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教员的话作为开篇题词!
永远都在避免冲突?都在共情和体谅别人?但是越善良越容易被人怼。要知道,厉害的人从不害怕冲突,且善于制造冲突以自保。性格软、不敢吵架的人一定要反思,特别是那些已经被别人打上了“老黄牛”标签的就更不能不看了。
下面就教你几招,好好学习下工作中怎么去吵架?
1.抛问题,不自证
比如别人攻击你的方案不合理。不用自证,应该反抛问题,掌握沟通主动权。你为什么会觉得不合理,可以展开说说吗?要不你来出一个方案,我们一起讨论下?停止自我攻击,帮你在几线拉扯中重获自由。
还记得《大明王朝》开局的御前会议,清流和严党吵的热火朝天。当严世蕃怒斥清流等人不为国家以及皇上考虑都是奸臣时候,高高拱斥责严世蕃说:“我只有一个糠糟之妻,而你严世蕃昨天娶了第九房姨太!我还根本算不上奸!”实在是高,无论从理还是道德上,严世蕃都处于劣势。严世蕃只能无力反驳说:”不要东拉西扯,你们都是奸臣!”
这招核心的点就是把焦点转移到对方,通俗讲就是把烫手的山芋给扔出去。
2.巧借势
比如跨部门沟通时对方不接受你的工作安排。
提老板:这事是老板拍板的,有疑问你可以找他聊聊。
提格局以及公司价值观:我们是秉着公司价值观的方向去做的,这样做更有利于公司价值,你觉得你说的这些可以解决问题吗?
提客观因素:公司规定/文件规定/资源不够,如果有问题,可以先解决下这些问题。
总之,把你的做法跟公司利益结合起来,没有人敢以个体去挑战集体。
《大明王朝》中有这样一幕:浙江巡抚衙门内几个领导层就高翰文提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进行了三次堂议,郑何二人想强压高瀚文、海瑞等签字就执行改稻为桑的方案。海瑞每次都能顶住领导的威压,并成功在冲突中获胜,就凭着一点对《大明律》理解得深啊,有法可依啥也不怕啊,毕竟是个法制社会。而郑何二人则没有这么强的法律意识也没有这么好的记忆力,在与海瑞的争锋相对中自然就处于劣势了。这个点在公司这样的场所也是非常适用的。
3.以“礼”相待
比如遇到有些人摆明就是要挑事,那么以“礼”相待。可以带着微笑礼貌的说:
1)你为啥会这么想呢?(问题抛给他)
2)你的逻辑真的没问题吗?(让对方怀疑自己)
3)我觉得是你的格局限制了你的思路,你应该站在更高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升维度打击)
在杨金水为了改稻为桑淹了几个县而惴惴不安,跟吕芳在哪几次掰扯后,吕芳只用一句话就结束了拉扯:一两个县嘛,皇上心里装的是九州万方,这可太恐怖。前提可是为了所谓的丝绸订单直接把那几个县的堤坝炸了,让大水肆意祸害百姓。
就这么一句话说完,杨金水则陷入了沉默中。
4)现在不适合继续讨论了,要不你下去再好好想想?(快速收场,也给对方留点面子)
要知道,你周围永远挤满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没有啥人真心为你好去提一些建议。
4. 吵架有原则
不当面说脏话:可以“激烈沟通”,但是不能吵到骂街,谁先带脏字谁就输了。
一定不要体现出自己不愿意做:说了就落下风,被动了。
改稻为桑一开始落给了胡宗宪,在发生了毁堤淹田造成了难民之后,胡宗宪依然不说不执行改稻为桑,而是借机让改稻为桑延缓几年执行。因为胡宗宪知道,政策是一定要贯彻的,但是具体怎么执行是可以灰度处理的。
吵完不要有心理负担:职场关系就是开会时拍桌子瞪眼,也不影响出了会议室一起喝茶,就事论事。
5.合理打击对方
如果有人明摆着来挑事,阴阳怪气跟你说话比如:啊,你连这种事情都不知道吗?
这样回答:啥,你说什么?(装作没听到)
你能这么想,也很正常。(让对方措手不及)
6.大局压人
对于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发生分歧,但是双方都坚持不让步的情况下,就只能搬出领导、公司。
这是老板敲定的,有疑问可以去问他。(搬老板)
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你说的这些可以解决问题吗?(显得对方无理取闹)
关于大局这一点,吕芳劝和严嵩和徐阶就用了这招,咱们都是为了抗倭大局,自己那点私心先放放,格局打开。
胡宗宪在失去浙江巡抚的职位后,为了继续抗倭去找赵贞吉借粮,不粘锅为了自己的仕途是各种理由去搪塞,最后胡宗宪拿出杀招:我借的是军粮,你敢不敢不给,game over!
----------感谢阅读---------
我是高梵师哥,一个直球的IT工科男,有着10几年混迹各大厂的经历,为职场人士分享职场见闻,职场规则以及职场面试经验。时而理科,时而文艺范的终身学习主义者,传统文化践行者。
(长按关注本公号吧)
遇见是福
不遇见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