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关停潮来了!一年消失5600所,国际学校会受影响吗?

教育   2024-10-10 07:02   北京  


随着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仅2023年一年,全国就关停了14800多所幼儿园和5600多所小学。


在关停潮的影响下,哪些地区首当其冲?民办国际学校会受影响吗?少子化后,中国式“鸡娃”也会随之消失吗?






一年“消失”

5600多所小学



刚开学,学校就没了?


在一月前的开学季,山西朔州一民办小学家长称取学籍卡时,发现学校人去楼空了。


此事引发热议后,当地教育局通报:该学校处于停止办学状态,未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也未以书面形式通知家长。


而这并不是个例。2023年以来,全国已经有5600多所小学“消失”。


从2022年起,幼儿园开始出现关停潮,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全国幼儿园比上年减少5610所。而且2022年幼儿园在园人数首次出现负增长。


而现在,小学关停潮也初现端倪了。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幼儿园、小学数量分别为27.44万所、14.35万所,一年间1.48万所幼儿园、0.56万所小学“消失”。


幼儿园、小学关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少子化、适龄学生减少。


2023年,全国新生儿出生人口仅902万,与2016年的1883.2万相比,直接被腰斩。


2017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已经七连降,生育意愿还在持续走低。


随着生娃率的断崖式下跌,学校关停潮的趋势几乎无法逆转。






哪些地区会

最先受“关停潮”影响?



东北地区是受小学“关停潮”冲击最大的区域之一。


财新网报道显示,2013年至2022年十年间,东北的小学消失得触目惊心:

 

黑龙江“消失”近六成、合计1900余所小学;

吉林“消失”近五成、合计2600余所小学;

辽宁也“消失”2200余所小学,降幅近一半。


为啥是东北?因为东北是全国人口负增长最严峻的区域。


给大家看一组东北人口的数据:


2010年至2020年人口合计减少1099万人,其中黑龙江减少646万人,吉林减少338万人,辽宁减少115万人。


由于较早陷入人口负增长,且自然增长率持续走低,使得东北更早面临小学“学生荒”。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3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从0.97亿人上升至1.08亿人,仍然保持增长。同一时期,黑龙江小学在校生人数已从186万人,下降至106万人。


除了东北以外,山西、河南等中部地区和福建等东南地区也是受关停潮影响较大的区域。


比如本次爆出未经教育局批准就擅自关停的某小学就在山西朔州。


山西省常住人口从2011年开始下滑,到2023年减少了108.01万人,2021至2023就有411所幼儿园倒闭。


8月末,河南开封3所小学被撤销。


9月,河南周口郸城县发布了一组数据,撤销了71所学校。


2024年以来,福建泉州或将有超过50所小学拟关停,其下辖的县级市晋江,186所小学招生季结束时仍有3300多个学位空缺。


总的来说,经济不发达、人口外流地区的学校更容易率先受到冲击。




民办国际学校

会受影响吗?


看到如此震惊的数据,有家长问,这会对北京的民办国际学校有影响吗?


目前影响并不大。


首先,人口持续向头部城市、头部学片流动和聚集的总趋势没有改变。北京这类一线城市依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口,短期内,学校并不会因为招不到学生而面临关闭的风险。


所以在东北、山西的学校“一孩难求”时,北京、广州、杭州去年和今年反而还迎来了小学“最难入学年”。


其次,不论人口如何变动,优质教育资源始终是短缺的。


孩子少了会让现有教育资源过剩,导致一批学校关停,但仔细观察,受影响的多是区位较差、教学水平较低的普通学校,围绕优质初高中和名牌大学的竞争非但没有降温,反而更加内卷。


国际学校提供的是差异化、多元化的教育,升学出口方向为国外,满足的是一部分家庭的需求。


2023年北京市人口总数为2185.8万人,而北京各类国际学校总数大概120余所,与北京庞大的人数基数相比,北京国际学校自身体量有限、规模较小,教育资源也因此相对稀缺,受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也会更小。





少子化后,

中国式“鸡娃”也会消失吗?


有一句话叫:哪里鸡娃狠,哪里就生不出娃。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全球第一个生育率跌破1的国家——韩国。


在韩国学生中有一句人人熟知的口号“四当五落”,意思就是:你每天睡四个小时,就能考上;多睡一个小时,你就要落榜。


所以,韩国被称为“卷到进化掉睡眠,卷到血管里流淌冰美式”的“补习班共和国”。


韩国“补习圣地”大峙洞,一栋楼里的补习班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图源丨英国报姐)



的确,过高的育儿费用和教育压力,严重压抑了年轻人的生育意愿。这也是生育率持续低迷的原因。


教育成本过高,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鸡娃”越来越普遍。


那少子化后,大家还会“鸡娃”吗?


学者储殷教授曾说,不出10年,“鸡娃”现象就会基本消失!他认为,鸡娃现象的本质是60后、70后这代通过考试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希望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复制。一个正常和健康的社会应该是人们减少对成功迫切的渴望,能接受不成功的生活。


而人口经济专家梁建章则认为,人口减少不会导致鸡娃现象减少,少子化与鸡娃是共生现象。


梁建章说,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先是幼儿园,接着是小学和中学,然后是大学也会逐步减少或撤并,并不会因为出生人口减少了,每个人享受的教育资源就多了,竞争依然会很大;


而且随着人口减少,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也会减少,好的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就只能会更加竞争激烈,教育也会更加内卷,鸡娃会更严重。


其实从韩国的现状来看,近年来出生人口不断减少,总人口也已进入负增长,但韩国的鸡娃现象却并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


鸡娃越严重,养娃压力越大,生育率也会越低,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鸡娃这事充满不确定性。鸡娃可能鸡出“牛娃”,也可能鸡出“青蛙”。最近的热词“烂尾娃”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你认为少子化后,大家还会“鸡娃”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作者 | Stella 

编辑 | Annie




往期精选


竹妈国际学校家长圈
基于竹妈的国际学校家长交流社群建立,不定期组织线上和线下国际学校跨校家长聚会,分享国际学校最新信息和变化以及国际教育相关话题:包括择校和转学、教育与成长、读书与学习、留学与申请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