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年级数学
解决问题:数据统计分类的“根”
今天是2024年6月3日,儿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按照进度,我新开了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过简单分类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也是学生初次接触统计活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初步积累数据整理和分析的经验,为后续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打下基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提出:“‘数据分类’的本质是根据信息对事物进行分类。学生经历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类的过程,感悟如何根据事物的不同属性确定标准,依据标准区分事物,形成不同的类。”
自本轮课程改革以来,“统计与概率”成了数学课程的四大内容领域之一,这一类课程也成了很多公开课的关注内容。不过,我们也发现,很多统计类的家常课,会上成为了统计而统计的无聊课,课堂上学生成为统计的工具,无目的性地跟着老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师们没有树立统计的应用性目的这一首要目标理念。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我改变了教学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史宁中教授说过:“所有的统计都是应用数学。”从数学史出发可以发现,最初的统计活动就是与管理国家的征税有关。这说明,统计的产生就来源于对日常生活和实践的数据有定量分析的需求。因此,学生学习统计知识,首先应该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去收集与整理数据,然后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应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课堂从提出问题出发更为合适。
课堂上,我从主题图出发,学生自主观察、交流发现:图中有看书的,有做游戏的,有下棋的,有老师也有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主题图的基础上,我相机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觉得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了以下3个问题:①图中一共有多少人?②教师多还是学生多?③各种活动分别有多少人?问题的提出就需要解决,而直接看图,信息量很大,一下子很难准确解决这3个问题,于是产生了要整理、分类的需求。在问题的驱动下,统计变得水到渠成,而非刻意灌输,为后续理解统计的目的埋下伏笔。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能够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一个精心挑选的问题能够激发深入的数学探究活动。”问题驱动的教学,不仅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必要,在所有的数学学习中都十分必要。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在解决不同的问题时,又需要不同的条件,出于这一逻辑,分类的需求便产生了。
课堂上,在学生明确解决问题需要分类整理后,笔者并未直入主题,让学生按标准分类,而是从问题出发,使得学生自发产生按不同标准分类解决不同问题的需求。如在解决“教师多还是学生多?”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老师和学生分别有多少人,这就产生了按身份分类的需求;又如在解决“各种活动分别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下棋有多少人,看书有多少人,做游戏有多少人,又产生了按活动种类分类的需求;再如在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两种分类都可以。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中产生了按不同标准分类的需求,也回到了统计的最初意图——为解决问题而生!
其实,分类不仅是数据整理和分析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据分类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感悟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感知事物差异的产生过程,不仅为统计学习,也为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统计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无论是2011年版课标,还是2022年版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都提到:“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学生只有在解决问题后,才能理解统计的本质——为解决问题而统计。
课堂上,当学生按不同标准分类,并解决教师多还是学生、各种活动分别有多少人这两个问题后,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解决“一共多少人”。他们发现不管用身份分类,即12+3=15,还是按活动种类分,即5+4+6=15,得到的结果相同——都是15人。随即追问:为什么前面的两个问题需要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才能解决呢?学生在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入切身的体会:虽然同样的数据,但由于解决的问题不同,因此需要的分类标准也不同,即问题才是统计需求的核心,问题是分类的根源。
课至此,笔者认为:数学的应用价值已得以体现,统计已不再是执行任务,而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求。
史宁中教授在《数学思想概论》一书中指出:“统计学的本质是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了解和判断数据产生的背景,这种分析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损失信息的前提下,对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整理。”而数据分类,是统计学中最起初、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充分关注与精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