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桥诗稿》
止观书局受权休休文库联合发售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上海图书馆藏《文三桥诗稿》,首次出版。收录不同的文人用印共计十五方,其中有多至三次钤拓者,故印迹共出现二十六次。其中朱文印十二方,白文印三方;收录文彭诗作约一百二十首,诗稿中涉及人物共计五十一位,可考者二十九位。
《诗稿》诗、书、印集于一书;诗句清新静雅、不减唐宋高处;书法笔墨精良,由得晋人三昧;印记钤刻精深,乃文人楷则;是一份研究明代吴门文人诗文创作、书法与篆刻艺术的重要文献!
陈经题《文三桥真迹》
文洪长子文林(一四四五—一四九九)、次子文森(一四六四—一五二五)先后考中进士,文林次子文徵明(一四七〇—一五五九)虽然屡试不第,但在嘉靖二年(一五二三)被举荐为翰林院待诏,文徵明二子文彭(一四九七—一五七三)、文嘉(一四九九—一五八二)步其后尘,皆在晚年通过贡举踏入仕途。文氏诸人多有诗文集存世,今尚能见到文洪《文涞水诗一卷遗文一卷》、文林《文温州集十二卷》、文森《文中丞诗一卷》、文徵明《甫田集三十五卷附录一卷》、文彭《文博士诗集二卷》、文嘉《文和州诗一卷》等。由于文徵明父子俱善书法,他们的诗文稿本也备受珍视,今日公私所藏尚有多种。这些稿本虽多是残篇,但文本、书法都颇有价值。王世贞(一五二六—一五九〇)曾听吴人说,文徵明每到新年就书写一册旧日诗文,该习惯保持至晚年,其去世后诗文稿分散给诸子,后被徽州人以四十千购去廿册。
文徵明弟子周天球亦云,数见其诗稿被拆成散叶售人。
上海图书馆藏此册文彭《文三桥诗稿》即为遗珠之一。
文彭,字寿承,号三桥居士、白谷居士、快斋居士(图一)。苏州府长洲县人。在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导之下,文彭自幼习得多方面的艺能,诗文、书法、篆刻无一不精,兼能绘事。他在仕途上长期不得志,十次科考败北,嘉靖丙辰(一五五六)参加贡试后得官,初任嘉兴县学训导,补授顺天府学训导,升国子监学录,仕终南京国子博士。隆庆辛未(一五七一)岁末以考绩入京,仍授北京国子博士。万历癸酉(一五七三)正月卒于京城。
《文三桥诗稿》 共计三十五页,收录文彭诗作约一百二十首,诗稿中涉及人物共计五十一位,可考者二十九位。蓝绸封套上镶了一块白绸,上有陈经隶书『文三桥真迹』五字,并有晚清赵文麟、陈宗元题跋各一页。
赵文麟题跋
陈宗元题跋
诗稿无界格,中间留空较多,推测原初写在包背装的空白书册上,后改为册页。
《文三桥诗稿》不少都是文彭早年的诗作,多为祝寿、送别之类的内容,其中只有十四首见于刻本《文博士诗集》,而且诗集中一半是文彭晚年进京考试、外出做官以来的诗作,诗稿无疑是有价值的补充。这本诗稿的书写时间应在文彭六十岁之后,为其晚年整理诗文创作留下的残稿,但未必是定稿,所以没有一定的次序。
《文三桥诗稿》乃文彭六十以后所书手稿,从中可以看到古人撰写、整理诗文的过程,尤其是那些篇名未定、内容未尽的诗作,值得研究者予以注意。张凤翼序《文博士诗集》云:『(文彭)顾不习为苦吟,不多易稿,或对客立就,或散步率成,任兴挥洒,好事者珍其片只,争相持去,存者仅仅十之二三耳。』
文肇祉、文从龙父子穷搜遍录才刻成文彭诗集两卷,他的诗稿或许早就从文家流出,故刻集时未得参考,其间的文献价值不言而喻。尽管这并非文彭正式的书法创作,但其流露出的自然特质弥加可贵,相比于其作品落墨往往有刻意之处,而部分信札又写得过于随意,稿本中的誊清稿部分书写工稳而轻松,游刃有余,书法可堪玩赏,草稿部分则展现了一个书家最真实的面目。毫无疑问,这是一份研究明代吴门文人诗文创作和书法艺术的重要文献。
·《文三桥诗稿》作品赏析·
《文三桥诗稿》部分作品原大图
《文三桥诗稿》部分作品局部放大图
《文三桥诗稿》包装细节
《上海图书馆藏名人墨迹:文三桥诗稿》
明 文彭 著
黄惇 薛龙春 蔡春旭 整理
出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
定价 1200 元
首发价 960 元
2
六合函套金丝楠藏书票编号签名特别版
限量发售100套
(题上款截至时间为9月13日 编号随机)
首发价 1980 元(溢价销售)
随书附赠
海派著名篆刻家书法家周建国先生制
《上图馆藏珍稀文献出版存鉴》朱文原钤印花一纸;
出版社库房直接发货,最实惠!最快捷!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
或 点击页码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