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附近有家拉面馆味道挺不错。
好的拉面大多数来自西北,比如甘肃等地,而这家也是甘肃的。
我在一个下午饭点的时候走进了这家面馆,墙上写着价格:看了一圈下来,大份比小份会多1元钱。比如大份牛肉拉面16元则小份的就是15元。
我就要了大份的拉面了,没过多久面就端上来了,我仔细看了看碗里的面发现也没那么多。这时候进来了一堆老人夫妇。看到我的大碗面,又看到我的体型,自觉地点了个小碗,这是典型的思思维定势,很难改变。
不一会,他们的面也上来了,但是老板搞错了给端上来一个大碗。看到那个大碗老太太被吓到了,连忙说:吃不完大碗,浪费了,老板我点的是小碗,你帮忙换一下。还没有看到碗里的面已经根据经验主义认定自己自己的看法。应了一句话:人们只愿意看下自己想看到的,其他都会自动屏蔽。老奶奶只认定了大碗装的一定是很多的面,根本就不需要要看看实际的面有多少,她意识里也想不到大小份只差1元钱,会能有多大的差距啊。
老板是个回族人,汉语说的不是太好。但是我大概听懂了:意思是这虽然是大碗,但是实际跟小碗没多多少。奈何老太太听不懂,坚持让老板换。
老板便不再纠结,果断端了回去。可是没用一分钟又端了回来,只是手里的碗变小了很多。老太太也很震惊:面做的这么快?老板又用半普通话半回语说着:我只是换了个小点的碗。
老太太也没听懂,但是看到碗变小了,就满足了。拿起筷子安心地和老大爷吃了起来。
老太太没发现,前后只是碗变了,里面的面一点也没变。
生活中有太多的表象把我们的眼睛给迷惑了,同样的一斤的铁块和一斤的馒头,很多人会觉得馒头更重,因为馒头看着体积更大。
在我们平时做事情的过程中,又有多少是类似的现象:还没开始做,已经被事情的表象给吓退了。还没开始了解,已经对自己没信心了。还没开始走起来,已经准备躺下了。
只有真正了解事物,你才能去做判断以及得到有用的信息。其他都是猜测。不代表任何实际的意义。
《天道》中当格律诗和乐胜正面产生冲突而打官司的时候,伯爵公司的董事长苏逸文连夜飞回了总部,并组织了高层封闭开会。他在听过各部门的分析之后,很果断地提出650万收购格律诗。而其他的在座的高层普遍认为给的价格太高了。
这时候苏逸文平静地说:你不接近它、不了解它,你怎么知道它值不值600万?你怎么知道它会不会胜诉?你又怎么知道该不该收购?你接近它了没有?看清楚了没有?谈判了没有?
最后用教员的一句名言结束此篇: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感谢阅读---------
我是高梵师哥,一个直球的IT工科男,有着10几年混迹各大厂的经历,为职场人士分享职场见闻,职场规则以及职场面试经验。时而理科,时而文艺范的终身学习主义者,传统文化践行者。
(长按关注本公号吧)
遇见是福
不遇见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