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拙天真,玩味不尽 | 《好太王碑原拓本集联》正式预售
文摘
2023-11-28 19:01
北京
好太王碑首次以原拓底本集联出版
以旧联增补共130联
好太王碑是高句丽国第十九代王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东晋安帝义熙七年立于高句丽都城东北四千米的坡地上(现属吉林省集安市)。碑由一块巨型角砾凝灰巖制成,为不规则的方形柱。高六米余,四面宽窄不等,一点五至二米左右。四面皆刻字,字大十至十五厘米不等。现能辨识的尚有一千五百余字。碑石自高句丽国灭亡后一千五百多年来一直掩蔽在荒原蔓草之中,直到清光绪初年,才被人重新发现。随之拓本逐渐流出,引起文人学者、金石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从历史、民族、文字、书法等方面作考据研究。但由于地处边远,碑高且为苍苔漫没,椎拓甚为困难,以致拓本质素参差,价值昂贵,流传不广。早期研究者也因所据材料不同而各持异议,众说纷纭。此碑字体在篆隶之间,字形特异,古拙质朴。随着其原拓本和印刷品的传播,更多的文人书家、金石篆刻家开始关注此碑,参与临摹、品评和研究。据闻见所及,以时为序略作梳理如下。一九〇九年有杨守敬双钩本《高丽好太王》印行,该书先録写碑文,次为双钩碑文(每页两字),后有讲述碑的发现过程及对碑文的考据等文字。同年还有由上海有正书局印行的《旧拓好太王碑》。这是缩印本,字样经过修填剪贴,每页四行,每行七字。双钩本与缩印本的印行,便于书家作临摹研究。清末民初海派书画家曾熙在其行书条幅中写道:『好太王碑其骨韵纯是隶法之遗,其时中原文字南北异势,属在边裔,故守古甚力。』未曾见其临仿作品。同为上海书家李健用其特有的战笔法临摹好太王碑字,末端题曰:『好太王碑从西汉隶法得笔。』好太王碑也受到金石篆刻家的青睐,曾编《金石大字典》的汪仁寿、篆刻家童大年都临摹过好太王碑。邓尔雅有『紫烟楼』印,款刻『仿满洲好太王碑』。后来的冯康侯、潘主兰等均有涉猎。粤籍上海书法篆刻家简经纶之临好太王碑,得到康有为的好评:『昔见女子萧娴篆法苍古,今见简君琴石乃知为其导师。琴石出所作篆分相示,其苍深朴茂乃深入汉人之室。其篆法三颂雄奇古厚,自云新学。若然则天才卓絶,尤所仅见。此为临好太王碑,亦复瘦硬通神,得褒斜,渑池之意。初临已如此,成就何可量耶。辛酉九月,更甡。』后其自题曰:『此二十七年前之字课,因康先生一跋之重得葆矣,真不知早付字簏中矣。余本不知书而得康先生之勉益以自励。丁亥冬月,琴斋自识。』(载《岭南书艺》卷四二〇〇三·三)一九二九年,秦文锦在上海艺苑真赏社印行古鉴阁藏《碑联集拓·好太王碑》。其跋文前段为比较前人对立碑时间的考证,后段说:『昔德清俞曲园太史,隶法体方笔圆,饶有别趣。初疑其取法汉裴岑及刘君残碑,后见此拓,方知其书之所出。可见古人名世,各有师承。彼根底未深,侈言创作者,多见其不知量耳。己巳冬日联册装成,息园老人自题并识。』 俞樾,号曲园,隶书字形方正,用笔圆润,与好太王碑似有暗合处,但未见其临仿好太王碑或受其影响的证据。该册前为好太王碑碑文拓本,缩小至每页六行,每行十字,字迹经过修饰,黑白分明。接着是仁和叶尔恺撰句、秦文锦编集的对联,五言二十对,七言十三对,八言十七对。一九七一年,抱瓮斋主黄小庚以上海艺苑真赏社印行的《碑联集拓·好太王碑》缩印本字样为底本,特意为吴子复集成七言六十联,用拷贝纸双钩成册,名为《抱瓮斋主人集好太王碑》。吴子复为之题签并跋曰:『晋高句丽好太王碑出土于奉天,书法艺术稚拙纯真,为魏晋碑刻之冠。抱瓮斋主人为余集联六十,尤见精彩足珍。辛亥端午节后三日,伏叟。』书画家、诗人余菊庵亦题跋:『好太王碑字古拙天真,使人玩味不尽,伏老作书深得此碑神髓。抱瓮斋主复匠心独运,为钩出集成七言六十联句,亦奇古与碑字相配,允称二妙。披览之余,曷胜羡慕。辛亥秋七月,西横居士题。』联语内容多为临池挥翰、山水自然、激励志节等。此后,吴子复多次书写册中联句,跋语多称好太王碑『书法艺术稚拙纯真,为魏晋碑刻之冠』。如为黄小庚书『广罗碑铭加新锦,略荡贾儒贼旧灰』,题跋:『书家之于碑帖,有得炭为用,有添花于锦。庚君肯余后者。余于此道兴会时必傲以己神,谦取其形。今春初试好太王碑,用答庚君集联溢美之意。』囿于当时环境,字联仅限于在友人弟子中传递,偶有传至港澳地区。例如,一九七一年吴子复曾书好太王碑集字联『旋门旧事殷然记,出谷新声寂处来』,题上四行长款赠与客居香港的少年知交、书画篆刻家冯康侯。一九七二年,冯康侯书好太王碑字联:『事随流水迁无往,言与谷巖应有声。』款题:『此碑于光绪初年出土于奉天辑安县城外,当为东晋末遗物,记述高丽开国武功事甚详。碑高三丈,字大如碗,结体谨严,运笔险劲。与石门铭有异曲同工之妙。康侯不读此碑已二十年矣,今得友好陈君以所藏原拓本见视,如面故人。走笔书此,虽觉目不应手,心神为之一快。壬子春,冯康侯书于香江并记。』此集联文出自《抱瓮斋主人集好太王碑》。一九七四年,冯康侯再书好太王碑集字联『故国山村无远近,连年麻谷有丰余』,联文似为自撰。查碑文无『故』字,冯自书补足。一九七六年,黄养辉在一册《好太王碑》剪贴装残本后题曰:『碑字浑雅古朴,特具妙趣,为古碑中之上品。忆悲鸿师卅年前屡称道之,余今始得此碑原拓,观者皆不识。惜石剥蚀太甚,字多模糊难认,而纯逸浑雅之趣仍充沛可喜也。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廿五日丙辰大雪,无锡黄养辉记于南京。』一九七七年,吴子复据原容庚藏旧拓本通临好太王碑,题:『晋高句丽好太王碑书道艺术朴质高韵、稚拙纯真、新意异态、穷极其变,堪称魏晋碑刻神品。丁巳一月十五日临毕,给与瑾儿作临池之助……』一九八五年十月,中华书局香港分局出版《晋好太王碑》。此册每页两行,每行三字。将原十厘米以上大小的碑字缩至七至八厘米大小,为最接近原拓的印本。但由于是港版,当时在内地流布不广。一九八七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子复书好太王碑字》,选入吴书好太王碑集联二十九副,临原碑拓本二十八开。吴氏早年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的同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版画家李桦为此书题签。此册的出版发行引起更多书法爱好者关注好太王碑及其集联。书画家赖少其于一九八八年书写对联:『自擅一家无足道,碑临百本有师承。』并题跋曰:『书家吴子复先生书好太王碑集句,亦临碑心得之言,对吾辈千金格言也。龙年大暑治病同客盘松楼,为应介之大兄雅属,赖少其。』一九九〇年,黄小庚将《抱瓮斋主人集好太王碑》六十联作了修改,仍以艺苑真赏社缩印本为底本,由锲斋周树坚复印剪贴缀字成联,连同原书五、七、八言五十联,合成《好太王碑古今集联》(李曲斋题签),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分别署名:叶尔恺撰句,秦文锦编集;抱瓮斋撰句,锲斋编集。二〇〇〇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历代碑帖集联大观(一)》,也包含了《好太王碑古今对联》的内容。由于此碑越来越受到书友的关注,社会需求逐渐增大,此后《好太王碑古今集联》不断被翻印。另外,在此前近三十年间,各地作为书法字帖出版的《好太王碑》不下十数种,所依据的拓本不同,但大多经过修饰,使其字迹黑白分明,多为缩小印刷。二〇一七年,耿铁华、李乐营着《好太王碑拓本研究》,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内附通化师范学院藏『好太王碑拓本文字编排本』,大致保存原拓面貌,编排为由左至右排列,每字缩小至五厘米左右,拓本石花较多。二〇一九年,北京休休堂郑伯象以原拓高清扫描,彩色原大精印《容庚吴子复递藏好太王碑旧拓全本》,最大限度还原拓本面貌,为书法爱好者深入了解研习碑字,提供了更好的模板。书家在临写观赏好太王碑书法之余,还在跋语中根据自己的经验阐述简短的直观感受和体会,而学者则多从历史、考古、文字、书法艺术等学科多角度分析碑字的来源与特点。秦公在港版《晋好太王碑》序言中说:『此碑书法自然奔放,朴厚雄强,在晋时碑志中独辟蹊径。』并认为,此碑体在篆隶之间,瑰丽奇古,凝练厚重。虽刊于晋世,但取法高古,貌与西汉《莱子侯刻石》相近,有着明显的古隶风格,即所谓『减却篆书的萦折为隶书之劲直』的那种厚朴古茂的隶书。这与它的碑石造型采取古制,其意趣是相互一致,浑然一体的。此碑笔法不事雕琢,高古圆浑,天真质朴,多有周秦篆籀遗意。字迹方整淳厚,笔画均匀遒健。起笔圆劲饱满而中节坚实,转折处婉通灵动而有力度。迟送涩进,笔笔中锋,虽行款纵横有疏密不同,字大小随意,参差错落,但笔势却极相似。它既无『八分』的蚕头燕尾,也无『真书』的起伏顿挫。显然,这是秦诏汉镫中才能见到的笔法。这种介乎篆隶之间的古隶书风,由于处在汉字形体的变改和交替时期,因此在结体与笔法上,往往是转换使用的。正如我们在此碑中所见到的那样,体匀笔圆者似篆,势宽笔直者似隶,简约隶定者似草。这些转换变化,或存在于一字之内,或显露于点画之间,高古可爱,浑美可喜。这在书法艺术中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书写者精湛深邃的艺术造诣。考古学者、书法家丛文俊则认为:『《好太王碑》是留有隶变痕迹的代表性作品,属于旧体铭石书并具有摩崖书法的特征。碑处边远地区,高句丽人接受使用汉字却无崇尚书法的风气,且时日尚短,不谙于法度,也不受时尚影响,反而使其书法处于浑朴天然之中。』又说:『(碑字)杂拼诸体,有着大朴未凿的混沌之美。其书法美有着若有若无的可联想特征。在综合美的另一个侧面,又表现为若有若无的不确定性,需要很好地体味和捕捉。』他认为:『《好太王碑》的艺术美包含丰富,却没有一点具体而分明的时候,即回到混沌状态。作品中所有的现象衹能对它们的涵义做出暗示或象征,借以唤起联想,把审美之更广阔空间留给人们,让人们去感悟去补足,甚至産生歧解和错觉。』(见丛文俊《关于高句丽好太王碑文字与书法之研究》)无论是书家的直观评说还是学者的理论分析,都共同指向好太王碑这个流传仅百年的碑本,比之以往习见的著名碑帖,有其与众不同的奇肆特征,留给欣赏者和学习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因而极具吸引力。从以上罗列拓本与集联的出版传布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越来越多人关注和研习好太王碑是可以预见的。
· 书影实拍 ·
样书摄影,成品更为精彩
好太王碑首次以原拓底本集联出版
以旧联增补共130联
装订可平铺阅读,方便临写
好太王碑原拓本集联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
或 点击页码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