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活动中顺利过渡 ——以一年级新教材“数学游戏分享”为例(1)

文摘   2024-07-09 12:58   江苏  


让孩子在活动中顺利过渡


——以一年级新教材“数学游戏分享”为例

2024年9月,在期待了两年多时间之后,新教材总算要问世了。在这两年的“过渡期”时间里,很多老师们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演绎着自己理解的新课程与新课堂:一致性、结构化、大单元……9月份新教材的问世,预示着一年级的课程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内容。2024年7月3日—5日,在江苏省教研室的组织下,笔者有幸参与了新教材启用的第一次全省培训,收获颇多。下面就从幼小衔接的角度出发,谈谈一年级开学前两周“数学游戏分享”综合与实践课程的理解,分析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变化,以及自己的教学预设。

1.课标理论支撑

2022版新课标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了本轮课程标准修订体现了五大变化,其中第五条变化——“加强了学段衔接”指出:“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初遇新教材第一单元“数学游戏分享”,我感觉新教材完全以新课标理论为编排依据,借用五个主题的数学游戏活动,很好地匹配了一年级学生的入学适应期。2022版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入学适应期,利用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活动经验,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学习简单的数学内容。”新教材在开篇主题中就以“数学游戏分享”开始,让孩子能很好地从幼儿园游戏式的学习过渡到小学知识性的学习。

新旧教材目录对比

2.新旧知识对比

其实,旧教材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初期也安排了具有一定活动性的过渡性知识。苏教版旧教材安排了4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虽说是4个单元,其实也就10页纸的容量,一般用4节课左右时间进行教学。其中《数一数》为后期数的抽象奠基,感受数和形的一一对应;《比一比》通过情境图,让学生借助生活常识及实物比较理解并掌握长与短、高与低、重与轻,为后续量感的培养奠基;《分一分》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的内容,学生在不同场景中,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实物进行分类,为后续统计教学铺垫;《认位置》根据熟悉的教室场景,认识平面空间中的前、后、左、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虽为简单的4课时适应期,但每一课时中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这迫使教师不得不以小学数学课堂模式教学(毕竟教学任务需要完成),学生一开学也迫不得已马上需要投入小学模式的学习。这样教学的弊端使得很多孩子失去了游戏,感觉小学学习枯燥无味。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在一年级刚入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习惯尤为重要。因此新教材在这方面上做了很大的改变。新教材在学生一年级入学的第1—2周安排了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数学游戏分享”,共5个部分:我和我的幼儿园、数数比比、搭搭拼拼、围“草地”、理物品。相对于以往教材安排的“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这样的起始课,通过“数学游戏分享”可以将内容有机统整,彰显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点,落实了2022版新课标“注重幼小衔接”和“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的基本要求。

3.内容安排及目标

第一部分:我和我的幼儿园。它包含了4个板块内容:





教材通过“说”“做”“玩”,让学生感受到小学数学和幼儿园学习的无缝衔接,可以很好地避免上学的畏惧感。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一板块介绍自己喜欢的数学游戏,说一说并玩一玩中,可利用机动课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玩数学游戏,在交流、合作、评价的过程中,能用数和形进行表达,引出数学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验和认识。

第二部分:数数比比。它包含了5个板块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课时的内容看似与旧教材中第一课时数一数相似,实则区别很大。旧教材只需从一一对量上理解,体会图形对数量的半抽象即可,而新教材呈现的内容,既有对应关系,又突出了计数单位“10”,同时将数的大小比较蕴含其中,可谓用心良苦,把数的意义前期的抽象、大小全部包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绝不能仅仅为了游戏而游戏,也不能为了应试而练习,而应将目标藏于心中,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

ps:由于篇幅问题,未完待续,下集继续更新……


追寻数学活力课堂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数学活力课堂
分享个人的教学点滴思考,追寻教育的本质,让数学课堂回归本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