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后我的成长变化》交流分享暨教学常规培训活动
01
此次培训有六位老师进行了分享交流。
陈娇老师着眼于新课标中的数与代数领域的一致性,阐明了数的发展过程就是计数单位的发展过程,数的概念是一个过程性概念,是通过学生在具体操作的基础上,不断地感受和内化,然后逐步形成的。而数的运算紧扣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因此计数单位也是数学运算的核心概念。
马云霞老师提出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不做“守旧”的教书匠,要做有教育追求和独特风格的终身学习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从原来课堂的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提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
汪娜老师提出教师要重视研究过程,不做思维的“告密者”。只有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猜测、合作、交流、反思等学习过程,感悟知识的生成,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要叫停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多飞一会儿,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质疑精神、求证精神,最终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实施“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真正学科探究。
冯雪萍老师具体阐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构成和深刻内涵。从数学量感的角度作出深入思考。为什么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及数学语言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了在教学实践中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度,以及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及数学语言。
金凤琴老师解读了数学核心素养中的数感,目光更聚焦。从具体案例入手,分析了教师在第一学段数与数量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摆出数感,读出数感以及用出数感,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体会事物背后简单的规律并且能用数表达这样的规律。
马淑芬老师从课程目标角度作出深入思考,什么是三会?为什么是三会?简洁,清晰,明确,落实以“三会”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数学新课程标准为理念的教学实践。从具体案例入手,分析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核心素养生长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数学语言。
0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提升教师课堂管理能力,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薛晓慧教师向数学组进行了教学常规培训。
薛老师从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三个方面做了细致的要求。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从薛老师教案入手,重点阐述了教案的常规要求,着重强调教案内容顺序,课时教案内容及格式要求,并且每周至少完成2次课时反思,每单元完成教学工作小结。
薛老师从上课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说明,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薛老师对作业布置与批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创新实践作业,作业内容有目的性和层次性,根据学段适当布置预习作业、归纳整理类作业、探究综合类作业,批改作业要注意日期、次数、等级等。
在学生学习辅导方面要注意培优补差,可以通过作业、摸底诊断等方式进行教学检测评价;要养成及时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反思一节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完成教学随笔、单元反思、教学总结;学习成长方面推荐老师可以通过自修、团队、听课、教研、活动、研究等方面促进个人学习成长,为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指明了方向。
最后,李艳荣副校长对本次分享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认为,每位老师学习新课标的角度不同,理解也不同,她不仅看到了老师们对概念的理解,还有对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她对老师的分享作了点评。同时,就智能研修平台的应用进行了微培训。
李校长从个人备课、磨课、听评课和数据中心等方面分别向大家介绍了智能研修平台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有效支撑教育教学工作,平台功能清晰可见,可操作性强。在李校长的培训中,大家无不深切地感受到数字助学为教学带来的无限可能。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次培训让每一位数学老师的眼光有了高度、思维有了深度。新学期伊始,数学组的老师们将继续研读新课标并躬耕实践、知行合一。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风——和润心灵 雅行未来
校训——从小事做起 成最美自己
教风——至诚于心 至善于教
学风——与爱相伴 与乐同行
签发:李术萍
审核:甘露
编辑:薛玲
微信制作:马小燕
银川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
银川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951-6888110
举报邮箱:wxyc12377@ycca.com.cn
新浪微博:上新浪微博@问政银川
微信:关注“网观银川”微信公众号,点击投诉举报。
【中共银川市委网信办银川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