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刚刚平息了两三年,蓝玉案又接踵而至。所谓“胡蓝之狱”,就是这两个案子的合称。
胡惟庸案始末见本号《大明疑案之“云奇告变”》。
蓝玉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小舅子,南北征战屡建奇功。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因为打蒙古人立了大功,被封为凉国公。三年后,他又打了场漂亮的胜仗,回朝后被加封为“太子太傅”。不过这位爷似乎有点不满足,抱怨道:“我的功劳难道不足以加封我为太师吗?”这句嘴欠的话传到大领导老朱耳朵里,蓝玉等于给自己挖了个大坑等着他自己跳。
蓝玉自认为劳苦功高,平日里飞扬跋扈、蛮横张扬。据说他养了不少义子,在外霸占民田、欺压百姓,甚至当朝中的御史去审查这些案件时,他还敢私自驱逐人家。这种以功臣自居的态度让朱元璋非常不爽。
洪武二十六年春,锦衣卫头子蒋献突然跳出来,跟朱元璋打小报告说:“陛下,那个蓝玉啊,他打算趁你下田插秧的时候把你干掉!”朱老板一听,二话不说就把蓝玉给抓了。
进了大牢后的蓝玉,品尝到锦衣卫的手段,那可比辣椒水还要辣几分。最后,硬是让这位硬汉招了供:“我就是想在皇帝去地里插秧时造反。”所谓“谋反“的证据大多来自村里的渔夫和染匠,这等大事,蓝玉会随便告诉乡亲们?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朱老板可管不了那么多,直接根据这些“铁证如山”的材料判了蓝玉全家死刑,并且还顺藤摸瓜清理了一大批“蓝党”,这些”乱臣贼子、汉奸间谍“总共被干掉了一万五千人之多。其中不乏一些功勋卓著的老将,共有一公、十三侯、两伯。这么多位高权重的人真要串通当汉奸间谍,能这么容易就被收拾了?
为了堵塞众口,朱元璋主持编写了一本《逆臣录》,亲自撰写诏书公告天下,并且宣布从今往后“概赦不问”,不再追究胡党或蓝党的责任。
“胡蓝之狱”一搞,朱元璋把疑似”乱臣汉奸“的开国功臣们基本都给“遣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还有谁可以追究呢?“概赦不问”这话就是零成本的人情。那时候的大臣们,每天早上离家前都得写好遗书,晚上如果还能活着回家,那简直就是买彩票中大奖了,全家人一起庆祝,跟过大年一样。
历史上这种大规模屠杀功臣的事情虽然不是头一回,但要说规模之大、手段之多、影响之深,明朝的朱老板绝对是“创新”了一把。人们不禁要问,这位老朱同志为啥这么爱动刀子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两个字——皇权。
封建王朝的规矩是谁坐了龙椅,江山就跟谁姓。朱元璋从一个普通百姓一路打拼成了皇帝,大明朝的天下自然就成了“普天之下,莫非‘朱’土;率土之滨,莫非‘朱’奴”。老朱家的天下,绝不能容忍其他人窥视。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功劳大、权力也大,自然就让坐在龙椅上的老朱感到了不安。为了稳固朱家的皇位,确保子孙后代无忧无虑地继承这份家业,老朱便挥起历朝历代屡用不爽的两顶大帽子:乱臣贼子、汉奸间谍。
话说朱元璋在搞“帽子大赠送”活动时,太子朱标给老爸提出了建议:“老爸,咱别老拿那些大帽子到处扣,人家就偶尔提了点意见和建议,也没啥坏心思。”朱元璋没回话,他直接扔了根长满刺的木杖在地上,让朱标捡起来。朱标一看,这木杖上的刺比刺猬还多,下不去手啊!
这时候,朱元璋微微一笑,拿起那根木杖,三下五除二就把刺都削掉了,然后递给朱标说:“你看,我这不是帮你把麻烦都解决了吗?这样你拿着就舒服多了!”这话一出,朱标顿时明白了老爸的用意,原来如此!
接着,朱元璋又借着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的机会,把相权和将权都收回来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丞相被废除,六部成了新的管理机构;五军都督府也应运而生,将领们的兵权被大大削弱。这样一来,明朝的皇权简直比钢铁还硬,谁也动不了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