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参加了高考

文摘   文学   2024-06-21 08:12   湖北  


     那年,我参加了高考

文/赵有贵

1975年冬季,红花套管道公路会战,我被派遣上管道工地。一个多月的时间,天天就是推鸡公车运土方,一个标工一斤半米,我平均可以挣到一斤八两左右。第二年开春,转战大溪,我起初在连部(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当宣传员,一个多星期后荣升五营(青林片)政工员,主要任务是每天到各连跑跑工程进度,跟团部广播室写写稿件。

大溪,我的青春献给你     (2019年摄)

大溪基建团工地上的广播一天三次,稿件更新快,对质量要求不是很高。我们五营离团部比较近,送稿方便,稿件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团六个营中,时常比较领先,因而我在连队政宣员中也有了较好的评价和影响。记得有个连队政宣员姓杨,一个小姑娘,一天到营部去交稿,把稿件交我后又搜(宜都话读su)出一包香烟送给我,看我推辞就打开抽出一支叼上,愣愣地望着我,看我还无反应,一转身就跑开了。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我辜负了人家的好意,那是人家送过来的“秋波”,如果再能遇到她,我一定会奉上误期的谢谢。

1976年秋季以后,大溪东干渠全线开工,工程技术人员奇缺,除了“陈眼镜”,就只剩下土专家了。“陈眼镜”是河南人,郑州测绘学校的老师,因“右派”下放在红花套食品所卖猪肉。出于工作需要,我被安排跟随“陈眼镜”学测量,宿地也从营部搬到团部。这次“弃文从工”,我确实学了不少东西,算坡比呀、算流量啊,摆弄摆弄水平仪、经纬仪啦,小型工程的概算啦,一般没什么大问题。只是“陈眼镜”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帮我闹了个好笑话。那天,我同“眼镜”又去踏勘线路,我扛着标尺选点,“眼镜”测量记数。在测量一座渡槽时,“眼镜”在冲子的对岸喊道,“放到右角上”,由于距离比较远,加上他的普通话也不太标准,结果我就放到了“右脚上”(角和脚发音相同都读jiao)。晚餐时“眼镜”在团部一宣传,一屋子人都笑翻了。陈眼镜为人友善,对我也很好,他后来平反回原籍后,还寄给我一封信和夫妇的合照。

郑州测绘学校  陈文艺

1977年,大约在十月份,一天有人议论说是听收音机里说要恢复高考了,过了两天报纸果然得到证实。我们一坨年轻人一吆喝,都说去报考大学,那种激情,就像是过喜事一样。又过了一段时间,报名的具体办法来了。我连夜从工地赶回家去,征求母亲的意见,母亲知道读书是好事,自然没有反对意见。我又到隔壁家邀约堂弟同行,他犹豫了两天,最后还是放弃了。其实,堂弟的学习成绩并不在我之下,就差那么一口勇气,就隔在了“农门”。

报考点设在红花套小学,报考分大专和中专两类。谁也没有经验,谁也不知道大学长啥样,也没法估摸自己的水平,加上可供报考的学校本来也没几个,我就有些随意地报了个大专,填了个湖北师范学院。可是没有想到,后来发给我的却是中专考试通知书。中专就中专吧,当时也没想跟谁去计较。考试时间是12月份,科目有语文和数学,忘了有没有政治,但有个考题是“党的总路线”,语文有篇作文,大专的作文题是《学雷锋的故事》,中专的是《记一件有意义的小事》。我们高中那届同学,据说云池片考取两人,青林片也是两人,红花镇上的也不多。这个成绩是相当不错了,当年全县报考10797人,录取大中专生只有 342 人,录取率只是3.1%,湖北的录取率在全国算是较高的,大概也只是二十比一。

1978年3月,我进入到宜都师范学习,每月享受国家生活补助17元,12块是生活费,还有5块是零用钱,另外还有肥皂等计划物资票。当我攥着入学第一个月发给我的5块零用钱,回家向母亲报喜时,母亲有说不出多高兴,那可是我们全家人一直盼望的出头之日啊!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1980年12月)前排左起:苏光明   杨老师  王卓立  谭瑞荣  文  军  魏良识  董昌运  翟老师  胡武金  傅中良

那时候,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社会充满活力,对知识的渴望成为一种社会潮流。报章杂志上也渐次有了些科普类、知识性栏目,我准备了好些个小本本,分门别类摘抄集成,诸如名人轶事、科技趣闻、历史典故、灯谜楹联等等。对我来说,读书简直就是一种乐趣。虽读文科班,我对数学也极度痴迷,平面几何的不同证法,三角函数的变量代换等等,往往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却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真让人愉悦无穷。

我的“成名作”《一分钱》的问世,也进一步奠定了我的专业发展方向。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晚自习,语文科代表催我交周记,我因为回家探母尚未动笔,情急之下,将上周五劳动课时到东风粮店帮学校食堂买米、所持支票金额比实际买米所需多了一分钱的事照录成文,意在表现粮店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热情态度。没想到周记上交后,得到魏良识老师肯定,判为优秀,并抄送到县广播站,第二天晚上就播出来。这个稿子也就300来字,由于主题以小见大,叙事条理清晰,手法叙述为主间以抒情,1979年以后的连续三年里,全县高考备考班一直作为写作范文。

人生第四大幸事:遇见一个好老师

中师毕业,我分配到古老背任教,赴任之前,拜会小学老师廖贵雄,获赠《送行诗》:十年寒窗苦,汗水换金谷。鞭敲金镫响,高歌还茅庐。园中尽春笋,数日盖旧竹。猇亭初露角,愿如三光出。仍唱扁担歌,再吟壮志赋。有机能展志,希像大鹏图。母兄梦里笑,亲友开怀脯。


宜都雜譚
以本土人的体验写宜都,以宜都人的心态观世界。谈古论今,推崇真知灼见;处世接物,在乎真情实感。
 最新文章