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看职场3- 柏林投了关键一票背刺了丁元英,郑健时到底算不算朋友

文摘   2024-12-15 14:53   四川  

这是 高梵师哥说职场 

第 225篇原创

注:

您的点赞、关注或转发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也是对我莫大的鼓励。最近公众号的推送机制有改变,需要将公众号设为“星标”才能准时收到推送,大家可以“星标”一下这个号,谢谢。


《天道》开头有这样一幕:

丁元英和肖亚文从北京飞柏林,参加的在索林特博彩公司的六楼硕大的会议室的私募基金会议。这次会议聚齐了私募基金的各个利益方,共计10人 分别是6个投资委托方,3个担保方:詹妮、韩楚风的代表李志江、郑健时,以及丁元英。

经过一年的运作,私募基金盈利丰厚,而大家齐聚并不是为了庆祝,而是丁元英由于个人原因打算解散私募基金。对于这个突然的决定投资方是非常不爽的,这一年的利润夸张点说堪比抢银行:私募基金投资回报率:82%,而且是资金非常大的前提下,1892万美元的投资经过11个月的运作利润是4280万马克。

六个投资方的代表出于利益不能持续的不满,拿出签署的合作协议的条款,发起了对丁元英资产冻结的投票:

私募基金合作协议的第二十一条是担保条件条款,原文为:受托方在盈利前景看好且获取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资本积累而单方面提出终止合作的,经超过2/3以上的资本代表表决认为受托方存有不道德的商业动机,担保方保留根据协议冻结受托方资本的权利,冻结期限最短不少于2年,最长不超过3年。

作为会议主持的詹妮则发起投票:

毫无疑问,6个投资委托方的代表都举手了,出人意料的是担保方郑建时一人举起了手,詹妮、李志江、丁元英3人没有举手。

最后主持人詹妮只能说:“7票支持,3票反对,通过。”

毫无疑问,6个资方是全是德国公司跟丁元英无任何私交,必然是一体的,而按照协议 2/3 通过率才能执行,郑健时的那一票恰恰是 70% 满足了 2/3的条件。看到这,没拿到剧透的你估计跟我一样有这样的认知:这郑健时跟丁元英不能说有仇,肯定关系不太好

投资方们为了报复,其中一个代表打算彻底堵死丁元英的路,继续提议:“丁先生在辞去《世界经济周刊》研究员的时候签过一份协议,限制你在5年内不能从事同一行业,为此补偿你15万马克,虽然你没有接受这笔钱。为了丁先生的声誉,我们希望你做出必要的承诺,并为此补偿你18万马克。”。

然后投资方的助理随即拿出六沓马克现金和一份事先拟定的商业利益保护协议。那6沓现金一看就是代表了6个投资人,每家出资3万马克。

而这个时候郑建时插言道:“这显然是预先谋划的。先生们,过分了吧?” 如果没有前面的投票环节,你会觉得郑健时跟丁元英应该关系不错,或者是个正直的人。

丁元英出于个人气节,没要那笔补偿,要求从自己的分红中把零头13.6W马克预支给自己,这样私募基金得以解散,而代价就是丁元英个人收益财产被冻结3年,通过后文我们知道资产冻结三年对丁元英的影响太大,最后靠典卖收藏的唱片维持生活。

我们看看郑健时的背景以及跟丁元英的相识过程: 

郑建时43岁,出生在波恩,祖籍安溪,信奉佛教,身兼欧洲华人协会常务理事、德国福建同乡会秘书长、柏林安溪茶业商务会会长等职,在不莱梅开有“中华园”分店,另在柏林经营一家安溪茶艺馆,还有一家名为“斯雷特姆”的贸易公司,在欧洲闽南系华人圈里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他在丁元英留学期间两人因茶道而相识,因讨论佛教而为友

看那一堆的名头,就知道郑健时人际交往广泛,是个社交达人,这种人一般来说非常注重名和利。他跟元英是茶道认识的,因为共同对佛有研究而成了朋友。既然是信佛,那应该对名与利比较淡然才对啊,而看一堆的名头则知道信佛只是表象,靠着信佛的由头博取别人的信任应该更准确些。

当看到6个资方代表拿出18W马克让丁元英承诺5年不再踏入故事,郑健时的一句:先生们过分了。我看过之后笑了,大有挽尊的嫌疑。资方代表们虽然不爽丁元英,认为他抛弃大家吃独食,但是他们在堵死丁元英的路还是奉上了真金白银。而郑健时整个过程没有一点实质性的付出,只是在最后时刻替老丁发了声:太过分了。而自己对于认识多年的所谓老友投了影响其至关重要的不道德动机票,导致其3年生活没有着落,这点对比资方的行为更过分。资方跟丁元英无任何私交,纯粹是利益关系,他们的一切行为以利益为导向,无可厚非。

郑健时的行为出于自身对丁元英的认知:他也认为丁元英不再想带着他赚钱了,想吃独食。所以他投票了丁元英的不道德动机票,这样丁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继续待在股市。

一个对朋友这么没有信任的人,怎么能算是朋友呢?一句经典的哲学名言说的好: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自己。这句话形容郑健时是非常合适的,他自身就是个把利益看到很重甚至会背叛朋友的人,所以看谁都是这样的人。相比之间赌场的女老板詹妮则对丁元英了解更深也更信任。

这绝对不是真正的朋友。对人性拿捏之准的丁元英不会意识不到,大家也只是互相利用而已。丁回国之后与韩楚风闲聊时,韩主动提起了郑健时的投票,是这样描述的,韩楚风笑着说:“郑建时投了你一个不道德动机票,我没想到。” 在大佬看来这种做法非常不齿。

而丁元英的回答更是精确吗,丁元英也是淡淡一笑说:“建时凭心凭理超度亲疏,不失佛门正本。但他的佛根里只有熔点没有正智,所以他看我是一个元宝不失德性,一坛元宝图财害命。他那个佛,是修来世正果的佛,他还得到佛祖那儿多咨询咨询。”

我们来稍作解释,丁元英的意思是:郑健时投票是发自本心的,没有考虑朋友间的亲密关系。但是他修的佛根里面只有价码,没有比如对于自己所经营的餐厅,郑建时称“杀生嘛,我是坚持不亲手杀、不亲眼见、不亲自做的原则”,你看他不会因为自己而杀生算在自己头上,就是走了形式实际上发自内心去做。而他本质是一个商人,觉得丁元英在少量的金钱的时候,是具备德性的;但获得了规模资本的之后,等于有了一坛元宝,完全可能就不守底线,也不顾规则只顾自己发财。而丁元英在私募基金获利颇丰的情况下解散显然在郑健时看来就是一坛元宝图财害命的做法。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德国人,郑健时背刺丁元英,给那几个德国资方一个诚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对自己的德国经商环境没有任何影响。而后来芮小丹来德国谈格律诗的代理丁元英交待给郑健时和詹妮分别送了一套音响就料定这个事情能办成,果然在看的詹妮的音响师对格律诗的高度评价之后,又听到芮小丹提到没有代理费三年卖不出还白送音响,便自觉提出要把伦敦、 巴黎、法兰克福的代理权全要了。

书中郑健时的原话是:小丹,如果是这样的代理条件,你把这个机会给我,我拿着这两份人情去伦敦、巴黎的侨领圈子联络感情。没生意我不损失什么,有生意了我多了一条财路

秉性毕露。

----------感谢阅读---------

我是高梵师哥,一个直来直往的IT工科男,拥有十余年在各大厂摸爬滚打的实战经验。专注于为职场人士分享职场见闻、规则解读,以及面试秘籍。既有理科男的逻辑与硬核,又不乏文艺范的细腻,是一名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更是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行动派。

           (长按关注本公号吧)

遇见是福

不遇见也是


高梵师哥说职场
我是高梵师哥,一个直球的IT工科男,有着10几年混迹各大厂的经历,为职场人士分享职场见闻,职场规则以及职场面试经验。 时而理科,时而文艺范的终身学习主义者,传统文化践行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