个清代个体为O2-F8(2个)和O1b-M95(1个)。文章通过常染色体的分析,发现自西周时代起(2970±30年前),一直到清代,当地人群(38个个体)保持了完全的稳定性,除一个个体外,并没有来自黄河流域以外的基因融入,在长达3000年的时间内(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算起是4500年),表现出了惊人的基因稳定性。从的论文对比采用的数据看,河南地区新石器晚期(距今4500年前),也与西周时期人群保持了一致,但这并不是说河南地区人群一直没有发生过变化,从人群对比看,新石器中期向新石器晚期过度的某一时点,河南地区还是发生过一次较为明显的人群迁移变动的,但此后人群依靠巨大的基数,在长达4500年的时间里,再未发生大的变动。在经历了多次民族大融合后,唐代个体和清代的河南渑池古人,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变现出与周代、秦代的任何轻微差异,也没有发现的北亚地区和中亚地区常染色体成分,这一现象在甘肃佛爷庙湾的汉-魏-唐平民墓中也存在,似乎历史时期这些民族大融合集中于统治阶级上层,并没有触及到边缘底层平民墓人群。唯一一个意外的个体是编号为QM60的清代个体,这个个体的父系为O1b-M95,常染色体表现出极高的华南成分,应该是一个疑似来自广西-广东-福建地区的古人。下图对比了自新石器晚期以来,河南地区各时期古人,发现除了1个清代南方个体外,其余所有个体,包括8个新石器晚期古人(距今4500年前)、10个西周古人、16个春秋古人、6个汉代古人、3个唐代古人、5个现代河南人,基因上表现出了惊人的稳定性,4500年以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