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周至(古称“盩厔”)县城东南20公里的终南山北麓,有座名叫丘木山的名山,因为山有五峰,人称“五峰丘木山”。丘木山半腰,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塔,名曰大秦寺塔。从外观来看,大秦寺塔酷似佛教古塔,加之该塔在历史上长期被佛教占用,所以人们一直以为它是佛教古塔。直到人们知晓景教在唐代的发展盛况之后,方才有人注意到这座古塔原是中国古代的基督教建筑。
大秦寺塔原是唐代著名的东方大教堂周至大秦寺的附属建筑,可惜主体建筑早已片瓦无存,如今只剩下这座孤零零的古塔。然而,古塔作为我国目前仅存的唐代景教遗迹,依然无声地见证着基督教在唐代中国的鼎盛与辉煌。因此,了解周至大秦寺千余年的风雨变迁,是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根据有关资料推测,周至大秦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二至十七年(638-643)之间。据《五峰丘木山大秦禅寺铸圾序》记载,该寺是由唐太宗下昭建造,丞相魏征与大将尉迟恭亲自监修。施工过程中,太宗亦亲临现场视察,该寺工程之浩大,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唐代宗宝应元年(762), 郭子仪副使和景教信徒伊斯捐款重建周至大秦寺,使之成为全国四大景教寺之一(此四寺分别在长安、洛阳、周至、宁夏灵武)。竣工后,传教士、信徒云集大秦寺,隆重聚会50天,热烈庆祝,感恩祈福。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唐武宗(李炎)下令灭佛(史称“武宗灭佛”,又称“会昌灭佛”),景教受到株连,传教士被驱逐出境,各地的大秦寺或被拆毁,或被关闭。周至大秦寺也被关闭,但幸运地未被拆毁。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罗马教皇派五位基督教传教士随主教来中国考察教务,发现国内几乎没有景教信徒,也没有景教教堂,于是很快便回国去了。由这个事实可知,其时的周至大秦寺依然不属景教。苏轼兄弟写于这一时期的名诗,印证了这一事实。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时任陕西凤翔府签判的苏轼游览终南山时,到过大秦寺,并留下题为《大秦寺》的名作。诗曰:
本诗写好后,苏轼将之与此次游览终南山所作的其他诗作一并寄于胞弟苏辙,苏辙读后,作同名诗,寄与苏轼同赏。诗曰:
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时任陕西东路兵马总管的杨云翼将军,在军旅之睱游览了大秦寺,并吟诗一首,题为《大秦寺》。诗曰:
景教衰落之后,最能证明景教在唐代中国之发展历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被掩埋地下,而幸存的周至大秦寺塔由于长期被佛教占用而没有人知道它与基督教的关系,因此基督教最早何时传入中国,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基督教何时传入中国有了可靠的物证,唐代景教因此立即成为中外基督教学者争相研究的对象。此时,有人将周至大秦寺与大秦景教联系在一起,对之加以研究,并找着了可靠的依据。
周至大秦寺塔为七层八棱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40.9米,内切圆直径10.86米,四面错落券门,二层以上有木楼梯可直通塔顶。角柱和横梁皆为红砖砌成, 塔壁以白灰细粉, 红柱粉墙, 增强了楼阁式建筑特点。斗栱以磨砖而对缝,塔檐以叠涩砖出檐,形成了古朴、明快的色彩对比,这种风格在全国遗存的古塔中亦属少见。该塔造型古朴,美观大方,被誉为我国古塔中的佼佼者,特别是该塔内遗存有景教泥塑和古代叙利亚外文刻字多处,成为研究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1957年,周至大秦寺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古塔年久失修,塔身裂缝,塔体向西北方向倾斜2.76米,倾斜度达4.037度。1999年,国家拨专款近百万元,对古塔进行了成功的加固和维修。
回顾周至大秦寺的风雨变迁,不由得会遥想它昔日的辉煌,并叹息它今天的荒凉,但它毕竟可以为唐代景教的辉煌作永久的见证。
往期回顾 REVIEW
支持原创,赞赏作者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您还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