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
西泠印社出版社授权休休文库联合首发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唐碑大展之后,“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也已在10月30日于上海图书馆东馆重磅亮相。此次展览选取馆藏汉代碑刻,包括碣石、碑版、摩崖、石阙、画像题字等在内90余件珍拓善本,其中达到国家一、二级文物标准者有80%左右,均属首次集中亮相。展览的品质,同样体现在图录的质量上。毕竟,展览的时间、空间都有限,因此,作为展览的延伸,图录则能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时间更加长久的学习机会。此次“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在图录的制作上同样颇具亮点。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外最重要的碑帖公藏机构之一。其碑帖收藏有两大特色,一个是数量多,上海图书馆馆藏金石拓本二十五万件;再一个就是精品多,其中的善本达到三千件,相当部分是名家递藏,题跋著录累累。本次汉碑大展,其规模及品级都是前所未有的。策展人童衍方老师、仲威老师在选件上力图展现存世汉碑拓本的全貌,并且突出上海图书馆的重点馆藏。因此展出的90余件展品几乎包含了目前所见汉碑的所有形式。《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图录
而本次展览的图录,除了将大展展出的90余件展品收录其中,还额外收录了一些因为限于展陈条件而没法展出的珍贵善本,收录的汉碑善本总数达到151件,蔚为大观,几乎涵盖了汉碑经典的绝大部分种类。
群臣上醻刻石(陆玑藏本)
群臣上醻刻石(胡景桂藏本)
杨量买山地刻石(吴重光跋本)
甘泉山刻石残字(耿鉴庭监拓本)
鲁孝王刻石(沉光莹藏本)
鲁孝王刻石(费念慈藏本)
麃孝禹刻石(王懿荣藏本)
麃孝禹刻石(朱柽之藏本)
况其卿上谷府卿坟坛刻石(吴广霈藏本)
莱子侯刻石(沉光莹藏本)
三老讳字忌日记(达受跋本)
三老讳字忌日记(龚心铭藏本)
开通褒斜道摩崖(周大烈藏本)
开通褒斜道摩崖(周大烈藏本)
司马长元石门题字(刘喜海藏本)
袁安碑(叶尔恺跋本)
永元刻石(叶志诜藏本)
王稚子阙(王文焘跋本)
阳三老石堂画像题字(端方跋本)
阳三老石堂画像题字(陈运彰藏本)
祀三公山碑(赵曾跋本)
祀三公山碑(褚德彝跋本)
司徒袁敞残碑(罗振玉藏本)
太室西阙铭(王懿荣藏本)
冯焕神道阙(刘喜海藏本)
少室西阙铭(黄易拓本)
开母庙石阙铭(李葆恂藏本)
开母庙石阙铭(吴昌硕跋本)
嵩山三阙铭(刘喜海藏本)
延光残碑(阮元拓本)
延光残碑(禇德彝跋本)
延年石室题字(王瓘藏本)
裴岑纪功碑(郑文焯藏本)
裴岑纪功碑(顾大昌藏本)
裴岑纪功碑(何绍基跋本)
裴岑纪功碑(吴云藏本)
沙南侯获碑(陈介祺藏本)
沙南侯获碑(潘祖荫藏本)
沙南侯获碑(吴大澂藏本)
会仙友题字(周庆云藏本)
景君碑并阴(周大烈藏本)
景君碑并阴(黄易藏本)
景君碑并阴(褚德彝跋本)
宋伯望买田刻石(王秉恩藏本)
文叔阳食堂画像题字(邹安跋本)
三公山碑并阴(王秉恩藏本)
武斑碑(汪大燮藏本)
武氏石阙铭(阮元藏本)
石门颂(沉树镛藏本)
石门颂(汪大燮藏本)
乙瑛碑(汪鸣銮藏本)
李孟初碑(何绍基释文本)
李孟初碑(崇恩藏本)
孔君墓碣(吴云跋本)
礼器碑并阴(陶洙藏本)
礼器碑并阴(莫棠藏本)
孟璇残碑(黄膺藏本)
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王懿荣藏本)
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沉塘藏本)
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刘鹗藏本)
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潘飞声藏本)
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徐鼎藩拓本)
郑固碑并额(陈景陶藏本)
郑固碑(汪大燮藏本)
郑固碑(褚德彝跋本)
仓颉庙碑并阴侧(刘体智藏本)
仓颉庙碑并阴侧(潘祖荫藏本)
封龙山颂(潘康保藏本)
封龙山颂(王瓘藏本)
封龙山碑(李根源藏本)
孔宙碑(庄缙度藏本)
张寿残碑(梁章钜跋本)
衡方碑(蔡锡恭藏本)
衡方碑(吴云藏本)
衡方碑并阴(何绍基藏本)
史晨前碑(孙多巘藏本)
史晨碑并后碑(徐郙藏本)
史晨后碑(何绍基藏本)
西狭颂(沉佺藏本)
西狭颂(沉树镛藏本)
西狭颂并五瑞图(于右任藏本)
杨叔恭残碑(叶志诜藏本)
杨叔恭残碑并阴侧(王文焘藏本)
孔彪碑(王仪郑跋本)
孔彪碑并额(毛怀藏本)
孔彪碑(王秉恩藏本)
孔褒碑(汪大燮藏本)
郙阁颂(吕并藏本)
郙阁颂(沉树镛藏本)
武荣碑并额(刘喜海藏本)
武荣碑并额(沉树镛藏本)
武荣碑并额(刘鹗藏本)
杨淮表记(钱松跋本)
杨淮表记(张祖翼藏本)
杨淮表记(朱拓本)
鲁峻碑并阴(翁方纲精校本)
五鲁峻碑(沉铭昌藏本)
鲁峻碑并阴(端方藏本)
鲁峻碑(秦更年藏本)
熹平石经残字(褚德彝跋本)
熹平石经残字(郭玉堂拓本)
熹平石经残字(罗振玉跋本)
韩仁铭并额(龚心钊藏本)
韩仁铭并额(汪大燮藏本)
尹宙碑并额(刘体智藏本)
尹宙碑并额(阮元藏本)
三老赵宽碑(李笠藏本)
刘梁碑残石(六舟跋本)
校官碑(阮元藏本)
校官碑(易培基跋本)
白石神君碑《龚心钊藏本》
白石神君碑并额(郑文焯藏本)
白石神君碑并额(汪大燮藏本)
曹全碑(俞复藏本)
曹全碑(吴昌硕藏本)
曹全碑(杨岘藏本)
五曹全碑并阴(顾苓藏本)
张迁碑并阴(蒋氏赐书楼藏本)
张迁碑(梁章钜藏本)
张迁碑并阴(顾大昌藏本)
郑季宣残碑并阴(吴同远藏本)
汉圉令赵君碑(张燕昌藏本)
吹角坝刻石(刘喜海藏本)
二吹角坝刻石(赵之谦跋本)
樊敏碑(端方藏本)
高颐双阙(赵烈文藏本)
沉君神道双阙(周大烈藏本)
仙人唐公房碑并阴(沉树镛藏本)
上庸长阙残石(汪大燮藏本)
朱君长刻石(刘喜海跋本)
朝侯小子残碑(吴承仕藏本)
张角等字残碑(沉树镛藏本)
杨宗阙(刘喜海拓本)
刘熊残碑阴并侧(顾燮光藏本)
刘曜残碑(潘祖荫藏本)
昌阳严题刻(端方跋本)
昌阳严题刻(端方藏本)
竹叶碑阴(王瓘跋本)
竹叶碑阴(王仁俊跋本)
车马出行图画像石(沉树镛藏本)
武氏祠画像题字(黄易嘉庆元年监拓批校本)
王陵母画像石(连文澂跋本)
王陵母画像石(费念慈跋本)
关龙逢画像石(白蕉跋本)
君车画像(陈阜録跋本)
君车画像(陈介祺跋本)
君车画像并阴(周大烈跋本)
射阳石门画像(张廷济跋本)
食斋祠园画像(陈运彰跋本)
邹县白杨店汉画像(吴式芬跋本)
李夫人灵第题字(褚德彝跋本)
因此,想要了解学习汉碑的观众,这本图录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籍。
汉代之后,隶书书法逐渐式微。而清代金石考据学的兴起,结束了“帖学”近千年的统治地位,给靡弱的书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书法史开始进入了以篆隶为主流书体的时代。这其中,汉碑书法功不可没。此图录中收录了一批汉碑书法经典名品,难得的是,依托上海图书馆丰厚的馆藏,一些名碑拓片,图录中能同时呈现好几个一流版本,供读者品评学习。如《史晨碑》的书法属于方正一路,是汉隶向成熟、规范发展的典范之作,很适合作为初学隶书者的入门范本,历来为书家所称颂。本图录中一次收录三种《史晨碑》拓本。其中孙多巘小墨妙亭旧藏的《史晨前碑》拓本,是明中叶前拓本,国家一级文物,为《史晨前碑》传世最全、最早拓本之一。史晨前碑(孙多巘藏本)
另还有史晨碑并后碑(徐郙藏本)、史晨后碑(何绍基藏本)两种。史晨碑并后碑(徐郙藏本)
史晨后碑(何绍基藏本)
《曹全碑》是隶书成熟时期的精品碑刻,其书法阴柔秀美,有着十分典型和明显的汉隶特征。图录中收录四种《曹全碑》的一流拓本。其中《曹全碑》(俞复藏本)是明拓未断本,俞复旧藏,清末民初的文明书局,曾将此本影印出版。此本是目前所知仅次于上海博物馆藏“因字未损本”的版本,属于顶级文物。
《曹全碑》(俞复藏本)
另有杨岘藏《曹全碑》、顾苓藏《曹全碑并阴》为清初拓本。
《曹全碑》(杨岘藏本)
《曹全碑并阴》(顾苓藏本)
除了册页装,还有吴昌硕旧藏清初拓《曹全碑》的卷轴装,借此可一窥《曹全碑》全貌。
《曹全碑》(吴昌硕藏本)
其他名品如《礼器碑》《张迁碑》《石门颂》《乙瑛碑》等等,不仅版本绝佳,还题跋累累。
《礼器碑并阴》(陶洙藏本)
《礼器碑并阴》(莫棠藏本)
《张迁碑并阴》(蒋氏赐书楼藏本)
《张迁碑并阴》(顾大昌藏本)
《张迁碑》(梁章钜藏本)
图录中每一件收藏都由以上海图书馆仲威老师为首的专家队伍撰写的说明文字,介绍相关背景,递藏脉络等等,力求使得大家对这些汉碑拓本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此同时,对所收录的每一种版本,考据点之图、文都一一呈现在书中,做为对汉碑拓本版本断代的依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汉碑的流行,与明清之际金石考据学的兴起有紧密关联。关于金石学的功用,近代金石学家朱剑心有过如下总结:一曰考订,统经史小学而言;二曰文章,重其原始体制;三曰艺术,兼赅书画雕刻。 由此可见,考订文字、证经补史是金石学的第一要务。所以明清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学者到各地进行访碑活动。如今所见的汉碑题跋,很多涉及到金石考证的内容,这是题跋中最难的一类,颇为考验综合素养;同时,这也是当下我们最欠缺的能力,需要重点关注。伊秉绶跋《开母庙石阙铭》(李葆恂藏本)
何绍基跋《裴岑纪功碑》
张之洞、罗振玉、吴湖帆等跋《沙南侯获碑》(潘祖荫藏本)
翁同龢跋《乙瑛碑》(汪鸣銮藏本)
上海图书馆所藏汉碑拓片数量众多,而收入图录的作品,其选择标准是,在相同传拓时间的前提下,以名家收藏、名家题跋为首选条件,传拓纸墨质量为辅助条件。名家收藏是藏品文物品质和文物档次的保证,名家题跋是藏品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的体现。图录中的151件汉碑,将题签、题端、题跋、题记、观款、录文、题画等均算在内,共计有题记者217人,题跋真迹共353则,涉及碑帖收藏名家154人。编者在书中专门将这些题跋者的资料汇集成表,供读者查阅参考。
因此,收入图录的展品可以说件件都是铭心绝品和人间至宝。端方跋《开母庙石阙铭》(李葆恂藏本)
郑文焯跋《裴岑纪功碑》
吴昌硕跋《开母庙石阙铭》
禇德彝题跋《延光残碑》
翁斌孙、杨锺羲、缪荃孙题跋《延年石室题字》(王瓘藏本)
如此大体量的题跋,许多在图录中有重点表现,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我们借此可以领略和学习前人的题跋体例、治学方法等一系列信息的风采,意义重大。众所周知,完美复制印刷的前提就是高精度的图像采集,作为上海图书馆的年度大展图录,本书的图像数据以先进设备采集,像素达到亿级水平。保证了印刷过程中不会出现失真、虚化等现象。汉碑之美包罗万象,上海图书馆本次大展,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汉碑圈内空前绝后的大展。相信这本图录,能助力大家在观展之时,透过漫漶斑驳的石花,穿越两千年的时光岁月,欣赏汉碑善本带来的形制美、文章美、汉字美、装帧美、题跋美、钤印美,感受汉碑文化的繁荣与昌盛。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
或 点击页码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