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15-丁元英开始设局这一段,值得普通人看50遍,叶冯刘上牌桌,三人各怀鬼胎

文摘   2025-01-19 10:10   四川  

这是 高梵师哥说职场 

第 237篇原创

注:

您的点赞、关注或转发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也是对我莫大的鼓励。最近公众号的推送机制有改变,需要将公众号设为“星标”才能准时收到推送,大家可以“星标”一下这个号,谢谢。

                                            王庙村布局


芮小丹为了让丁元英能在古城多留一段日子,也为了让自己的念想更有价值点,在一个深夜开车拉着丁元英去了王庙村。站在村口的防洪堤坝上,芮小丹指着坝子下的村子对丁元英说:这是贫困县里面的贫困村,在这给我写个神话。看着自己爱的人,虽然丁元英预感到了这是一场错误,但是还是应了下来。


隔天小丹便开车到了冯世杰的修理店,告诉他如果对王庙村的事情还有兴趣可以去找丁元英,并告诉了冯世杰丁元英的住址。当冯世杰对芮小丹说感谢的话,芮小丹回了句:“别谢我,我没那么仗义。”


这句话把世杰弄懵了,完全理解不了,在冯世杰看来就是王庙村的饭以及送的礼物达到的效果小丹才帮的他们。小丹回的这句话在所谓正常的人看来确实不懂人情世故,这种谢意只需要回对方:没多大个事,举手之劳。对方便感恩戴德,可是小丹是那种不伪装不按常规套路的人,就像之前她拒绝冯世杰送的农产品一样直接。


冯世杰看到了希望便找叶晓明商量,最后两人决定在近晚饭的点去找丁,请丁吃个饭,成不成礼数算到了。


这便是中国人的惯用思维:本着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不管怎么样只要对方吃了我的饭,那自己便是尽力了,如果对方吃了拿了却不办事,哈哈,那便是不上道的人,背后脊梁骨戳断。



到了丁元英的住处,丁元英给两人递烟泡茶开门见山的说:“我是外乡人,大家遇到都是音响的缘分,如果我还能有点用处那就挺好。客套话就不讲了,有什么就说什么。”


一出口仍然是丁式特色,直奔主题,忽略那些虚假客套,这就是丁元英的一贯原则,不愿意在不对等的关系中去耗费精力,精力全在最终的目的。


论人情世故叶晓明段位是高于冯世杰的,但是此刻也是尴尬笑笑:“没想到丁哥这么直爽,弄的我们不好意思,刚刚我们转了转找了家餐馆想请丁哥吃个饭。”


冯世杰虽然情商没那么高但是毕竟不傻,看到晓明叫丁哥也果断改了口,也叫了声丁哥并为上次的不礼貌道歉,并恳求丁元英今天无论如何今天给个面子一起吃饭。



通过观察,底层人通常有个通病且有时还要命:总喜欢把面子挂在嘴边,而且总喜欢让别人给自己面子。《天道》里面的冯世杰是这样,《马大帅》里面范德彪尤其喜欢说让别人给他面子。只要给面子那便是天大的荣幸,这种类似于乞讨,只是他不觉得反而觉得牛逼轰轰。孰不知面子都是自己挣的,绝对不是靠别人给的,这种观念在丁元英那无疑是被忽视不值得提的。


男人讨要面子,本质跟女人讨要怜悯无本质区别,对很多人男女只是生理上的差异而已。


丁元英面对叶冯二人的请吃饭,只淡淡地回了句:“我得知道这档子事的深浅。” 叶晓明为了降低丁元英的疑虑,便说了目的:求丁元英给指个道,想往音响上靠去做点事情。


丁元英思索了下,然后说:“如果你们不忙的话,这饭我来请,买几个小菜去王庙村先四处走走然后叫上几个人聊天。”


对于丁元英的提议,叶晓明立马就懂了,犹豫着说:“丁哥要去那就去吧。” 冯世杰拿起手机想打电话让准备一下。丁元英则制止了他,说:“聊天准备什么,随便点。”


这段话有多个意思,我们来分析下:冯世杰和叶晓明一定认为他们上一次精心准备在王庙村隆重招待芮小丹起了作用。而这次两人精心挑了个饭店准备宴请丁元英, 可是丁却突然主动提出去王庙村去走走,并自己掏钱买菜请他们,那么叶冯两人便觉得事情不靠谱了,叶冯两人是没钱没路子才找的丁元英,而丁元英提出先去王庙村在他们看来明显就是先探坑有多大,而自己献殷勤的机会被完全堵死了,这才是叶晓明犹豫的原因。


冯世杰那里本想着打电话让家里匆匆准备下,又被丁元英叫停了,让两人觉得请客的人反而成了来吃饭的,自己作为求人办事的一方却没一点他们认知里的求人的样子,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马经理在后续剧情里面提了一句丁元英的经典话:这世界要不是黑白颠倒,那还叫众生吗?那该叫天国了。就很有讽刺意味,那些去医院看大病的病人家属们如果给医生的礼医生不收,便觉得医生看病不会尽力,对于能治好病有担忧,一但收了礼便绝对放下心了。


丁元英的行为举止让叶冯二人同样感受到了不踏实。其实丁元英只是为了想去基于王庙村做点事情,他这里的行为就很符合“第一性原理”,对就是马斯克一直强调的“第一性原理”:去除表象,直奔本质而去。


既然丁元英想基于王庙村去做一些事情,那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弄清楚王庙村的村民能做什么事情有哪些技能,说白了就是摸清楚王庙村的底子到底怎么样。这才是丁一开始就说了:我得知道这档子事的深浅的原因。


丁元英这样做有第二层目的:王庙村的村民可以说连杂牌军都不算,贫困县里面的贫困村必然思想意识上有其固有的特色,而丁是个很怕麻烦别人亏欠别人的人,之前写过芮小丹等请他吃饭起先他都是拒绝的,原因无他就是不想亏欠以及无意义的社交。他不吃叶冯的饭就能把这种麻烦杜绝了,主动权仍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且丁很懂得保存能量,只把精力放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中去跟叶冯吃饭也只是听他们在那恭维自己绝非丁的本意。


这种精力聚焦的行为是我们需要重点学习的,因为这是成事的关键。


到了王庙村,丁元英让冯世杰带着他转了100口人的小村,然丁元英问了冯世杰一个问题:村子里有没有哪方面有技术专长的人。冯世杰则介绍了周国正、吴志明、李铁军以及刘大爷等。



丁则让世杰把这几个人都请来。然后在喝酒的过程中,丁元英一直在仔细了解几个人的背景以及当前的现状。从对话中总结如下:大家围绕着农村的现状、各自的家庭、各人的苦恼以及思变的愿望等等话题谈了很多。丁元英从大家无拘无束的牢骚、议论和无可奈何的叹息里了解到了许多情况。


基于了解到的这个情况,丁元英心里有数了,只要大家是内心求变这事情就能有搞头。这点恰符合丁元英说的:如果是一个本就不想站起来的人,那么即使他想去帮助大家致富也无从下手。


丁元英第一次去王庙村的这段中有一个人很特别:那就是刘大爷。大爷是车工退休。在刘大爷为数不多的戏份里面丁元英主动给予了最大的尊重,先是让冯世杰去请大爷来喝酒,大爷没到场就等着他,然后第一杯酒也是敬的大爷。



丁元英对刘大爷的态度与冯世杰让丁元英给他个面子请吃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想为什么?绝对不是简单的尊老。


这一切都取决于自身的价值:对于音响的制作,车工是很重要的工序,冯世杰退股的时候把自己的钱保村子里的设备里面就有刘大爷的车工那块的设备。而这个技术王庙村只有刘大爷懂,大爷年事已高退休了如果想让他出山只有给与充分的尊重才可以,从这点来讲丁元英对于人性把握是很精准的。对于高人要不要给你面子在于你对他有没有价值,刘大爷没追着请丁元英吃饭,反而得到了最大的尊重,我们不要本末倒置了(关于刘大爷后续单独出一篇,很值得写写)。


王庙村这一趟丁元英对自己给芮小丹写个神话的事情就有了眉目,剩下的就是了解具体音响生产的事情以及组建公司的事情。对于公司组建,丁元英明确提出了要绝对控股权,这点先见之明太重要了,叶冯刘三人毕竟没在商场混过,后文就出现了听见枪响就像鸟一般飞了。


《遥远的救世主》里面围绕着王庙村完整地展现了丁元英打造项目的全过程,对于大佬级别做事的方式方法,我们的参考价值很大。这是我们自己在成事过程中可以参考的经验,但是见路不走是我们要面对的终极考验。


你会发现丁元英永远在聚焦事情本质,剔除那些表象回归到最基本的层面。在人际交往中,能恪守本心不被世俗的社交牵绊便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道必然决定着一些人是强者,一些人是弱者,这是规律,对于王庙村,丁元英是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给那些有潜力有强者资质的人注入强势文化基因的精神内核,又给弱者一个明确的示范,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希望的种子迟早开花结果。


后续会围绕格律诗的成事,继续深挖大佬的行事风格。


----------感谢阅读---------

我是高梵师哥,一个直来直往的IT工科男,拥有十余年在各大厂摸爬滚打的实战经验。专注于为职场人士分享职场见闻、规则解读,以及面试秘籍。既有理科男的逻辑与硬核,又不乏文艺范的细腻,是一名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更是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行动派。

           (长按关注本公号吧)

遇见是福

不遇见也是

高梵师哥说职场
我是高梵师哥,一个直球的IT工科男,有着10几年混迹各大厂的经历,为职场人士分享职场见闻,职场规则以及职场面试经验。 时而理科,时而文艺范的终身学习主义者,传统文化践行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