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神秘的古蜀文明令人神往。两处遗址有很多相同文化现象和大量相似文物,证明这里就是古蜀王国的中心。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叩开了古蜀历史的大门,逐步揭开古蜀王国的神秘面纱,深刻揭示了古蜀文明是中国古代区系文化中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鲜明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
2024年2月4日—5月20日,上海博物馆东馆启用之际,携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28家单位,隆重举办“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展览于2月2日隆重开幕,向公众免费开放,并持续至2024年5月20日。
展览现场(摄影:居士锦带)
本次展览以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笄发青铜人头像、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辫发青铜人头像为序,通过“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三个部分,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和特点,着力呈现古蜀文明与不同族群和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特性。
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古蜀文明以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最具代表性,这是其文明发展的高峰阶段,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古蜀文明与夏商周三代文明各有鲜明的特色,展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谱写了杰出而辉煌的篇章。
上海书画出版社同期推出此次展览图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
上海博物馆 编
2024年1月
定价:480.00元(全二册)
提示:2月3日至2月20日暂停发货,2月21日起按订单陆续发货。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为上下两册,分“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尾声”四大部分,收录文物共285件。每件珍品前均有专家撰写的鉴赏文字,对文物作了详细的介绍。书中收录有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朱章义先生撰写的《成都金沙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与上海博物馆胡嘉麟先生撰写的《中华文明视域下古蜀文明的包容性与创新性》两篇研究文章。
01
关于三星堆遗址
1927年,广汉月亮湾玉石器坑的发现唤醒了沉睡数千年的三星堆文明;1934年,原华西大学的葛维汉(David C.Graham)教授和林名均先生等人开启了三星堆遗址的首次发掘;迄今在遗址上发现了城址、大型建筑基址、普通居址、墓葬和各类祭祀遗存等。1986年发现的一、二号器物坑是三星堆遗址最为重大的发现,2019、2020年新一轮勘探发掘中发现三至八号共6座“祭祀坑”。
三星堆遗址出土器物包括青铜器、金器、陶器、玉石器等,尤以种类丰富、体态高大的青铜群像最具代表性。本书收录了此次大展首次公开展出的金面具笄发青铜人头像,共计285件古蜀文物。
金面具笄发青铜人头像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夔龙冠纵目青铜面具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青铜鸡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一前1046年)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K2 ③:107)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青铜虎头龙身像
商代晚期
(公元前 13 世纪一前1046年)
2021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K8⑨:520)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青铜猪鼻龙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一前1046年)
2021 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K8⑨:400)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02
关于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遗址内发现有大型建筑居址、一般居址、宗教祭祀活动区和墓地等,出土数千件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以及数以万计的陶器。推测金沙遗址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的蜀国都邑。一般认为成都金沙遗址属于十二桥文化。十二桥文化因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周边及峡江地区也有相近的遗存。
有领石璧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一前1046年)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玉剑鞘
商代晚期一西周早期
(公元前13世纪一前10世纪)
2001 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青铜人头像
商代晚期一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纪一前10世纪)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精彩内页
专业解说,勾画神秘的古蜀文明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
上海博物馆 编
2024年1月
定价:480.00元(全二册)
提示:2月3日至2月20日暂停发货,2月21日起按订单陆续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